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合格家长应具备的条件

标签:
少儿美国家庭教育学习习惯养成育儿 |
分类: 艾推堂科学育儿 |
做合格家长应具备的条件
一、你能和孩子一起阅读吗? -
专家指导:你会每个月至少带孩子去一次书店看书吗?或是否有意识地帮孩子选择合适的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孩子终生受益。很多家长喜欢扮演老师的角色,经常教孩子学习课本的东西,倒不如多花时间和孩子进行有益的阅读。其实,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只能潜移默化。一个日夜打麻将的母亲,她不停地叫孩子学习、学习,在麻将声中的学习,难有效果的。父母都在看书看报,孩子也会跟着看书的。不断学习,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二、你能注重培养自己和孩子的心胸吗? -
专家指导:你会培养孩子关心天下的广阔胸怀吗?你会买一个地球仪、一张世界地图、一张中国地图放在家里吗?每当新闻报道到哪个地方,你会和孩子把那个地方找出来吗?新闻报道有喜有悲,地域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大,让孩子知道阿富汗、伊拉克战火纷飞下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也让孩子知道日本、美国、英国的富裕,他们富裕靠的是高科技,靠的是知识,若自己没有知识,也是落后的,让孩子明白应该勤奋学习知识。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孩子在不出门就可以“行”万里路,天天播放新闻,孩子就“阅”尽天下了。 -
三、你能亲自做家务并能指导孩子学做家务吗? -
专家指导:孩子首先是人,即使孩子将来成为伟人,现在能把饭菜做出来就饿不了他。什么东西都要学习才会的,不给孩子机会锻炼他怎会?我知道很多家长一是担心孩子下厨的安全问题;二是觉得孩子做不好,碍手碍脚的;三是认为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就够了。但是我们会老的呀,孩子将来也会有家庭的。不是常听说有大学生因生活不会自理而退学的吗?我有一个朋友,生活方面什么都不会,大学毕业后宁愿不去好的城市,也守在父母周围吃“老奶”,上个月甚至公司公派去美国进修都不敢去。真无法想象,将来他的父母老了他怎样生活。我们无法教育孩子将来一定挣大钱,但我们现在就一定可以教会孩子家务,今晚就请他煎个荷包蛋吧! -
四、你能经常和孩子共同聊天吗? -
专家指导:很多父母发现孩子不听话,对朋友的话反而听得进。其实,不是父母爱孩子不多,照顾不周的原因,而是与孩子缺乏交流的缘故。大人总觉自己忙,不知道孩子的心是那么细,那么孤独,尤其是独生子女,天天困在家里,内心更加孤独。我在任教的班级中调查,班中守纪律、品德好、学习优秀的学生,说他们的父母经常会在睡觉前和他们聊聊天,父母跟他们说工作的事情,让他们说说学校里的事情,说一会儿,道声晚安。我想,如果父母注意与孩子加强沟通,孩子对父母的教育就会接受,反之,则不接受,今晚就开始吧! -
五、你能多做少说、靠榜样的作用影响孩子吗? -
专家指导: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是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为父母者不一定是高官巨贾、文人学士,用自己的丰功伟绩、家财万贯来做孩子的榜样。但可以做一个善良、有爱心、负责任、勤奋踏实的人。不必用语言教育孩子要孝敬老人,你孝敬父母公婆,孩子看见了,他将来就会有样学样,反之亦然。路边的玻璃,你弯腰捡去垃圾堆,那么你这个行为就是“善举”,在孩子的心里种下“善”的种子。或许你的工作不是很高尚,但你兢兢业业去做了,你就给了孩子“认真”的品格,带着“认真”品格的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将来工作,都是优秀的。父母教儿几乎是无法说,只有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因此,惟有多做。
二: 学前教育更要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 培养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为重要。
四: 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所储存的资本,会不断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着它的利息。
五: 一个行为的反复养成习惯,习惯反复形成品质,品质改变命运。
六: 只有父母与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育习惯,您的孩子或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七:
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和分数,因为决定人生成败或幸福与痛苦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为习惯恰恰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八: 爱孩子并不意味着一定理解孩子,要和孩子成为朋友教育才能发挥作用。
九:父母要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对错误的方向给予引导,对于正确的方向给予鼓励。
十:父母在自己担任家庭教育前最好是自己先学习教。
十一:中国年轻的父母会花数千元学开车或给自己孩子送到幼儿园,却鲜有自己参加家庭教育培训。
十二:父母不应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学校 和
老师身上,因为孩子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十三:孩子坏的习惯80%都是在家里形成的。
十四:父母不要万事代劳,剥夺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
十五:父母要想培养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营造一个轻松和睦的家庭。
十六:孩子挑食是从父母谈哪一个不好吃开始的。
十七:打骂不能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能宣泄父母的急躁情绪。
十八:
父母要准备一个记事本,记录和孩子在一起发生的事情,或者发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经常记录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反省自己的过程。
十九:在平时的家里,父母和孩子尽量保持一种平等的地位,遇事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二十:当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遇到困惑时可以尽量请教老师、邻居或是教育专家。
鼓厉孩子成才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