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舌尖上的扬州(刊发于2017.3.3《半岛都市报》)

(2017-03-03 11:30:13)

扬州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冲,水路码头,达官贵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除了美景、秀色,恐怕就是小吃。扬州小吃属淮扬菜系,花样多,品种全,咸中带甜,味道适中。笔者三到扬州,对吃研究不多,但有几样菜点至今难忘。

要说扬州名吃,莫过于富春茶社。富春茶社坐落在得胜桥内国庆路,进巷子拐两个弯,有一种曲径通幽之感。老建筑进行改建装修,不失民族风格的韵味。该店始创于1885年。朱自清曾说过“不进富春门,等于没来过扬州城。”其实富春茶社无论是资历、名气,还是名吃,无疑是扬州的一张名片。走进富春茶社,有一种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味。室内虽是大桌子,但雪白桌布上一盆鲜花点缀,不啻是一种美的视野享受,加之服务员的热情,使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难怪当年巴金、朱自清、冰心、林散之等文学大家以及吴作人、梅兰芳、赵丹等艺术家无不交口称赞,且留下墨宝和赞语。

节日期间,人满为患,如果你性子急,不可去富春茶社。我们起了大早,因为路不熟,还是赶了大晚集。只好坐等,一个小时,唾液不断下咽,肚子咕咕作响,急不可耐了。一旦菜肴上桌,比如干丝、油饼、小笼包、蒸饺等,看着流光溢彩的菜点,顾不得斯文,就大快朵颐,吃了一会儿,感觉不对,不是来品尝的吗?是的,得以慢慢品尝。幸亏“扬州三绝”姗姗来迟。所谓“三绝”指三丁包、翡翠烧卖、千层油糕。三丁包,皮软而带韧,食之不粘牙。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说:“扬州发酵面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松仍隆然而高。”;馅子,是由鸡丁、肉丁、笋丁秘制而成,食之味鲜而香,不腻而口爽。故称“三丁包”。千层油饼,并非千层,泛指层次之多,至少有一二十层,一层糕夹一层糖和猪油,层层相叠又层层相分,通体透明,柔韧异常,味道甜糯适度而爽口。翡翠烧卖,看起来特别养眼,皮薄如蝉翼,通亮透明,馅子碧绿的颜色宛如翡翠,轻轻咬一口,皮不轻牙;由虾仁、韭菜和鸡蛋制成馅子爽口清润,吃到嘴里,鲜美可口,留有余香。朱自清赞曰:“滋润利落,绝不腻齿腻舌,不但味道鲜,颜色也靓丽悦目。”如果在此品尝,无须再到别处,这是扬州最权威的小吃,其他恐是赝品。

那年秋天,从黄山归来,女儿女婿特地绕道扬州狮子楼,古色古香的门楼,具有民族特色。女婿泊车,我们先上二楼候饭厅,已经高朋满座,码票的不在少数 。一对老夫妇约60余岁,看到老伴由人搀扶,起立让座,我千谢万谢。原来他们是南京人,已退休,国庆节由女婿女儿开车专门来狮子楼吃狮子头的,使我大为感动,江南人奢侈到为了一顿吃,可以驱车几百里,从另一方面说明现在交通便利,人们生活好了,如若过去连想都不要想。

从六点排到七点才吃上饭。我们八个人正好一桌,雪白的桌布,摆上五颜六色的菜点,看着特别养眼 。最使我难忘的是两样菜:一是蟹黄包;二是狮子头。蟹黄包个子大,一个小笼屉盛一个蟹黄包 ,外带一根吸管。刚上来热气腾腾,不要忙着吸,以免烫着舌头,稍事,把吸管插进包子内吸食,汤汁鲜而不腻,爽口而不腥,蟹香耐闻而留口齿。蟹黄包的精华就在汤,至于皮馅就一般了。我看到邻桌有的人吸完汤就不吃了,窃以为是暴殄天物,不敢恭维。狮子头,是狮子楼拿手菜。狮子头不像北方小得寒碜,而是个头大,一个砂锅盛一个狮子头,汤淡而鲜,肉嫩而糯,吃起来香味四溢而干净利索。据说,隋炀帝游扬州,沿路吃尽了山珍海味。当时扬州县令为了取悦皇上,特地聘请最有名的厨师研讨猪肉的新做法,请皇上品尝。厨师端上以后,皇上端详外形,肥肉融化,馊肉点点凸起,毛糙中飘出鲜香气息。皇上品尝之后,问:“此为何菜?”答曰:“葵花斩肉。”杨广赞不绝口。

到了唐代,郇国公韦陟,在家请客,命厨师韦巨元改革“葵花斩肉”,厨师煞费苦心,做到调料合理,制作工艺精细,并在外形上做大、做精,实际上吃的是功夫。当坐落在砂锅里热腾腾的肉团出场后,众客欢呼:啊!这道菜雄伟壮观活像狮子头。郇国公举杯邀请众客饮酒,说:“为了庆祝这次盛会,就把葵花斩肉改名为‘狮子头’如何?”众客无不赞同。自此坊间相传,狮子头名字代替了葵花斩肉。话又说回来,这道菜的出处并不是狮子楼的专利,而是来自富春茶社。其实,扬州小吃比比皆是,但是每道菜点都有一个故事,一段轶闻,我们在品尝小吃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欣赏了扬州的饮食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