献县单桥

标签:
献县单桥沧州国庆游自驾游 |
分类: 京、冀、豫、晋、蒙行记 |
单桥,位于献县城南6公里处的单桥村,是一座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的五孔石拱桥,为青石结构,全桥77.5米,桥身长69米,宽9.6米,高8米,桥孔跨径、拱顶高程各不相同,2012年3月23日,荣获“世界最长的不对称石拱桥”的世界纪录。
大桥按地形水势设计,南高北低,南三孔稍宽略高,并在拱与拱之间增添4个小腹拱,以减轻石桥自重,提高泄水能力,使桥体显得美观别致。大小九拱拱顶的两端,雕饰着18个龙头;在栏板、栏柱上雕刻着不同的动物图案,有“三千狮子,六百猴,七十二统蛟龙碑”的说法。
单桥,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道。明朝在北京建都以后,人来车往,更感到无桥之不便。明正统六年(1441年)开始建木桥,木桥是村中的大户单家所建,故名“单桥”。因滹沱河水势汹涌,木桥屡经毁坏,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河间知府王逢元等提议修建石桥。献县知事李粹自捐资,邑人刘沿用、石守志、张九叙等捐资募款,力成此举。据说,为此捐资出力者不计其数,就连石料都是商船纤夫不辞劳苦从千里以外的太行山区义务代运而来的。
从崇祯二年(1629年)到清顺治二年(1645年),共用了17年的时间,单桥才告完成,也叫“善人桥”,直到今天,很多捐献者的名字还刻在石桥的栏板上。上面雕刻内容显示,捐献者中有平民百姓,也有总督、钦差、王侯。
无门票,单桥保存基本完好,感觉可比赵州桥了,赵州桥修的太新,但是单桥的桥南的骑狮善人像等都已损坏,甚为可惜。
桥北
两侧石狮
桥面
侧面,确实不对称
桥东栏杆板
此种道家石龛不多见
老乡介绍,从这里看,可以看到桥拱映到水中成圆形
留影纪念
桥南石狮
两侧的骑狮善人像没有了,只剩下石狮和善人的小腿
桥面车痕深深
在烈日下逐个拍摄栏杆石刻,可是个辛苦活
石猴
上面字迹标明何人曾对修桥予以捐献
这块栏杆板上有山东文登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