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研究性学习方案

(2010-04-13 20:34:20)
标签:

教育

研究性学习

名著

《三国演义》

中国

  研究课题名称:

走进中国古典名著 ---《三国演义》

研究者姓名

五年级学生

所在学校

大湖学校

所教年级

五年级

研究学科

语文

联系电话

189283****9

电子邮件

Lixiao****.qq@163.com

设计日期

2009-8-18

指导教师

李晓晴

课题组其他成员

相关老师、社会人员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中华文化丰厚博大,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书本中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走进语文天地,而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能重点让学生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汲取文化精华,从中感受名著的魅力。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研究此课题,为了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引领学生走进古典名著,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走进更广阔的文学天地,提升学生对文学的鉴赏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3、课题介绍

   本课题通过学生围绕寻找三国故事;与三国有关的成语、歇后语、诗词竞赛;表演名著中的小故事等三个主题活动通过查阅资料、搜索网络信息等活动进行,教师给予适当引导,由学校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景进行分组活动,达到本课题研究目的。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全部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感受名著中人物性格的魅力,激起阅读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阅读名著故事,令学生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

2、团队合作精神。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关键期,求知欲高,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个性发展越来越强,有自己的行动规律和一定的思想基础,并且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搜索引擎,具备一定的打字速度,小组内能够主动协作,共同交流。但是世界观、价值观还没完全形成,加上逻辑判断力有待改善,分析点评时容易以偏盖全,因此,在学习性研究时适当添加老师的指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探究。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几个主题活动的学习,旨在激起学生的阅读名著故事的兴趣,令学生思想受到感染熏陶,走进更广阔的文学天地,提升学生对文学的鉴赏力。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研究最终成果完成寻找三国的故事;与三国有关的成语、歇后语、诗词竞赛;表演三国的小故事这三个活动。

 

 

 

六、资源准备

主体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9课《草船借箭》。

辅助教材:课件;《三国演义》原著、;与三国有关的成语、歇后语、诗词、表演片断、朗读片断等;每人一份评价表。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听介绍、提出自己的疑难和想法。

选定研究课题,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举例:

1、  我国的古典名著有哪些?里面讲了什么故事?

2、  有谁了解有关三国的一切呢?

 

第1周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全班讨论提出子课题(头脑风暴)

揭示研究内容,选定课题:

中华文化丰厚博大,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书本中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走进语文天地,而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能让我们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汲取文化精华,从中感受名著的魅力。本次活动课题定为“走进中国古典名著”。

第1周

 

 

 

 

 

 

 

第2周

 

 

 

第3~5周

 

第6周

成立课题组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者参与同伴的课题

分组指导:成立小组的原则、技巧等介绍,以及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等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及开题报告和评审
根据附表1,形成小组的实施方案,并予以汇报

提供附表1:“走进中国古典名著”研究计划书

组织开题报告和评审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摘抄、自主采访、调查、收集各方面资料。

2.对相关活动或事件的录像

3.根据活动体会合作撰写手册。

过程指导:研究方法的使用指导

提供附表及其样例:

附表2:学习经历表

附表3: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第7~10周

第四阶段: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

 

各小组汇报。

1.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学习。

2.阅读感受与收获

 

填写评价量表

 

后续活动反思交流

 

经过这段时间的访问、调查和参观,同学们收集整理了不少资料。今天,“走进中国古典名著”活动终于迎来了回报展示课,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努力成果吧!

 

评价表:附表4评价量表

附表4:阅读感受与收获

 

 

总结:

 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们班的同学表现得非常出色,展示的手册要点突出,符合生活实际,有理有据。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11~12周

八、总结与反思(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主题的选定切合学生日常读书学习生活,大部分同学很有兴趣地参与,分组时会出现一定的分歧,有的同学不懂得如何撰写演讲稿,有的同学对电脑软件的使用仍存在疑问,有的活动需要校内外的相互配合,这时候需要教师们指导、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

小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由于个性正在形成阶段,容易造成小组成员间协商不一致,也容易对社会中一些不合己见的事件产生强烈的情绪,这需要组长充当协调员的角色和老师共同进行指导。

五年级阶段的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对涉及的研究方法并不明确,只能由教师们来提供量表及榜样来辅助他们研究。随着研究的进行,逐步渗透怎样选择自己课题的研究方法的思想。

同学们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对人物的评价,对著作中的诗词鉴赏能力,人物描写等等方面的鉴赏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创造潜能得到发挥,互助合作精神得到发扬。

 

 

 

 

 

附表1-5

表1 “走进中国古典名著”研究计划书

小组名称

 

小组成员及分工

正组长

副组长

发言人

联络员

资料保管

 

 

 

 

 

要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方法

 

成果展示的方法

 

 

 

 

表2 学习经历表

班  

 

姓 

 

在学习之前我认为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

 

小结自己的

学习过程

 

 

我学会了

 

 

 

 

表3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学习者:

课题

你了解到的信息

你还想了解的信息

出自哪部名著

作者

主要人物

对主要人物的初步感受

 

《将相和》

 

 

 

 

 

《草船借箭》

 

 

 

 

 

《景阳冈》

 

 

 

 

 

《猴王出世》

 

 

 

 

 

 

 

 

 

 

 

表4阅读感受与收获

题目

读后收获

人物

性格、特点

个人见解

课内阅读

 

 

 

 

 

 

 

 

 

 

 

 

 

 

 

 

 

 

 

 

原著

 

 

 

 

 

 

 

 

 

 

 

 

 

 

 

 

 

 

 

 

课外阅读

 

 

 

 

 

 

 

 

 

 

 

 

 

 

 

 

 

 

 

 

 

 

表5 评价量表

评价说明:做得非常好:A  做得一般:B   需要改进:C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上课积极举手

 

 

能投入表演

 

 

声音响亮

 

 

语音语调准确

 

 

能积极与同学合作学习

 

 

我要说:(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