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2011-12-20 13:54:54)
标签:
育儿血色素脱氧核糖核酸碱性磷酸酶甲状腺激素 |
分类: 孕产妇营养知识 |
孕期缺铜:70年代初期,人们发现一种能致婴幼儿死亡的疾病,病儿以贫血为主症,常因精神异常、运动障碍和全身动脉血管纡曲而夭折。医学家研究发现,这是因为母亲在妊娠期间血中铜含量过低,引起胎儿缺铜,造成机体新陈代谢提供能量来源的三磷酸腺苷缺乏,以致不能满足生命的最低能量。同时可影响胎儿某些酶的活性以及铁的吸收和运转,从而造成贫血。
孕期缺锰:研究表明,缺锰可以造成显著的智力低下,特别是妇女在妊娠期缺锰对胎儿的健康发育影响更大。实验表明,母体缺锰能使后代产生多种畸变,尤其是对骨骼的影响最大,常出现关节严重变形,而且死亡率较高。一般说来,以谷类和蔬菜为主食的人不会发生锰缺乏,但由于食品加工得过于精细,或以乳品、肉类为主食时,则往往会造成锰摄入不足。因此,孕妇适当多吃些水果、蔬菜和粗粮。
孕期缺铁:人体如果缺铁就会出现低血色素性贫血。妇女在妊娠30-32周时,血色素可降至最低,造成“妊娠生理性贫血”,在此基础上如果再缺铁,则可危及胎儿。调查表明,患严重贫血的孕妇所生婴儿的红细胞体积比正常婴儿小19%,血色素低20%。
在孕期,要特别注意做到科学饮食,应多食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蔬菜中的黑木耳、海带、芹菜、韭菜;谷类食物有芝麻、大麦米、糯米、小米;豆类食物有黄豆、赤小豆、蚕豆、绿豆;特别是动物肝脏、蛋黄中含量更为丰富。
孕妇、儿童必要的几种元素
碘
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碘缺乏必然导致甲状腺激素减少,造成胎儿发育期大脑皮质中的主管语言、听觉和智力的部分不能得到完全分化和发育。婴儿出生后生长缓慢、反应迟钝、面容愚笨、头大、鼻梁不陷、舌外伸流涎,有的甚至聋哑或精神失常,成年后身高不足130cm。
此病名为“呆小病”。患呆小病后,一般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必须重视预防。缺碘地区的妇女在怀孕以后,应多吃一些含碘较多的食物,并坚持食用加碘食盐。
钙
毫无疑问,作为骨骼最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钙”,是这段时间的关键词。中国营养学会认为,发育时期的孩子每天需要800~1000毫克的钙。充足的钙,能
让孩子的骨骼得到充分的发育,拥有满意的身高,同时避免小儿佝偻病、小腿抽筋、生长痛等骨骼症状的出现。
锌、铁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生长发育的实质是细胞快速分裂、生长的过程,锌、铁作为生长发育的助力之源,与钙协同作用,能有效促进骨骼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再生,为
钙的沉积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锌还能加速调节钙质吸收的碱性磷酸酶的合成,使钙的吸收更快,更充分。而足量的铁,则有助于帮助血红蛋白合成,预防贫血,
让孩子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