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读教材的基本策略之一整体研读策略

(2016-08-01 17:42:41)
标签:

小学数学

教材研读

分类: 读书笔记
http://s10/mw690/001SxWLozy73I9GZBLb19&690

研读教材的整体研读策略是指联系整个单元、整册教材甚至全套教材,从整体的角度揣摩教材、推敲教材、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编排体系,把握数学知识结构,它是一种从全局考虑问题、宏观引领的理念在研读教材、设计教学时的运用。

数学教材通常把一个知识模块在教学内容适当划分为几个学习阶段,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排方法,分散在几册教材中进行教学。

整体研读教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整体把握模块知识结构体系与教学目标

通常地说,可以遵循着从整体到局部的思路,先进行知识结构分析,搞清教材模块知识的系统性,再以知识结构为导向,进行各部分知识内容的研究,使各知识点在知识链、知识网中的位置及其教学目标了然于胸。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

二、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小学数学教材是由一个个知识单元组成的,所以,教师在整体把握教材各个知识模块的结构体系与教学目标之后,要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将课标、教材安排的单元教学内容和相应的学习达成目标一一罗列出来,用表格或结构图的形式反映单元知识之间的关系,整体把握一个单元的基本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三、整体弄清每节课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

教材编者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内容,选择、设计教材内容,数学教材一般设置例题作为基本的学习内容(每节课可能是一个知识点,也可能是多个知识点),教师课堂上通过一个个例题的教学,帮助学生达成”四基“目标。因此,教师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后,要弄清每节课教学内容都含有哪些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前联“”生延“分别是什么,以便在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上设计方案、实施课堂教学。

四、整体研读教材每个练习设置习题的价值

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分析每道习题的目的性与整组习题的层次性。

2、研读习题的呈现形式与学生的解题特点。

3、探寻习题蕴涵的思想方法与拓展空间。

               ——摘自《小学数学教材研读与教学》P37~4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