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当代文艺青年的六大临床病症

(2012-04-04 20:26:21)
标签:

李衔夏

诗歌

文艺

青年

临床

病症

中国

稚气

人文

急进

高傲

狭隘

叙述

杂谈

分类: 书评文论

《中国当代文艺青年的六大临床病症》

文/李衔夏(本名:李鸿斌;曾用笔名:哩CAN)

 

1,违心的叙述
不可否认,文艺青年思维是比较活跃的,对一件事物可以发展出多种看法,这些看法与他们心灵深处的距离是不相等的,最靠近心灵的其实才是他们真正的看法。而文艺青年所作的行为一般具有极强的功利性目的,这使他们在表达思想的时候收藏起内心真实的想法,叙述那些距离心灵较远的观点,尽管都出自心灵,但其中很多都是违心的。譬如,很多文艺青年在拿出自己作品与人分享的时候,拿出的都是自己最得意的作品,但他们跟其他人说的时候总说这个作品自己其实并不是十分满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样可以提高自己在别人印象中的造诣水平和神秘性。认为他作品好的人会想,他自己不满意的作品都这么好了,他真正的水平一定更高;而认为他作品很一般的人也会想,或许他的其他作品会很不错。其实,如果这件作品他真的不满意,他又怎么会拿出来分享!或许他现有的作品都没能体现他的真正水平,但至少他选出来的这件一定是所有作品中自己最满意的。不满意还拿出来的人是对艺术要求不严格的创作者。米兰.昆德拉说过一句话,大体意思是:心里有大众,表达便难以真实。
2,狭隘的视野
文艺青年的知识架构相对薄弱,往往偏向于单一的兴趣发展方向,比如青年诗人只关心与诗有关的研究,电影爱好者只关注电影文化等等,凡是伟大的学家,他们的专攻都是建立在博闻的基础上的。文艺青年对事物的看法也显得狭隘,往往攥紧自己有所感悟的观点肆意挥洒,容易陷入偏激。他们看不到自己的这点心得早已有人看到,也看不到自己的这个观点只是众多观点的沧海一粟,还有很多更优秀的自己并不知道,也很难听进去为己所用。他们所接触的有待扩展,一般只局限于国内,知名但不一定能对自己产生深刻影响的大家。例如,如果问他海子,他可以说出一定见解,尽管他可能只看过语文课本里海子写的一两首诗,而如果你问他米沃尔,W.S.默温等等,他们便哑口无言了。他们认识的国外诗人一般只有泰戈尔,很多还没有真正研读过他的诗。中国当代文艺青年就有这么一个弊病,明明自己只是对某样事物甚至某个领域略有耳闻,并没有通过思考研究,形成自己的一套系统,就可以跟别人狂侃这样事物或者这个领域三天三夜,歪理一大堆,不肯承认自己在这方面知识的缺失,从而弥补,往往侃过就罢,这对自身的发展是一个严重的阻碍。一般听众不容易发现,而很多看出此点弊病的人,他们看在心里,不说而已。
3,高傲的心性
关于这点,我想也不用过多的论述。韩寒便是这方面的专家。它的病因根源是对自身的过分自信与自恋。它会蒙蔽文艺青年的双眼,使其长时间地囚禁在黑暗的角落,久久不见光明。能否克服高傲的心性,将是文艺青年日后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很多人会想,李敖也高傲,人家不也成为大师了吗!首先,李敖并不为主流学术界认可。其次,李敖的高傲不是一种心性,他老人家写文章做学术是很扎实的,他的高傲可以说是一种他向大众刻意塑造的自己的形象。他的高傲是一种姿态,他认为这样的姿态更容易推广自己,李敖的人生目标可能就是不断地推广自己,他的高傲更偏向于第一点的违心的叙述。韩寒某种程度上也学到了一点。文学青年应该分清心性与姿态的区别,戒骄戒躁。
4,急进的心态
青年都是不可避免地血气方刚,文艺青年急进的心态也是可以理解的,接触了那么多的自己兴趣领域的代表人物,成功典范,自然会产生挤身其中的想法,随着接触的越多越深,急进的心态便悄然生成。凡事欲速则不达,明白这个道理,急进的心态便能逐渐消散。这才是成功的正道。与急进的心态相近又应具体区分开来的是对于成功的渴求感。成功的渴求感越强,急进的心态就越厉害。但成功的渴求感是成功的前提,急进的心态却是成功的阻碍。
5,人文关怀的缺失
中国当代文艺青年大多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他们较少关心时政新闻,对民族文化知之甚少,对社会地层冷漠抗拒。他们对自己的前进方向只有一个感性的向往,缺乏一个理性的战略大局操控。他们所关注的是作品内容,形式,技巧方面的创新,对思想和情感在文艺作品中的核心地位没有充分的认识与重视。所有文艺作品永恒的主题是关于心灵内部的勘探与存在意义的拷问。文艺青年尚处走向成熟的道路上,他们还没有形成意识,向两大主题靠近,以确立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
6,稚气的修养
文艺青年年龄处在性格形成的决定性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同龄人幼稚的道德修为。以后接触多了,自我反省多了就很容易改善。

2006-2-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