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草根名博精品博文闹市一博时评 |
春节前后跳槽换工作,渐成一些年轻人的选择。或为更好的职业发展,或为更高的薪酬待遇。老板最不愿意看到的是,自己寄予厚望的员工又要跳槽。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人才,可能转眼间就为竞争对手干活去了,真不甘心。不少企业为了挽留优秀员工,使出种种招数:为员工买返程火车票,加工资,过年上班后再发年终奖……
http://s15/mw690/001SyhD9gy6PPSWfQXsde&690
全球职业社交平台领英日前发布的《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士的平均在职时间仅为34个月。一般来说,从开始留意跳槽机会,历经筛选、面试、协议、辞职等过程需要半年,也就是说一半以上中国职场人士在一家公司安心工作不到一年半,就开始了辞职跳槽的准备。
另一项调研显示,跳槽正成为中国职场人士的一种习惯。其中,约20%的被调查者表示正主动寻找下一个工作,这部分人被称为“主动求职者”;80%属于“被动求职者”,他们当中只有12%的人表示暂时对找新工作不感兴趣,53%的人愿意同招聘人员进行接触并商讨新的职业机会,另外13%的人则在自己的关系网内讨论求职机会。
涌入职场的90后越来越多,但他们对企业以及工作岗位的忠诚度却在持续下降。智联招聘近期发布的《2014年秋季白领跳槽指数调研报告》显示,90后职场人中,有跳槽想法(含正在办理入职/离职、更新简历和有意向)的比例为55.4%,而在80后群体中,这一比例为47.3%。对此,智联招聘人力资源专家分析,在90后群体心目中,“企业不再是我家,岗位不感兴趣我就跳”。工作对于90后来说不仅是一个收入的来源,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部分,因此,刚入职场的90后通过自己对职场的自我认知和了解,也在做着大胆的调整。
来自西安的刘先生称,最近之所以产生跳槽的想法,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与自己同时进入公司的同事已得到升迁,而他不仅没有升职,年底还要经常加班,很辛苦。 大学刚刚毕业一年的黄女士,现如今在一家公司做出纳。虽然才毕业一年,但这已是她的第三份工作了。最初黄女士是在一家小公司做文员,工资就特别低,不久就辞职。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培训机构代课,每天下班都非常晚,黄女士觉得这份工作特别辛苦,上了不到3个月就辞职了。担任一家合资公司助理的党女士称,自己准备跳槽不是最近才想的,而是早就萌生的念头。她从来没有把自己供职的小公司当成自己的最终选择,无论薪水还是待遇,公司给的都离她的要求太远。“最近刚好有合适的工作在眼前,因此有了跳槽想法。”她说。
80后、90后的高跳槽率,除了职业发展和薪酬水平等现实原因,工作压力大、追求工作生活的平衡也成为年轻白领想跳槽的重要原因之一。专家认为,企业和雇主在提供丰厚薪资的同时,也应该提供更多闲暇时间或者其他人性化福利。“这对求职者来说会更有吸引力,也能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好感。”
针对年末岁初的离职潮,企业会采取多种手段挽留人才,比如进行员工访谈,为其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了解其职业规划和职业意愿。公司还会在岁末年初对表现优异、业绩良好的员工进行加薪、提拔任用,现在许多公司的职务晋升都会在年底宣布。此外,还有企业在不断改革内部管理与考核机制,完善管理制度,调整工资结构,增加季度奖、半年奖和年度考核奖的比例。进行人性化管理,多关心员工,向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以此来“拴心留人”。
年终奖也被企业当做留人“利器”。最近,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公布的《2014年企业年终奖调研报告》显示,2014年有六成多企业上调年终奖,上调年终奖企业比例最大的三个行业是物流、金融和文化传播。不过,有的企业为了防止员工年前跳槽,把年终奖拆成两次发放,年前先发一部分,年后再发一部分。沈先生在常州新北区出口加工区一家生产运输机械的企业工作,他坦言,年终奖一般有10000元左右,差不多相当于两个月的工资,不过,年前只发四成,4000元,等过年后上班,老板再把剩下的6000元发完。“老板这一招还挺管用的,年底跳的人肯定少了,得先把年终奖拿到手再说呀。”据了解,像这样将年终奖按四六成或三七成,年前年后分开发放的老板,并不在少数,目的只有一个:防跳槽。
在我看来,作为企业主要留住优秀员工,薪酬待遇始终还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工资永远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一定要有包容的心态,首先要允许一些新的思想和观念产生,有益的可以变成企业的动力。如果建议对企业无用的,可以尽量和年轻下属探讨,千万不要摆出老板的姿态,这样会扼杀很多有建设性的想法。同时,老板一定要把在自己企业打工的人,看作是一家人,和他们融成一团,企业最终才有凝聚力。
80后、90后的职场新人与父辈不同,他们不再只局限于得到一个工作,挣钱吃饭,而开始注重自己的个性化,无疑是社会的进步。然而,太过频繁的跳槽容易让人迷失自己,对工作忠诚度也是一个挑战。在一家单位仅工作一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很难说对这家单位和这份工作有比较深厚详细的理解。因此,许多年轻人频繁跳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业内人士指出,跳槽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策略,并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适合跳槽,盲目跳槽存在很大的职业风险。也就是说,一次成功的跳槽可能使你的职业生涯“柳暗花明又一村”,但一次失败的跳槽也能让你“前功尽弃”,“功败垂成”。职业生涯的成败与跳槽有着密切的联系,年轻人一定要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理智选择和合理规划后的跳槽才能够真正达到提升自身价值的目的。就业专家于海波建议,90后年轻人在参加工作之前就应该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在转型社会中,越早形成明确的职业规划越好。”而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当是政府、家庭、学校共同来引导形成的。
事实上,现实中很多人是对现有工作不满才会想到跳槽,譬如薪酬待遇低,人际关系不好,工作太久厌倦等等。为了尽快地改变现有的状态,往往缺乏准备,“病急乱投医”。然而下一家公司也不一定就解决了它面临的问题,于是再换,导致他们跳槽频繁,影响职业生涯的上升。因此在想跳槽之前,需要有明确的定位和方向,对自己进行自我定位,从自身兴趣、能力特长等方面透视自己,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潜力,从而为自己找到更合适的职位,规划好新的前景。
总之,80后、90后跳槽追求个性化并不值得奇怪,但现实往往很残酷,个性化的结果很多并不理想,因此,跳槽别太“任性”,只有遵守“先苦后甜”、“努力刻苦才能成功”,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对企业老板而言,留人得见实招!
作者:闹市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