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整天好吃好喝的,为什么孩子长的还是像根豆芽菜?
宝妈们,大家好,我是小儿推拿的李老师。
从事小儿推拿7年来,见到最多的和听到妈妈们问的最多的就是,为啥每天绞尽脑汁,变着花样给孩子做好吃的,怎么自己的孩子还是长的又瘦又小,像根豆芽菜,还老是今天积食,明天感冒的问题不断。
今天,我们从中医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力争能回到理性和本质,把问题谈深谈透,为彻底解决找找出路。
1、中医认为“通”是第一大补。
中医有个观点,叫“虚不受补”。从临床上看,虚不受补的主要原因是经络不通,营养物质不能进入阴阳的大循环造成的。简单地说,如果孩子的经络不通了,进入孩子身体的食物和营养,就无法到达它该到达的位置,就好像汽车的油路不通了,不管你把油箱里油加再多、再满,汽车还是跑不动一样。而中医的经络,就像汽车的油路一样,如果把经络疏通了,整个人体就都能运转了,不但能通过日常饮食自己补自己,额外的进补也容易达到目的。
上面讲到,虚不受补,根本原因是经络不通,那么,要让孩子把吃进去的饭变成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就首先要打通经络。而从我多年的经验看,在经络打通上,啥办法也不如推拿!推拿打通了经络,不但会让孩子食欲提高,饮食向身体的转化能力增强,同时也是我们防病治病的关键,这就是很多名医也治不了的病,我们小儿推拿反而还更容易解决的原因。很多在我们小儿推拿调理的宝妈发现,推拿以后,孩子长高了,长好了,而且,几乎半年一年也不生病了,就是因为经络通了,所以,啥问题就都解决了!中医讲,经络能“决生死,处百病”,认为经络能够决定人的生死,更能解决人的所有疾病。但是,不但普通百姓,就连现在的很多中医,也都普遍缺乏经络思维,所以,他们开的药方,往往在临床效果上也远远比不上我们推拿的效果。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从事的是推拿,就要把推拿的效果吹的天大。中医共有五种治疗办法,分别是砭石,针刺,艾灸,汤药,推拿,除了汤药,其它都是外治法,每一种治法也都各有自己的擅长和不足。当经络通了,阴阳在经络里运动的大循环顺畅以后,阴阳的物质总量缺乏就会变成突出矛盾,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药物的优势,通过“滋补”增加阴阳的总量,来加深康复作用,如果继续单独使用推拿,效果反而会有限。就像汽车的油路通了,油箱里的油还不足,油在油路里运行总有气泡,供应起来断断续续,汽车行驶起来也不能顺畅一样。所以,在初步推拿打通经络以后,我们往往会配合外用敷贴和中药泡脚的其它中医绿色疗法,通过一加一大于二的办法,使健康的深度更进一步。这里要特别说明,正是由于我们提前打通了经络通路,中药才更容易通过经络,到达它该去的地方,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如果不提前推拿打通经络,再好的中药处方也会因为无法到达病所,而导致作用能力有限。
所以,能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灵活组合搭配各种疗法,才能成为好中医!所以,大家更加不能小看推拿的作用,也能明白,你之前到处找中医,找的中医名气也很大,为啥经常连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也解决不了的原因何在了。
2、人一生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多多吸收和利用太阳能,多晒太阳,才是最廉价的滋补药!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句话,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话对不对呢?当然是对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一切都会马上灭亡。为什么太阳这么重要呢?中医认为,人和所有生物一样,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途径,来吸收、转化、利用太阳的能量,以维持自身生命的存在和保持健康的。为什么有阳光的地方,草就长的茂盛?因为草就是通过吸收、储存太阳能量,来生长壮大的,太阳能量供应的比较充分,草就长的比较茂盛。羊为什么要吃草呢?因为羊想把草里面储存的太阳能量,吸收转化到自己体内!我们为什么要吃羊肉呢?同样,我们想把羊身上的太阳能量,转化吸收到自己体内,为自己所用,我们就要吃羊。所以,一路研究下来,你会发现,大自然的生命,其实就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的能量链,所有的生物,包括我们人类,都是靠着这个能量链而存在的,都是紧紧围绕以如何充分吸收、利用太阳能而建立生态系统的。
我们吃的任何食物,不管是小麦、大米、羊肉、牛肉,其实都是以不同的形式往自己体内贮存太阳能量,我们吃下去,通过消化吸收,这些太阳能量就会贮存在我们自己的体内,变成我们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我们把变成自己身体一部分的太阳能量,就叫阳气。人体的阳气越多,不但对抗疾病的能力越强,更能像草木一样,长的又高又大,又有力气。所以,阳气越多,才能长的好,少得病,活的长!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明白了,如何才能让孩子长高长好,不光要吃得好,更要多晒太阳,只有太阳,才是我们最廉价、最直接又最珍贵的滋补药!所以,《黄帝内经》中讲,夏天要“若爱在外,无厌于日”,意思就是说夏天就应该尽量多地呆在户外,充分接受太阳的恩赐,这既是养生之道,更是治病之道!
