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孩子
(2012-07-24 21:10:5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日常生活 |
http://s12/middle/66aad1a5hc5933dc73b6b&690
(本文刊于某行业报)
那年,刚毕业,便去了甘肃定西地区一大山深处的工程项目部,做一些简单的技术工作。临走的时候,老师用简单的几个字描绘了这个地方,贫瘠、干旱、落后、红色故事。那个年龄,还带着青葱岁月的激情,如同当年走过草地,爬过雪山的孩子仍旧被激情燃烧着,不曾放弃过要往前走的路。
24小时的火车,三个小时的盘山公路,沿途看不见绿色风景,那光秃的荒山似乎隐藏着是一个又一个悲伤的故事,我对自己要去的地方,虽然做了最坏的打算,但却想象不出它的容貌和状态,简单的生活经历没有教会我对贫瘠做出最丰富的想象。
项目的车一路颠簸地来了,走上前去,西北的风沙吹起裙子,裙子的薄纱,迎着西落的日光,映出了孩子们渴望某种东西的眼神,黑白交替,无辜地让人心疼的眼神被吹起的裙子裹在了我的心里。那远去的土坯房,如六七十年代的老电影以单调的颜色在脑海中播放,混着我日常生活的高楼、咖啡、网吧交织着碰撞,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矛盾如浪潮过后的石头,湿淋淋地矗立在那里。
在项目部工作的时间久了,便常会看见这样的孩子,或跟着母亲,或三五成群,活动在项目部的附近,甚至在项目部生活垃圾堆处,搜寻着对他们有用的生活垃圾、图书、废纸或者不是太烂的水果。走近他们,他们会将一双带着泥巴的黑黑的小手藏在身后,挤在一起,用怯怯的眼神望着你。我微笑着,他们亦即用微笑还之,我嗔怒着,他们便会怯怯在站在那里,而后便会快速散去。偶尔,也会嘻嘻地问他们:“怎么不读书,怎么不上幼儿园?"
有些勇敢的孩子用着稚嫩童音回复:“什么是幼儿园?读书做什么?”于是,一股悲凉从后背窜起,以至凝结我面部的笑容。
洮河水畔,夕阳西下,那一幕幕,那些答答问问都失落在这些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贫瘠当中,那些岁月,看着那些孩子,我曾经有着支教的冲动,但那种念想最终死在了我追求着的看似有着出息的舒适生活当中,多年后,我依旧在红酒加咖啡以及有着类似加州阳光的环境中以一种遗忘的精神生活中,以至我遇到了从阿坝州支教回来的上海姑娘“小王子”,她说你真的不懂那些孩子的生活环境以及那些黑白相间无辜地眼神,于是我的记忆就像度过了一个轮回那样艰辛地从以往走到现在,良久才告诉她四个字:我真的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