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研究性学习方案

(2010-04-13 20:59:06)
标签:

饮食

研究性学习

早餐

附表

研究课题名称:

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

研究者姓名

刘金霞

所在学校

惠东县稔山中心小学

所教年级

五年级

研究学科

数学

联系电话

159193****3

电子邮件

990612liuji****@163.com

设计日期

2009年10月23

指导教师

 

课题组其他成员

五(二)班全体学生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如果能够以充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作为每一天的开始,因此早晨时重要的,早餐更重要。正所谓“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早餐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任务繁重、压力大,身体能量消耗多,如早餐搭配的不好,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还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健康。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通过对小学生早餐情况的了解与探究,不断强化学生对早餐认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懂得科学早餐的重要意义和不合理早餐对人体的危害。

 

3、课题介绍

   《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课题的确定,是因为活动的内容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学生开展起来比较方便,也会因此而感兴趣。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在交流中获得成功体验。懂得科学早餐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爱护身体健康的意识。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一:知识与技能

基本知识

(1)学会调查的方法,知道怎样选择调查对象、时间和地点。

(2)学会怎样做好调查活动前的准备。

(3)学会整理调查资料并进行分析统计。

    基本技能

(1)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

(2) 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各行各业工作者的艰辛,使学生更加珍惜今天良好的学习环境,懂得只有努力才能成功。

(2)通过调查,发展小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团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体验到与他人交流、分享成果的快乐;

(2)通过社会调查活动,融入社会大家庭,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3)培养学生遇到挫折困难坚持克服的勇气和毅力。

 

思维导图如下: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五年级的学生以具备搭配的方法,能对生活中的荤素进行有序的搭配,但他们对营养的知识和有关科学饮食的了解还不够透彻。因此,在开展活动以前,要教会他们去图书馆查资料或者上网收集早餐营养资料。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的活动在于让学生明白早餐对于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去收集资料,实地调查采访、采访问卷、网络查找、整理资料等活动较全面较了解有关早餐营养的知识,掌握一些健康膳食的知识。

 

学生可能的选题:

1、小学生早餐现状的调查2、早餐与健康的调查3、小学生营养早餐搭配的调查4、营养早餐制作的调查。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最终以小论文、书面报告、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 

六、资源准备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小学生早餐现状的资料;搜集相关的科学饮食书籍、网上查找相关的营养资料。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认真倾听,关于早餐你有哪些想法想说。       

谈话激趣:咱们班今天多少人吃了早餐来上学的?都吃了些什么?没迟早惨的同学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1课时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全班讨论提出子课题。

揭示研究内容,选定课题。刚才我我们谈的都是自己班同学的早餐情况,大家想了解我们身边同龄人的早餐情况吗?这次的活动主题定为“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

 2课时

成立课题组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者参与同伴的课题

分组指导:成立小组的原则、技巧等介绍,以及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等。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1)小组分工,明主选出小组长(2)讨论要研究的内容(3)讨论要研究的方法(4)确定成果展示方法

指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实施方案:(1)要研究的内容(2)研究的方法(3)成果展示的方法

(附表1)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各小组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实地采访等方法收集营养知识和科学饮食的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

2、制作小报。

1、提供方法的指导,指导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帮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需要采访的单位。

3、对合理安排一周的早餐食谱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4课时

第四阶段: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

 

1、各组将调查结果制成幻灯片向大家展示;

2、让学生谈整个活动的感受与体会,

3、填写活动评价表

(附表2、3)

组织学生汇报:本次活动的自评、小组评。

 

教师评价(附表5)

 1课时

八、总结与反思(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本节活动课给了我们一个广阔的探究和学习的空间,学生的所得并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认知,更需要有一个体验的机会,实践的空间。在科学配餐这一活动中,如果老师只是纯粹的理论知识的教学,食品成分含量的计算来认知怎样才算是合理的科学的饮食习惯,会让学生对课堂变得索然无味。而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配餐,再动手给自己设计一个科学的饮食方案,不仅让学生真正置身于实际生活中,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了怎样去调查,去采访,去上网查资料,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我们还必须加强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的培养,把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应努力拓展学生的空间。

 

附表1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研究计划

 

小组名称

 

研究时间

 

小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

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成果展示方法

 

 

 

 

 

 

 

 

 

 

附表 素材收集卡

收集时间

 

收集方式

 

收集内容

 

小记者

 

 

收集问题

 

 

 

 

收集记录

 

 

 

  

附表3 学生自评表

班级

 

姓名

 

小组成员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一般

需努力

情感态度

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主动提出设想、建议

 

 

 

 

合作交流

主动和同学配合、乐于帮助同学

 

 

 

 

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

 

 

 

 

学习技能

会用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

 

 

 

 

实践方法、方式多样

 

 

 

 

实践活动

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参与

 

 

 

 

会与他人交往

 

 

 

 

成果展示

成果有新意

 

 

 

 

综合评价

 

 

 

 

 

  

附表4 小组互评表

小组名称

 

小组成员

 

互评内容

评价描述

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是否愉快?

 

小组成员在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或问题?

 

小组成员是怎样合作克服困难的?

 

你们认为下次活动还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附表5 教师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原因分析

改进策略

一般

技能掌握情况

 

 

 

 

 

学习参与情况

 

 

 

 

 

情感因素情况

 

 

 

 

 

创新技能情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