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次性购书最多的一次(附书单,十本)

(2015-03-14 13:51:55)
标签:

李衔夏

法兰西组曲

阿贝尔

麦克尤恩

北村

分类: 书评文论

【一次性购书最多的一次】

 

1. 《林中之死》

安德森短篇小说成熟之作,收入此书等十余名篇,精致简练,思想深刻,非常传神地描述出现代人生存的窘境。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美国作家,短篇小说高手,作品多关注小镇居民,擅长抓捕人物内心潜流,笔力精到,带自然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代表作《小城畸人》、《林中之死》等。

 

2. 《如此苍白的心》

由哈维尔·马里亚斯编著的《如此苍白的心》是长篇小说。原本对父亲的婚姻生活一无所知的胡安,在自己结婚之后,渐渐开始追问家族过去的历史,对他所不知道的故事产生了好奇和怀疑。在追逐家族史的过程中,秘密被一层层揭开。通过大段的内心独白,对人性的窥探和分析,一场关于婚姻的阴谋浮出水面。

 

3.《几乎没有记忆》

布克国际奖2013年度获得者最重要作品,“深具创造力,精巧而又难以归类。我们从未读到过的东西,一种短篇小说的新形式。”莉迪亚·戴维斯,当代真正的小说大师,曾获古根海姆奖、兰南文学奖、麦克阿瑟“天才奖”。2013年,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为其颁发功勋奖章。85篇各具特性的小说,给人全新感受,极富冲击力,形式灵活,适合各类新媒体传播。其作品为首次引进。莉迪亚戴维斯(Lydia Davis)1947年出生于美国麻省北安普敦,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同时致力于译介法国经典文学,如福楼拜、普鲁斯特的作品。著有七本短篇小说集及一部长篇。2013年荣获布克国际奖。曾获古根海姆奖、兰南文学奖、麦克阿瑟“天才奖”。2013年,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为其颁发功勋奖章。

 

4.《小于一》

1986年美国国家书评奖获奖作品,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经典散文集。《小于一》是约瑟夫布罗茨基的第一部散文集,展现了他对文学、政治和历史等各领域的全面兴趣。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小于一》是一部知识分子的自传。本书收录了布罗茨基评论诗歌与诗学的最卓越的散文作品。不可避免,《小于一》中也谈到了政治。这些散文是对历史和当今时代的深刻沉思。本书也是一部私人回忆录。用作书名的散文《小于一》和压卷之作《一个半房间》,是布罗茨基为自己的故乡城市和双亲谱写的颂歌——或者说哀歌。

 

5.《周渔的火车》

同名电影的原著小说。北村,原名康洪。1965年出生于福建长汀,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主要作品有:《周渔的火车》、《愤怒》、《鸟》、《伤逝》、《长征》、《我和上帝有个约》等。上个世纪80年代,北村与马原、余华、苏童、格非等同属中国“先锋小说”的主将。后来,成功突围,创作不再局限于语言游戏和肉体痛苦,转而关注人的生存困境和苦难,深入人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探究人在世界中的终极价值和精神超越。

 

6. 《阿姆斯特丹》

1998年布克奖获奖作品,《全球时报》1998年度最受欢迎的一百部作品之一。伊恩麦克尤恩(1948- ),本科毕业于布莱顿的萨塞克斯大学,于东安吉利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从一九七四年开始,麦克尤恩在伦敦定居,次年发表的第一部中短篇集就得到了毛姆文学奖。此后他的创作生涯便与各类奖项的入围名单互相交织,其中《阿姆斯特丹》获布克奖,《时间的孩子》获惠特布莱德奖,《赎罪》获全美书评人大奖。另著有《只爱陌生人》等小说。

 

7.《苦炼》

16世纪动荡不安的欧洲社会为背景,但透过岁月的多棱镜,却折射出了人类命运始终面临的一些根本问题。《苦炼》是玛格丽特·尤瑟纳尔长达长达四十多年之作! 《苦炼》在达·芬奇、伊拉斯谟、哥白尼、塞尔维、维萨里、昂布鲁瓦兹·帕雷、伽利略、康帕内拉、乔达诺·布鲁诺、帕拉塞尔苏斯的阴影下,让我们在布鲁日周围,在佛兰德斯,在日耳曼世界里,目睹文艺复兴与中世纪的激战。玛格丽特尤瑟纳尔(1903-1987),法国现代女作家、学者,法兰西学院成立三百多年来第一位女院士。16岁时即以长诗《幻想园》崭露头角。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她游历了欧美多国,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剧本、长篇小说、散文和论文。主要作品有回忆录《虔诚的回忆》、《北方档案》;小说《哈德良回忆录》、《苦炼》、《一弹解千愁》、《安娜姐姐》;诗歌《火》;文论《时间,这永恒的雕刻家》等。曾以《哈德良回忆录》和《苦炼》两获费米娜奖。

