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李伟教你正确认识和推介鱼油产品!
(2013-03-02 14:21:23)
标签:
调味品清道夫新疆营养师李伟鱼油epaω-6和ω-3脂肪酸 |
分类: 疾病与健康 |
这种鱼油产品的推介方法存在弊端,必须予以摒弃。
塑料有很多种类型和形态,其中白色塑料泡沫板材(例如一次性餐盒、用做电器包装的发泡塑料板材)一般都是用不易降解的聚苯乙烯(市场用量最大)、大部分有机溶剂,例如苯、甲苯、氯仿、三氯乙烯、乙酸乙酯、丙酮等能够溶解各种类型的塑料,但是这些有机溶剂的用途均与降血脂毫不相干。
另一个事实是——有降脂功效的产品不一定能溶解塑料。以大蒜精油为例,尽管它有配合降脂的保健功效,却不能溶解塑料。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华金中指出:深海鱼油有很多种生产工艺,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一种酯化提炼工艺,用这种工艺生产出来的深海鱼油被称为乙酯型鱼油。能化掉泡沫塑料板的鱼油都是用这种工艺生产出来的。
鱼油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EPA和DHA,含50%以上EPA和DHA的浓缩鱼油胶囊中的油酸形式为酯型,目前市面上80%的鱼油产品是乙酯型鱼油.而酯型鱼油因化学结构接近于有机溶剂,因此会产生溶解塑料泡沫的现象。还有一种是以甘油三酯型存在的鱼油,因其带有弱极性而不能溶解发泡塑料。
浙江大学化学系沈富良教授肯定了华先生的说法,沈教授明确说:稍微学点化学的人都知道,有个‘相似相溶’的说法,就是说,能溶解泡沫塑料的鱼油里含有相类似的有机成分,这种东西是在鱼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
针对有人担心的能溶解泡沫的鱼油会不会溶解肠胃的问题,沈富良教授举了个例子:“酒精是一种最普遍的有机溶剂,可很多人每天喝酒,肠胃也没有被溶化掉呀!人类的有机成分十分复杂,和泡沫塑料之类的人工合成的有机成分不一样,所以大家不用担心。”
可见,鱼油溶解泡沫塑料并不神秘,是它的有机成分在起作用。能否溶解泡沫塑料并不能成为判定鱼油优劣的标准。两类鱼油只是生产工艺上的区别。
因此,利用鱼油溶解发泡塑料的演示方法来说明鱼油的降血脂功能是不科学的,因为这两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甚至容易使人产生恐惧心理,这与嘉康利的健康环保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评价鱼油产品质量的科学标准:DHA和EPA的含量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华金中先生说,所谓深海鱼油是从寒冷水域的深海鱼类中提取的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制成的胶丸。其中EPA有预防心脑血管病变发生的作用,DHA被认为可促进神经细胞的发育。因此,评价鱼油产品质量的标准
应该是:鱼油产品中有效成分欧米伽-3脂肪酸DHA和EPA含量的高低。
以往人们以为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就可以减少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的危险,但是现代营养学和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在人们减少了动物脂肪的摄入后,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的发生率依然没有降低,还在持续增高。其主要原因是人们摄入的不饱和性脂肪酸中欧米伽-6(ω-6)和欧米伽-3(ω-3)的比例失衡,以及油脂摄入过量。
由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不饱和性脂肪酸中的ω-6和ω-3的摄入比例应为6∶1。但是目前我国居民ω-6和ω-3脂肪酸的摄入比例高达14∶1。例如很多人喜欢食用的花生油,其中就含有较多的ω-6。
ω-6和ω-3摄入比例失衡,加上油脂摄入量过多,使得我国居民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持续增高。而高血脂是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脑血栓、中风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鱼油含丰富的ω-3不饱和脂肪酸,其主要成分是DHA和EPA。经常补充鱼油,能调整不饱和性脂肪酸中的ω-6和ω-3的摄入比例,使之趋于合理;同时,摄入鱼油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提高血液中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当然,人们必须注意掌握油脂的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超过30克,包括各种熟食和调味品所含的油脂。如果油脂摄入量过多,即便再注意补充鱼油,其降脂作用也会大打折扣。
正确引导消费者科学认识DHA和EPA
现代科学实验证明:DHA和EPA是人体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1.俗称脑黄金的DHA主要存在于人体大脑的灰质部,临床试验表明,补充DHA能有效活化脑细胞,提高脑神经信息传送速度,增强记忆力,延缓衰老。
2.EPA被称为心血管的清道夫。高血脂是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脑血栓、中风等疾病的主要原因。
临床试验表明,补充EPA能促进体内饱和脂肪酸的代谢,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在血管内壁的沉积,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强红细胞的携氧能力,提高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达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增强血管的弹性和韧性的目的。
临床试验表明,EPA能延长出血时间,有防止血小板粘连、凝聚的功能,有效防止血栓形成。
正确选择和判断鱼油的品质(供参考)
1.鱼油名称
鱼油≠深海鱼油。深海鱼油原料采自于寒冷水域的深海鱼类,含有ω-3不饱和脂肪酸的DHA和EPA。EPA和DHA的配比达到6∶4时调节血脂效果最佳;同时添加维生素E的鱼油产品,因为能保护DHA和EPA免遭氧化,因而能提高其利用率。
2.有效成分含量
比较鱼油的好坏,可以通过不同品牌鱼油产品检测报告中的数据进行比较,或通过产品标签注明的成分及含量进行比较。DHA和EPA是鱼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高(超过30%)的是优质鱼油。
3.政府的检验及批准文件
进口中国的食品在进入海关之前,先要经国家进口检疫检验局进行抽检并有检测报告,符合国家进口标准的食品会发放卫生证书,海关才予以放行。嘉康利全部进口的产品均有政府部门的检测、卫生证书及批准通关手续。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鱼油的保健功能定义为:辅助降血脂。
4.观察外观
从鱼油软胶囊的外观上看,要选择浅黄色的而不是深黄色的。浅黄色鱼油产品脱脂、提纯程度较高,含杂质少,也就显得晶莹透明。
5.冷冻实验
将鱼油放在冰箱冷冻室低于零下15℃,冷藏4小时取出后,高品质鱼油瞬间恢复弹性和良好的流动性,如常态,不会凝固或结冰。因为深海鱼是长年生活在500米以下深海冷水水域的鱼,用这种原料生产的鱼油是不凝固的。
相反,同样冰箱冷冻室条件下凝固结冰的鱼油或者内部成为白色絮状的鱼油,往往是原料不好或提纯不好,品质存在问题。通常,鱼油产品一般在常温下保存即可,冷冻方法只适于鉴别时使用。
如果冷冻后的鱼油外部的明胶破损,有可能是使用了含有铬或者塑化剂的不正规明胶。
6.闻味道
好的鱼油是谈谈的生鱼味道,劣质鱼油则是浓重的鱼腥味甚至腥臭,是酸败程度高的鱼油。
7.生产日期
鱼油在常温下的保质期为2—3年,注意不要购买过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