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学的一手好牌》(《作品》2017年第4期上半月刊卷首文章)
事实上,翻开每期中国文学期刊,从“国刊”到省刊,广东青年作家基本处于“霸刊”状态。曾几何时,广东被称为文化沙漠,以至于“跨长江过黄河”成为广东作家的口号。给人留下了广东文学积弱的印象。
如果现在还认为广东文学在全国文学生态中处于弱势,一定是对当下文学现场缺少基本了解。我们盘点广东青年作家队伍,从实力强劲的广东青年作家中选出了54位。他们的作品持续发表在各大文学期刊,获得过除了茅盾文学奖之外几乎所有中国文学的重要奖项。许多作家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文学风格,甚至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54位青年作家,我们称之为“广东文学的一手好牌”。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手好牌,不包括邓一光、杨争光、张欣、鲍十等生于50、60年代的作家,仅限1970年之后出生的青年作家。他们是:
小说家盛可以、魏微、盛琼、王威廉、蔡东、王哲珠、徯晗、曾楚桥、陈再见、旧海棠、皮佳佳、陈崇正、马拉、阿微木依罗、彤子、盛慧、吴纯、寒郁、段作文、林渊液、秦锦屏、叶清河、李衔夏,90后小说家周朝军、黎子、马亿。
散文家黄灯、塞壬、丁燕、周齐林、洪湖浪。
诗人黄礼孩、凌越、郑小琼、谢湘南、唐不遇、乌鸟鸟、杜绿绿、冯娜、羽微微、莫小闲、吕布布、黄金明、梦亦非、蓝紫、沈鱼。
文学评论家谢有顺、胡传吉、申霞艳、李德南、柳冬妩、徐威、唐诗人、史习斌。
这份名单还可列出列多,限于54之数,许多优秀青年作家未能列入,实有遗珠之憾。好在有志向的作家当不至于计较。祝福他们。
——————————————————————————
这是对广东青年作家的一次集中推介,感谢《作品》杂志和王十月老师(本最该列入的他,谦虚地隐去了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