在这里,我们还要特别指出,我们不光要重视往身体补充太阳能量,更要懂得如何减少太阳能量的消耗和浪费,只有一边增加一边堵截浪费,才能让太阳能量在我们体内越积累越多呀,否则,增加的多,浪费的也很多,太阳能积累不了多少,那也不会健康和长寿!很多人往往只知道片面依赖药物来换取健康,这其实是舍本逐末!《黄帝内经》认为,夏天就要多在户外运动,充分享受阳光,该热就热,该出汗就出汗,该发散就散,不要抑制阳气的升发和吸收转化,而是要通过阳气向体内的充分补充,让体内留存的寒湿尽可能的随汗排出,来解决平时不容易解决的根本病因,这就是三伏贴的原理。
同时,体内的寒湿排出去了,秋天阳气的收降和冬天阳气的封藏就能顺利进行了,就好比提前把仓库里没用的垃圾清理掉,腾出空间存储新货,这样不断地更新换代,就会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人体就会很健康。但是,很多人不懂这个简单的道理,老是怕孩子热着了,或者是怕孩子晒黑,就经常把孩子放在室内或空调房里避暑,不让孩子晒太阳。这种娇惯心理,往往是害了孩子!为什么呢?因为,人在空调房里,身上的毛孔是关闭的,等一到外边,天气热了就会打开,所以人都会有从空调房进出身体出现难受的感觉。而你从外面进入空调房,那种人造的寒气就会随着来不及关闭的毛孔直接侵入人体,造成寒邪入里,刚开始会造成感冒频发,久而久之,经络里的寒邪越来越多,就会导致疾病不断地隐性发展,现在所谓的“空调病”,就是这么得来的,继续发展下去,还会得更大的疾病。
所以,大家对孩子平时的护理方式,急需要进步!平时要尽量让孩子多晒太阳,夏天要少在空调房里多呆,从户外回到家里的时候,先不要急于把空调开的太低,要让身体没有觉得冷的感觉,温度才适合,等毛孔慢慢闭合保护起来了,再调到适宜的温度。这一点,请大家务必重视。
上面讲的是如何从身体外面,充分利用太阳和避免疾病的入侵。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从身体里面,来考虑如何保护阳气,这就需要谈到饮食忌口的问题了。夏天人体阳气浮越在外,体表温度高,相反,身体的脏腑里面,却是最虚弱最缺乏阳气保护的时候。所以夏季,如何克服孩子爱吃冰激凌、冷饮之类的习惯,防止寒凉食物对五脏六腑阳气的消耗、减损,显得尤其重要。可以说,很多长的像豆芽菜的孩子,都与家长过分溺爱,夏天根本管不住孩子的嘴,而造成的脾胃严重受伤有关!
