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曲黎敏对话「诗经」
《诗经:越古老,越美好》在京首发
时间:2016年4月9日14:00-16:00
地点:北京元泰堂中医养生会所
中国有《诗经》,中国就另有一片天空,
干净、温润,仿佛从未脏过。
人坐在生命的河床边,看夕照下的河滩,一切都大,而且宽广,
在黑暗的另一面,永远有一个明天。
http://ww3/large/66ae68f7gw1f2v0ne7y8rj20hs0hs40u.jpg
▲
《诗经》的解读有很多种,本书中每首诗都是曲黎敏老师自己重新翻译,对《诗经》本身,对《诗经》里的爱情,更有独特的体会和见解,涉及现代离婚的主要原因,她总结就是:忘大德,思小怨。作为女人要做自己,清楚你要做什么,学会赞美丈夫。以《诗经》为源,在《诗经》中找寻共鸣与突破口,解读大家生活中的困惑与无奈。
曲黎敏:翻译《诗经》的人很多,这本书里,每一首诗都是我重新翻译、重新解读的,而且书里的所有插图也是我画的,所以说从头到尾整个都有我的再创作和解读。《诗经》是我一直最心怡的一本经典,因为什么?因为它里面有一种特别高贵的东西——质朴。它的质朴、纯正实际上跟我性格也非常相合,质朴简单,这是我追求的品质。其次,《诗经》是健康的,里面的女孩子也是健康质朴的,《诗经》把我们带进了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诗意生活中。我们应该再次回到《诗经》时代,先找回我们身体的健康,然后找回我们情绪的健康、精神的健康,最后再找回我们心灵的健康。这本经典,女人要读,男人更应该读,孩子也要读。
中国人,始终有一种能力来拉升生活的平庸,
始终用诗性来丰富对生命的高度敬仰和高度赞美。
这种精神的丰富性,从《诗经》开始。
http://ww2/large/66ae68f7gw1f2v0qbnonhj20hs0dc76c.jpg
▲谈到“你眼中的曲黎敏”,现场读者和嘉宾上前畅谈对曲老师的认识,表达感激之情。
三月三在古代是法定私奔日,这一天大家都要唱歌、跳舞、作诗、谈恋爱。曲黎敏老师笑言,在场的人如果已经结了婚,可以带着妻子奔。《诗经》中很多都是讲三月三的诗。孔子曰:诗无邪,并将《诗经》作为立言、立德的标准,列为儒家经典。而曲黎敏从当代生活出发,第三只眼睛看《诗经》,妙解爱情、婚姻、男女关系,讲透肉身、精神、雅趣生活,带领大家感受《诗经》里古朴热诚的精神力量。
《诗经》,是远古的一个最美的微笑。
所有的笑,都是心神外散,
而唯有微笑,是无限的给予和无限的敛藏。
http://ww1/large/66ae68f7gw1f2v0rpvp91j20hs0dcgnk.jpg
▲两位小嘉宾现场唱诗,轻盈的童音把现场带入到唯美空灵的意境。
在重视德智教育的今天,曲黎敏将“诗教”重新带回我们的生活。其实中国自古就是诗教,诗教是一种美育,源于天性,让我们感知生活的美好,唤醒内心的美感。谈及对于孩子的教育诗性培养,曲黎敏表示读诗越早越好,并将其延续一生。
读诗不是小孩子的专利,读诗,其实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事情。没有诗心、诗意,人生一个“苦”字了得!你看我们现在人多笨,上了山以后就会大喊“啊”。喊“啊”没有错,因为“啊”是心音,我们表达心之感慨就是一定要“啊”。可是,现在我们中国人只剩下了“啊”,这是不可以的。一直“啊”下去就是情感的单调,没有诗之平仄起伏,情绪就会出问题。而《诗经》从一开始,就是要解决我们的情感问题。
『美好三月三
采访 对谈
发布会文字实录,感悟诗经之美
主持人:央视主持人、宸冰读书李琛
嘉宾:曲黎敏、张帆(易典园国学书院院长)
http://ww1/large/66ae68f7gw1f2v0sf5y6aj20hs0dcjtp.jpg
老先生已经去世了,他这句话说出来学生都沉默了——我们现代的生活怎么了?守着那么多民族之经典,我们却活得如此贫乏?!
