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图文:中国智慧酿造共同愿景

标签:
转载 |
埃及,被认为是人类利用酵母制作面包最早的国度。而中国人很早就采用酵母酿造美酒。
酵母,这种神奇的微生物,将两大文明古国联系在一起。今年2月,中国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家酵母工厂投产,地点正是埃及。这也是安琪酵母首个境外工厂,此前,其产品出口140多个国家或地区。
6月底,安琪酵母董事长俞学锋飞赴埃及,邀请当地经销商参观世界最先进的埃及酵母工厂。工厂年产1.5万吨酵母,产品从埃及销往中东、欧洲和非洲地区。
建厂之前,安琪产品已遍布埃及和周边国家,并且销量远大于埃及工厂的设计产能,这为建厂做好市场准备。
埃及盛产甘蔗和甜菜,糖蜜资源丰富,正是酵母工业原料。
埃及能源成本低廉,其天然气成本,比安琪酵母宜昌总部用煤还便宜。
由于区域间贸易协定,埃及产品出口周边国家或地区,进口国给予零关税或低关税待遇。与中国产品直接出口相比,关税大幅降低。
在埃及直接给客户供货,平均需要7天,而从中国远渡重洋约需40天。俞学锋说,这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和货物资金占用成本。“建工厂,我们有经验,但非工程事项,就可能出现跨文化管理问题。”俞学锋说,决定在埃及建厂后,安琪团队就系统学习埃及历史和文化,防止文化冲突影响工程建设。
2011年,安琪遴选60多名埃及员工,到总部宜昌参加“浸入式”培训,时间长达1年。其间,有关安琪核心文化与理念,被翻译成阿拉伯语和英语。
如今,埃及工厂300多名员工中,中国员工只有10多名。而那60多名最初来中国培训的埃及员工,成为文化传播的种子,他们带去新理念:“建好埃及安琪,发展埃及经济”、“做埃及好公民,当安琪好员工”、“建成埃及最先进的生物企业”……
俞学锋说:“调动员工积极性,需要把安琪的发展愿景、员工的期望,与埃及员工对自己国家发展的责任,统一起来。”
(记者方珞实习生李斯)
企业跨国经营,文化冲突屡见不鲜。譬如,要求手机24小时开机,国外员工不可理解。安琪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差异,通过培训,让企业文化和国家文化得到充分认同,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共同愿景,为扎根异域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链接:湖北日报 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30703/hbrb2085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