 

8.《生命与希望之歌》

尼加拉瓜诗人鲁文·达里奥是拉丁美洲文学现代化发展中影响最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在拉丁美洲影响巨大,而且对于整个西班牙语诗歌的革新和进步,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他所代表的现代派的文学创作,也是西班牙语诗歌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是研究拉美文学整体成就必不可少的杰出人物。本书收录达里奥1905年出版的诗集《生命与希望之歌》,这是他最杰出的诗集,也是他从逃避主义向新世界主义转化的标志。鲁文·达里奥(1867.1.18—1916.2.6),尼加拉瓜著名诗人、作家,开创了西班牙语现代主义文学,并被誉为拉美现代主义文学的旗手。其作品超越了拉美本土文学的地域色彩,带有新世界主义的特征,在20世纪西语文坛上产生巨大影响,甚至被与《堂吉珂德》的作者塞万提斯相提并论。博尔赫斯非常推崇达里奥,并自认是达里奥的传人。

 

9.《灵山札记》

《灵山札记》所呈现的是有限的,准确地说,不过是一个人的岷山。它的丈量是一个人的丈量,它的仰望、抚摸、聆听、激赏、融合都是一个人的。所取的视角也是一个人的视角,热度也是一个人的热度。岷山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是一个原生的世界,我们的介入赋予了它人文的意义……阿贝尔,本名李瑞平,当今最有影响的新锐散文家之一。1984年毕业于江油师范。曾做过乡村教师。1987年至今,作品曾刊发于《上海文学》《天涯》《人民文学》《散文》等几十种纯文学杂志,入选多个选本。散文《怀念与审判》获第二届冰心散文奖,《零度水》获台湾第三十届《中国时报》散文奖。

 

10.《法兰西组曲》

《法兰西组曲》创作于历史的战火之中,它以白描的方式描绘了1940年的巴黎大逃亡,法国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卷入了这悲剧性的混乱之中。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没有放过逃亡中不计其数的怯懦,同样也没有放过人民在这场逃亡中所显现出的团结一致的微弱火花。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1903年出生于俄国基辅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移居巴黎,凭借其处女作小说《大卫·格德尔》(1929年)凳上法国文坛。二战爆发后,她躲在法国南部一个小镇里。1942年夏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 2004年,由内米洛夫斯基的女儿德尼斯·爱泼斯坦在母亲遗物中找到的未完成小说《法兰西组曲》得以出版,破例获得当年度法国雷诺多文学奖,迅速成为风靡世界的当代文学经典。



按:余华说第一次见麦克尤恩时对方只有四十来岁,但已经享受到所有人给他祖父一般的待遇。之前读过他的《只爱陌生人》和《在切瑟尔海滩上》,绝赞的语言,简单而通透的叙事,幻化出绵绵絮絮的枝蔓,技法异常高超。王菲有首歌就叫《只爱陌生人》,后来很多青年作家又根据这首歌创作了好些同名小说,大概其真正源头在麦克尤恩这里。《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曾说,中国文坛有两位被忽视的重要作家,一个是迟子建,一个是北村。迟子建拿了三次鲁奖、一次茅奖,缺的只是大众,而北村则更加边缘化。北村最早是先锋作家的代表人物,后来转向灵魂写作,其作品不管形式、语言,抑或精神,都是前卫、有力的,是个值得深读的作家。从《花城》杂志上读到阿贝尔的飞地系列小说,感觉非常独特,印象深刻,网上搜索这名字,出来一大堆阿贝尔·加缪,估计这是他名字的由来。后来找到了他的博客,知道其最早写诗,后写散文,再后是小说。飞地系列的中篇,其实是一部长篇拆开的几部分。从其博客了解到,他很欣赏中文诺奖第一人高行健,大概这《灵山札记》也是向高行健《灵山》的致意吧。另外,他也是个书迷,他推荐的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法兰西组曲》我最感兴趣,因此这次一并买了。书都还没到,只能期待,无辩优劣,还待精读,目前只能谈这些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