他问我几个问题:第一,你信奉爱情吗?我说肯定。他说那你一定是彝族,我们彝族人天天就这么几件事,恋爱、跳舞、吃饭。可是仔细想,现在生活谁能做到最简单的这个:恋爱、跳舞、吃饭?
三月三这个日子非常有意思,为什么国家法律鼓励男女私奔,既然是国家的一个法度,一定首先要为国家服务。如今我们又由国家发布开放生二胎,无非都是国计民生。古代一直鼓励你生孩子,你生了孩子国家帮你养。另外一点,未婚男女不可以浪费,你们是国家的人,你们不可以浪费资源,你们一定要为国家做贡献,你们为国家做贡献的一件事是什么?生娃。
我问老先生,那天真怀孕怎么办?由这个怀孕妇女指认所有年轻人,你认为这个孩子是谁的?他必须承担责任。所以帅哥每每都会被指认,可是帅哥不想现在就把自己生活和婚姻、孩子捆绑,他不肯承认,最后只好由族长决定,你如果不承认没有问题,你必须赔她两亩地、四头牛,让她养这个孩子。所以在远古周代的时候帅哥是最穷的,因为全赔光了……
其实国人这一辈子活得挺压抑的。但人和人之间差异性就在于诗性,你有诗性你活得超越一些,你如果没有诗性你就跌落尘埃。尘埃里没有营养,它没有持续让你更加新鲜活下去的动力,我个人倒觉得诗性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但是它是有待挖掘的。
现在很多女性在家里自讨苦吃,她觉得这孩子我得怀,这孩子我得生,孩子我得养,孩子我得教育。不一定非得这样,世界上有一个捆绑理论,谁被捆绑谁遭罪。
你看人类怀孕,女性就是被捆绑者,女孩一怀孕就没有办法走远方了。男人一看这女人怀孕了,男人就可以马上有诗和远方了,男人潜意识就是这样,种也有了,什么都留下了,我什么都有了,就可以走远。
作为女子,你没有必要强迫自己承担那么多。刚刚生完孩子的女人我给他们一个劝告,你若不能做自己,在孩子的眼里你也没有价值。你要清楚你要做什么,你要维系好家庭关系,你没有必要全干,但是夸赞丈夫这个事你要干,你要养成习惯赞美丈夫,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活得苦,就是因为我们不会赞美。我们什么都干了,我们就委屈,沉着脸,反而遭厌烦,反而啥也不是了。
大家一定好好看看这里面的弃妇诗。里面有一首诗叫《氓》,写了“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男人陷入情感很容易摆脱掉,我们女人则摆脱不掉。
很多怨妇诗的怨妇都犯同样的事情,都在那磨叽以前的事,你看我多辛苦,我三岁嫁给你,我原来是仙桃,我现在成桑葚。奉劝各位,不要这么活着,要活,你就光彩照人地活。别抱怨,谁没有生过孩子,养过娃,过得好不好全看自己,别学《诗经》里的怨妇,没事儿在那儿翻旧账,人性都是“忘我大德,思我小怨”,明白了,就把大德念叨下,我是你的娇妻,是你娃漂亮的妈,你这个男人该有多骄傲!
与其抱怨不如先自己修行。
至少,我们可以通过这远古诗篇,知道什么是——温文尔雅,自然闲美,淡定从容,有了这样的参照物,只要我们努力,我们就可以成为这样的人,创造这样的时代。
《诗经》是远古一个最美的微笑,所有笑都属于心神外散,而唯有微笑,是无限的给予和无限的敛藏。它之所以神秘,是因为超越了表达。它之所以美,是把无知与相知拉长了时间,和这个无解又无尽的世界一起绽放。
其实,微笑即花语。与其拧巴地去对这个世界爱恨交加,不如,静静地,喜乐如花。
我希望这种愉悦带给大家,我希望你们也读出这种美好。春天一定多读诗,读《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