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贻琦:君子之风铸就百年清华

(2024-03-22 10:25:46)
标签:

教育

情感

文化

娱乐

育儿

梅贻琦:君子之风铸就百年清华


  他是中国教育史上最完美的校长,一辈子只做了一件牛事,却把这件牛事做到了极致中的极致。他是清华大学首批公费留学生,同时也是清华大学执教最久的校长。他被称为“寡言君子”,和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并称为“清华四大哲人”。18岁,他是南开中学毕业生中的第一名;20岁,他又以全国第六的成绩赴美留学;24岁即成为清华大学教授,随后成为清华校长。担任清华校长37年,他改变了清华大学的命运,对师资人才进行严格遴选和延聘,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就没有如今清华大学。
  陈寅恪、赵元任、王国维、梁启超等大师是他的下属,华罗庚、朱自清、闻一多、钱钟书等大家是他的学生。不仅如此,他在担任校长时,还培养出了两位诺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元勋以及近180位院士;他手握几千万美元,却天天靠着摆摊度日,去世后葬礼都办不起,他就是“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梅贻琦。梅贻琦是清华大学的第十任校长,面对清华校园当时的情况,梅贻琦说:“大学这所以叫大学,不是因为有高楼,而是因为有大师。”
  梅贻琦个性沉静,寡言、慎言,他的学生曾作打油诗:“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叶公超用“慢、稳、刚”三个字形容他。陈寅恪这样评价他,假使一个国家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严谨,那个国家就是最理想的,不是“大师”的梅贻琦,就这样成了大师背后的支持者。他唯才是举,为清华遍请名师,其中就有华罗庚,华罗庚当时只有初中文凭,是梅贻琦慧眼识才、力排众议将华罗庚破格聘用为教师。同时,梅贻琦对学生们的人格培养和爱国思想教育非常重视,每每有学生去留学,他都再三叮嘱,你们出国后,不要忘记祖国,在新奇的社会里要保持初心,追求务实。清华大学南迁后,清华并入西南联大,梅贻琦则成为西南联大的实际负责人,当时全校师生们都过得非常艰难,梅贻琦将属于自己的那份补贴全都拿出来分给了其他困难师生,还把家里的所有家产变卖,用来支持西南联大的日常开销,而梅贻琦的妻子韩咏华每天还要在校外摆摊挣钱。
1962年梅贻琦去世,梅家甚至没有钱办葬礼,众人在整理梅贻琦的文件时发现了一本厚厚的账本,上面记载的都是梅贻琦在任时一笔笔清华大学的资金去向,全都丝毫不差。据记载,最多的时候梅贻琦手里有几千万美元的庚款,但他不仅一分未动,还将自己的钱也放进去,然后将钱都投入了清华大学的学术研究中。
梅贻琦在长达47年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许多极有参考价值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并以此指导其从事于教育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丰硕成果,清贫孤傲的梅贻琦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奉献给了学生,他是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的灵魂,用自己的君子之风铸就了百年清华。他的一生勤心教育,不贪财不留名,却有那么多的人为他而改变,似一盏明灯,光射大地,普照十方,向梅贻琦这位高尚的爱国教育家致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