所以,在这里,我想说一句可能所有家长都不爱听的话,对孩子过分的溺爱、让孩子过分的享受,都是有害的!你看城市里的孩子住着高楼大厦,空调、饮料、冰激凌等消暑用品一应俱全,全家人呵护备至反倒老是生病。而那些农村孩子,平时几乎没啥好吃好喝的,整天光着脚踩着地在大太阳底下撒欢儿,流着汗晒得脸黑红黑红的,反而比城市孩子还健康的很,为什么呢?因为,人家孩子接受了更多的太阳,你孩子没有,人家孩子没有空调的伤害,你有,人家孩子没有寒凉好吃的伤害脾胃,你有呀!同时,人家孩子夏天光着脚踩在地面上,这也能帮助孩子壮养脾胃,因为农村的地面大多是天然的土压制的,而土气通脾胃,光脚踩在晒热的地面,土气就能通过经络上升到脾胃进行滋养,城里孩子整天穿着凉鞋踩着水泥路上,可没有这个好处。所以,建议宝妈们,凡是在天气暖和没有风的日子里,要尽量让孩子在阳光下玩耍,经过这样的风吹日晒,孩子就会肌肉坚实,并能忍耐风寒,不容易感染疾病。
所以,讲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懂得了中医原理,懂得了顺应自然,养育孩子才能事半功倍,才不至于整天被孩子“豆芽菜”的问题、经常生病的问题弄得身心俱疲!是不是大家平时认为不科学的中医,原来才是最能让我们和孩子健康的生命真理?
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当地的时令食品,才能养人,才对健康有益!
中医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什么意思?就是说,你体内的生命运动方式,与自己生下来地方的阴阳运动是对接的、合拍的,那个地方的环境以及那个地方环境所长出来的食品蔬菜瓜果,才是最养你的。你到另一个地方,为啥经常容易出现上吐下泻、水土不服?就是你体内的运动方式,还没有与新的地方对接、合拍造成的。甘肃一带人整天以土豆为生,就比广东海鲜蔬菜瓜果常年都很丰富的人,活的不健康不长寿吗?不是吧,哪个地方都有健康长寿的,也都有爱生病不长寿的吧!所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真理,是不容置疑的,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健康,不是因为吃的营养丰富程度决定的,而是你吃的东西与当时身体的阴阳运动规律是不是对接的、合拍的!别的地方的东西,当地人吃了可能有益,另外一个地方的人吃了,就可能有害而无益!所以,要想把孩子养好,就要尽量让他吃当地的谷物蔬菜,要通过当地自然环境产物去养自己,因为,当地的阴阳运动所长出的东西,才是最与你体内的生命运动规律相匹配的,只有大自然才有最宏观、最强大的自发调节能力。说到这里,大家可以想想,平时,我们以能让孩子吃到稀罕的外地水果,包括反季节蔬菜,包括非要外国的奶粉才对孩子更好,对不对呢?显然除了能满足虚荣和攀比心理之外,可能对孩子害处大于好处!
父母违背当地的阴阳环境,给孩子形成的饮食心理和饮食结构问题,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最普遍、又最难解决的健康问题。也许由于我们以前都太贫困了,从小到大没有吃上什么、喝上什么,所以,很多家长只从自己的情感需要出发,平时猛把肉啊、鸡蛋啊、牛奶啊这些东西给孩子体内强压,以为这一类东西就是营养,就能帮孩子比自己那时候强壮和幸福!其实,你把自己小时候没啥好吃好喝年代的身体状况,和现在孩子整天好吃好喝的身体状况一对比,就知道自己到底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在饮食问题上,中医不光是一种文化,更是有一套生命科学原理贯穿其中。我们中国人平时见了面打招呼,说的最多的就是“你吃饭了吗”,没有说你吃肉了吗,吃水果了吗吧?为什么呢?因为,中医把馒头、米饭一类的食物叫主食,认为主食才是养生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因为主食是谷物类的,都是种子类的、淀粉类的食物,是具有生发力和吸收了天地精华的食物,所以,“五谷为养”。还有“五蔬为助”,就是蔬菜、水果是辅佐、辅助的;“五畜为益”,就是肉蛋奶、动物类的食品(就是肉食类的)是补益的。既然蔬菜水果蛋奶是辅助的,适度才有益,多食就成害了,当成主食就更不行。尤其是孩子,孩子的身体阴阳还处于积累阶段,脏器和消化功能都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食上的小心节制、适可而止,是非常重要的。就像种庄稼一样,给幼苗适度施肥它就长的快,但是你天天去上肥,或者是拔苗助长,毫无疑问要适得其反。放到人身上来说,你吃进去的食物,喝进去的水,并不是到你的体内了就变成你的了,而是要通过脾的“运化”和肾的“封藏”作用,才能变成你的,让人体的阴阳总量正常增加。
