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阁雅韵点评《山坡书》

(2014-04-27 18:37:10)
标签:

李衔夏

山坡书

诗阁雅韵

好汉诗

简评

分类: 书评文论
诗阁雅韵简评:
 
这首诗更像是随想,一次登山后的思绪,主题似乎并不是很集中,但因为这些思绪内在的逻辑比较合理,相互间的联系也有根可寻,所以又显得自然流畅,合在一起,直接升华成“某某书”,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就我个人而言,比较喜欢“发散型思维者”写诗,纵横宽广,深浅随意。中心不一定很明确,但意境的确令人流连。思想不一定多深刻,但内涵所指,一定令人共鸣。这样的作品,是值得一再品味的。
“山坡书”,其实是对人性里的许多东西进行了沉淀与总结。比如,“走上山坡,才注意起这些碎花矮草”,确实如此,那些满山坡长着的花花草草,人们只见全貌,不见细节,而诗人确实是感性与理性的混合体。他见花见草,马上聚焦,生出怜惜与悲悯的情怀来,这就是感性。但看到这些实在的物事之后,他又马上将其升华成思想性的“非花非草”,他说“仿佛置身高处,我才能感觉出——卑微和渺小的存在”,这就是理性了。而“某某书”中的“书”字,正是要收纳这些思想性来,否则,何以成“书”?“碎花其实不碎/每一朵都有完整的蕊瓣;矮草也并不矮”,诗人并不想让思想性冲淡诗歌的质感,所以绳子一放,又收回来,再次聚焦眼前实景,诗歌的画面感再次强烈,可读性也继续保留。
作品里几个经典的句子值得注意:
“落叶在鞋底发出骨骼的断裂声/我由此得知秋天的深浅”,(“一叶知秋”的物化);
“这阵风还年轻:穷尽力气翻过坡顶——/要看看那边的世界”,(以物喻人,年轻无极限,总是对万物充满好奇);
“我总是止步山腰/痴愣一会便下来,一步之遥的皇位——/望望便好。”,(可见是“知天命”了):
“精神与灵魂/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力量”,(这是一个似非而是的哲学命题,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能分得清楚,但诗人有诗人的想法和判断,比“知天命”更上了一层)。
“一团火的重量/压弯他的脊梁”,(下山时遇到的“樵夫”,是个很有意味的人物,可以说是现实生活的代言人,因为极具“原生态”意义,为了生活在奋力挣扎,这让山坡行的思绪回到了现实中)。 
整个作品写得不徐不疾,力道不温不火,有悲悯,有智慧,有超脱,有强烈的生存感。值得再三品味。


山坡书(选自《好汉诗(31)》)
作者:李衔夏
 
我走上山坡,才注意起这些碎花矮草
仿佛置身高处,我才能感觉出——
卑微和渺小的存在。碎花其实不碎
每一朵都有完整的蕊瓣;矮草也并不矮
生长在坡背,离蓝天很近……
我俯身,在溪泉洗脸,面具欣然松落
随着哗哗的细流,回到原本所属的俗世……
落叶在鞋底发出骨骼的断裂声
我由此得知秋天的深浅。风——
贴着坡根斜斜地沁上来,我借势倒在绿圃上
人生区区三万日,过一日少一日烦恼
这阵风还年轻:穷尽力气翻过坡顶——
要看看那边的世界。我总是止步山腰
痴愣一会便下来,一步之遥的皇位——
望望便好。精神与灵魂
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力量,正如此刻——
我的精神像坡拱一样圆润饱满;而灵魂
已似脚下的山径,清瘦绵长……
下山途中,路遇樵夫,一团火的重量
压弯他的脊梁。这个与斧头相恋的男人——
奋力劈开树的年轮,在夹缝中
寄存余生的时光……
 
http://blog.sina.com.cn/lixianxia7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青春
后一篇:江畔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