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如果一辈子只看一本教养书,那它一定就是《奶蜜盐》 !”看到这个宣传语的时候我就在想,这得多大的底气才能这么自信。等看到《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封面上那句“从根子上并且一劳永逸地找到解决方案”,这本书成功的激发起了我的好奇心,毕竟我是不怎么相信有一劳永逸这种好事的人。
每每提到父母与孩子,能想到的第一个字总是“爱”,如山高似海深的爱。父母之爱既是无条件的,又是有变化的,怀抱、牵手、并行、跟随、守望正是张老师提出的开放式的、成长式的爱。每个生命都是一个逐渐成长的独立个体,成长的阶段不同,索求的养分也不相同,一成不变的应该是爱的真挚,绝非爱的方式。
诚然,爱是不计代价不求回报的,但爱也同样该是包容的、变通的,给孩子他所需要的爱,而不是以己度人似得一厢情愿的爱,这一主张贯穿《奶蜜盐》全书,也是张老师自己身体力行多年的教育理念。
奶、蜜、盐三种人类不可或缺的物质就是爱的具象化身,它们既代表了营造幸福人生的三个要素,又代表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奶是生命初始的全部依靠,是生存条件、也是安全来源,是人与人之前最为亲密的关系。亲密关系是人生的原动力,无论是精神分析领导人物之一的梅兰妮·克莱因对于婴幼时期客体关系及投射的分析也好,或是育儿领域的知名研究者西尔斯也好,他们都认可且提倡在早期给予孩子尽可能多的注意、回应和爱。
张老师则是把这种充盈婴幼儿整个世界的爱形象化成3岁前的怀抱。
蜜代表着人类对这个世界正面的感知,是正能量的初始形态,也是孩童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坦然面对一切的基石。不把自己的梦想强加于孩子,不以框架式的固化的眼光评判孩子,尊重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才能种下好的因,养成好的果。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有着自己的天生气质,尊重生命的教育方式提倡对人性的尊重,轻视生命的教育方式则是提倡一刀切的流水线工艺。
成长中遭遇的一次伤痕需要父母在后续花掉多次精力去弥补,才可能消除,如果父母能够有不伤害孩子心灵的意识,孩子和父母都会少走弯路,有更多的时间来感受美好、丰富人生。
盐是我们生存和生活都离不开的物质,它是对于孩子心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必要引导和教育,父母给予孩子什么样的盐,他尝到的就是什么样的盐味,未来最认同的也就是这种自幼便熟悉的味道。
张老师首先是个父亲,其次才是一位教育学者。书中有不少他和女儿的互动,可以看出他们亲密平等的关系,孩子乐意和家长分享,愿意向家长表达,敢于同家长辩论以及不设防的依靠(非依赖),这不正是我们都向往的美好的亲子相处模式吗?
这样的模式不是一日一夕可达成的,伴随孩子成长的还有他们日趋发展的独立性,如何做孩子生命里合乎时宜的参与者,更像是父母不断面对的挑战。他们既需要与自己的童年和解,又要有强大的内心和足够的勇气保证内心不被物质功利的标准左右。
张文质老师的文字读起来很温和,理性之处条理清晰,感性之处浪漫诚挚,他敢于质疑不合时宜的标准,又对生命展现出包容与慈悲,正如一位亦师亦友的伙伴毫不藏私的分享所悟所感。
书中所述,无论是观点还是案例都十分贴合当下的中国家庭,他的经得起推敲的逻辑,也时时刻刻接着地气,是一本难得将理论观点和实践操作融合的恰到好处的家教书。
本期作者: 团团花哚(来自豆瓣)
本期荐书:《奶蜜盐》(戳我可购买)
http://ww2/large/66ae68f7jw1fb5g1binz4j20go07i0u4.jpg
内容简介:
从根子上并且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家庭教育问题!全国118位教育名师联袂推荐!全面扫除中国家长十大教子迷障,引爆全民对“中国式家教”滴血反思!
作者:张文质。教育学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与千万家长保持直接的互动与联系。被誉为“最懂素质教育的专家”!多部作品入选“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