但是,由于孩子先天肾里的阴阳总量还不足,而孩子的脾胃功能是慢慢随着肾里的阴阳累积,才能逐渐壮大的。如果家长给孩子喂的东西太多,太有营养而难消化,超过了脾和肾的运化和封藏能力,就会大量动用和消耗孩子原本不足的阴阳,直接导致孩子生病!所以,大家不能只看到肉蛋奶是营养,还要看到越有营养的东西越会动用身体更多的阴阳去消化它,会直接加大人体阳气的损耗,过度喂养,只会造成脾肾的负担过重而吸收转化变差,反而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气血不足,甚至直接伤害脾肾的功能发育。临床常见很多孩子平时吃的很多,却面黄肌瘦,不是便秘就是积食发烧,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大家以后不要刻意给孩子开小灶,家常便饭,清淡饮食,不吃零食,对孩子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可以给孩子吃些软烂好消化的食物,例如各种稀粥、面片汤等,都比你山珍海味、大鱼大肉、煎烤、油炸食品,对孩子好的多。尤其煎烤油炸膨化一类食品,要尽量让孩子少吃,这些东西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燥性”,会伤害孩子的阳气和体内的津液,增加身体的痰湿,易引发湿疹、便秘、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抽动症等等疾病。同时,尽量吃本地应季的蔬菜水果,尽量不吃反季节蔬菜,反季节蔬菜看着新鲜,但只具备蔬菜的形,而缺少它本该具备的神,跟大自然这个时候要求你补充的东西难以匹配、合拍,就像冬天吃西瓜一样!所以,要养好孩子,包括保护好自己的健康,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要顺应遵从大自然的规律和要求,不要和它对着干,只要和它对着干的,就肯定是错的,就会得病,受到它的惩罚,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基本逻辑和原理,也是中医最根本的精神法则!
4、喂养量千万不要超过孩子的消化能力!
中国有句俗语,“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同时,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说的是,吃的过饱或吃进去不易消化的食物,超出了孩子的运化能力,就会影响胃气下降,造成气机紊乱上逆。胃气不降、气机上逆就会热扰心神,孩子就会睡不踏实、磨牙、哭闹等,甚至出现积食而发烧。如果经常积食,还会导致伤脾,造成脾虚。
所以,给孩子喂食不要过饱,尤其晚饭只给七八分饱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怕剩饭逼着孩子吃,也不要养成追着孩子喂饭的习惯。总体来说,要把握一个根本原则,就是,喂养的量永远不要超出孩子自身的消化能力,要给消化能力留出一定的富裕量,让脾胃能够轻松的运转才行,否则,孩子就容易反复生病!这里,还要注意避免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家长总爱以大人自己的眼光和情感心理来估算孩子的食量,总是放大对孩子饮食的期望和要求,把这种由饮食造成的伤害不自觉地强加给孩子!为什么农村孩子反而不生病?因为缺吃缺喝,总能给脾胃留出富裕量啊!所以,我们古人专门强调要保持孩子的“三分饥”,是不是很有智慧?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听他们的才对?
关于饮食护理,中医还有很多谚语,如,“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些祖先流传下来的育儿经验,淳朴又充满着养生之道,希望我们的妈妈们都能多学习、掌握一些古人的养生智慧,回归自然之法,养育出一个心智聪慧、身体健康的孩子!
今天,我们从以上与家庭喂养和护理密切相关的方面,谈了谈孩子的健康问题,相信大家都能或多或少地得到启发。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丢掉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医学思想,才是绝大多数孩子和大人健康问题层出不穷的根本原因。我们希望大家以后,不要只知道往前看、接受新鲜事物,还要懂得往后回顾一下,左右辨识一下,看看方向有没有走错,是不是绕开了根本的东西、走上了弯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孩子和自己以及家人,找到健康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