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李伟提醒:妈妈--宝宝多汗并非病,弄清原因少担心!
(2011-08-17 11:32:23)
标签:
育儿宋体琪琪生理性宝宝康普力星酵母锌 |
分类: 艾推堂科学育儿 |
案例: 6月以来,快10个月的琪琪老喜欢出汗,白天、晚上都出,晚上睡觉空调开到28度,还是出汗,琪琪妈也不敢开的太低,怕太冷了不好。琪琪出汗主要集中在头上、鼻梁上和脖子,身上都还好!起初妈妈还以为琪琪缺钙呢,后来到儿童医院看医生才知道,这叫生理性出汗,是正常的,平时注意给宝宝多喝水,每日要保证补充10毫克锌即可!那么,什么叫生理性出汗?为什么又要补锌呢?
何谓生理性出汗?
出汗是身体内的一种神经反射表现,宝宝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中生理代谢旺盛,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不很健全,所以出汗多,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多汗,这种生理性多汗的宝宝,在以下情况时会出汗更明显,如夏天、宝宝衣服穿的太多或过紧、宝宝活动时、吃热的食物、精神紧张或恐惧时。
如果您的宝宝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即属于生理性多汗,这样的宝宝出汗多,不是宝宝的体质虚,家长不必担心,无需服特别药物,但每日要保证10毫克的锌摄入!
通过琪琪妈妈的介绍,医生了解到,10个月的琪琪每天特别爱蹦、跳、爬,身体状态很好、饮食也很好,无其它不适,各项生长发育指标也比较正常。因此医生断定为生理性出汗。
夏季宝宝多汗要注重补锌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特别是与儿童的智力发育、生长发育、免疫功能、视觉发育等密切相连。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锌的需求量比较大,加之食物中普遍含锌量较低,儿童进食量又比较少,导致儿童锌营养摄入普遍不足;同时,锌在体内没有储存机制,会随着尿液、汗液的排泄而大量丢失,再就是头发也会带走很多锌(目前锌的检测方法有血锌检测、发锌检测和尿锌检测三种,据此而来),从而加重了儿童缺锌的程度。
据测定,6岁以上儿童一天随汗丢失的锌可高达4毫克;婴幼儿大汗可丢失锌1-2毫克。大量出汗会使锌丢失过多,多汗儿童的缺锌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夏季由于体温高,代谢率增加、排汗多,锌流失严重,如不及时补充,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生长发育及免疫系统的发育,可能导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个子矮小、经常感冒发烧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马华梅教授指出,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10岁以下的儿童每天应摄入10毫克的锌。正常的儿童,平日要增加一些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瘦肉、鱼虾及动物内脏、核桃坚果等,无法满足以及多汗的儿童,每天应补充安全性高、无肠胃刺激的专业补锌制剂,如酵母锌!(葡萄糖酸锌属于化学锌,有轻度的肠胃刺激,要求饭后服用,酵母锌为生物锌,无刺激肠胃的酸根离子,可以空腹服用)
宝宝科学补锌小常识
1、补锌的同时尽量不要同时补充钙、铁元素,否则,会严重影响锌的吸收。正常方法是先补锌,再补钙,至少间隔2-3小时。
权威医学书籍中均明确指出:由于锌、钙均属二价阳离子,吸收机理相似,然而锌属微量元素,钙属宏量元素(锌以几毫克计,钙以几百毫克计),钙锌合剂中,钙含量是锌的几十、上百倍,在载体争夺中,本来就处于弱势的锌是吸收不进去的,同时也影响了钙的吸收。这种情况普遍适用于钙、锌、铁等二价离子!
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有关钙、铁、锌相互作用的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国际医学界对钙、铁、锌在人体吸收过程的研究发现:在服用含钙、铁、锌的复合剂时,铁、锌可以降低钙吸收,而铁和锌几乎不被吸收。
2、粗纤维及植酸盐会阻碍锌的吸收,因此宝贝补锌期间最好少食韭菜、竹笋、燕麦等粗纤维多的食物,以及富含植酸盐的麸糖及谷物胚芽等食物。同时尽量避免给宝贝使用四环素、青霉胺、维生素C、叶酸等会妨碍锌吸收的药物。
3、夏季饮食尽量清淡,多食水果蔬菜,对于热量高的鱼、虾不要多吃,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鱼、虾等肉食吃多了内热重,出汗多,还容易大便干燥,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育!
附:孩子的病理性出汗,需及时就诊
1、佝偻病:这类孩子除汗多外,常表现出烦躁、爱哭、睡眠不安、容易惊醒,头部多汗而发痒,头经常在枕头上磨擦,使后脑勺的头发脱落一圈,形成“枕秃”的特征。这是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如治疗不及时,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头骨软化、方形头、囟门较大、闭合晚,同时孩子抗病能力差,容易感冒,易患肺炎、气管炎。
2、结核病:这是一种慢性病,起初症状不太明显,甚至可能被医生漏诊,一旦症状比较明显时,病情多已发展得比较严重了。这类孩子的出汗以“盗汗”为主,不仅入睡后多汗,后半夜及天亮前出汗,同时伴有低热、精神不好、胃口不好、体重下降、睫毛弯长等症状。
3、身体虚弱:患有营养不良、贫血、肠道寄生虫感染等疾病的孩子除汗多外,还常常伴有乏力、精神不足、面色苍白、头发稀少、食欲不振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