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时间的影子》
高羽读李衔夏诗歌《手表的影子》
时间,是很难捕捉的。“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在朱自清的眼里,时间就像大海,匆匆而过的日子,就像水滴,在生活里,没有回声,也没有痕迹。
时间,总是喜欢困扰那些热爱生命、勤于思考的人,尤其是对生活特别敏感的诗人群体。如何突破时间概念抽象的障碍,找到一种具体的载体(抑或参照物),还原生活?我想,这是诗人的使命。
李衔夏的诗歌《手表的影子》,正是循着这一足迹追寻的结果。单从诗题来说,其立意就非常玄妙。诗人以一只坏了的“手表”,作为剖开诗核的利器,以“影子”影射时间的如影随形、无所不在。
“手表坏了;与时间相关的一切还活着”,诗人开篇用富有哲思的语句切入,向我们昭示了时间内含的本质。在诗人的眼中,其实,手表充其量只是时间无以计数的某个具体承载物之一,时间(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不会因为一只手表的坏了而停止。“一只坏掉的手表;产生的改变是有限的”它能改变的只是作为“手表”这一物件本身。时间还“活”着,这才是关键。而作为这种“活”着的证据——(依赖手表作为时间参照物的)“我”的烦躁、飞梦(具体表现在诗歌第三节),此时已悄然转变角色,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时间的新参照物。
诗人不停地寻找着,在他的眼中,时间并不像朱自清描述的那样,它是有痕迹的——“手表离开手,依然是手表”,但“手表留下它的烙印”——那“白雪”般的烙印,其实就是时间在生活这只“黑炭”般的手上留下的痕迹。(太阳暴晒使戴手表的手在摘下手表之后会出现黑白分明的对比,白的部分是一只手表的形状。)
“许多事物;我看不见,却时刻感觉到;它们的存在”这是诗人从那只坏了的手表和自己的生存现实体悟出来的生命哲学道理,时间的强大和生命的弱小,显而易见——“手表仅仅是它(时间)的影子”
,而这影子,却已足够“把我铐牢”。
通观全诗,无不渗透着思辨的味道,充满了生命个体、生活与时间的纠结和冲突,越读越沉,耐人寻味,犹若悟道。
《手表的影子》
作者:李衔夏
手表坏了
与时间相关的一切还活着
一只坏掉的手表
产生的改变是有限的
比如玻璃里的空气
与空气里的玻璃
差别微妙
我的心却因之空荡
我在酷热的大街
放弃对黑夜的期待
摇摆的手轻如风
将随时飞离我的躯体
去向春天
手表离开手,依然是手表
手表留下它的烙印
我的手是黑炭
它的印是白雪
黑炭被白雪的水分覆盖
无法点燃
许多事物
我看不见,却时刻感觉到
它们的存在
这就是时间的强大:
手表仅仅是它的影子
而手表的影子
就足以把我铐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