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超三成北京受访女性自认是剩女,比全国平均值高出5.3%,排名居全国第二,北京“剩女”的寂寞指数全国排名第三。

近日,在崇文门新世界女子百货,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姻家庭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小型相亲会上,百名30岁上下的“剩男剩女”赶相亲大集。
此前,某网站发布《中国男女婚恋观系列调查之“剩女”的自白书》显示,北京“剩女”的寂寞指数高居全国第三,不少30岁左右的剩女恨嫁。
29岁“剩女”“剩”感最强
本次调查采用互联网在线定量调研及线下深度访谈的研究形式进行,全国共有近9万人参与,女性受访者41616人,其中北京有4027名女性参与了调查。
调查显示,超三成北京受访女性自认是“剩女”,比全国平均值高出5.3%,排名居全国第二,北京“剩女”的寂寞指数全国排名第三。
在“您认为找到理想结婚对象的难度有多大?”这一问题上,北京有35%的“剩女”认为自己在择偶过程中难度较大,找到理想中的“他”不容易。这一数值也在全国居于前列。
根据调查,自认是“剩女”的北京受访女性中,以1973年到1986年出生的女性“剩”感最强烈。其中,1983年(29岁)出生的“剩女”占57.9%,成为各年龄段中“剩”感最强者。
北京受访“剩女”中,60%属于宅女,她们从26岁开始,“我是剩女”的感觉开始越来越强,接近30岁的时候,有一半已经认同自己成为了“剩女”。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或许是这种状态已经成为习惯,反而不介意自己“剩或不剩”了。
各省市单身女性自认为是“剩女”的比例排名:
福建:38%
北京:37.3%
广东:36.3%
2012年情人节各省市剩女寂寞指数排名:
上海:152
四川:145
北京:144
专家指出了一些造成“剩女”的原因总结概括一下有以下八条:
第一、工作太忙没时间找伴侣
第二、过于挑剔高不成低不就
第三、有洁癖无法忍受男人脏
第四、注重自我个性不合既分
第五、难忘过去恋情无法再爱
第六、攀比心理害怕遭人笑话
第七、沉溺网海躲避现实交往
第八、只为曾经拥有不求长久
现在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甚至抛弃了传统的娱乐,例如看电视看电影等,天天泡在网上。因为太沉溺其中,造成和现实中人交往减少。有的人有网恋,在网上组建小家庭,但是网上的东西真真假假的,很多都是见光死,在网上耗费大量时间,却没有带来真正的结果。有的人不愿放弃在网上朝三暮四,这更是妨碍在生活中发展单一的恋爱关系。
现代的人们很想得开,只为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已经渐成风尚。男人不愿负责的多起来,女人为失贞寻死觅活的少起来。两边都潇洒多了,在乎的少了。一夜夫妻百日恩的说法快退休了,一夜情,天亮说再见,再见成为陌生人的多了。这些都是通往婚姻道路的杀手,也是让女人“剩”下来的原因之一。
其实“剩”字就含有贬义。有没被人看上挑上的意思在内。其实许多人是选择走了单身这条路,而不是不得已,也非“自身条件困难”。与以前“被动单身”的所谓“剩女剩男”比,现在很多单身的人群收入颇丰,有情趣,有期待。她们不是在社会上找不到,而是宁缺勿滥,希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结了婚的女人未必有这些"剩"女活得幸福,自在和潇洒。而且有了婚姻的女人也未必就有了避风港。她们也有失去婚姻再度单身的可能。现在的社会很复杂了。很多女人愿意选择这种单身贵族的生活方式,没什么不可以的。只要她们生活得愉快,想玩到40岁再结婚,或者一辈子不结婚都无可厚非。不该为此被施加压力。“单身潮”现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这点已经被国外证明了。随着全球化,这种事情肯定会在我国发生的。
剩女择偶缺乏个人合理定位
对于“剩女”的择偶压力,世纪佳缘创始人兼CEO龚海燕建议,年龄其实不是问题,对个人进行合理定位很重要。“剩女”要主动参加团体活动、拓宽自己的交际圈,更要突破传统的婚恋模式和单一的择偶标准,扩大择偶范围。
更多资讯关注http://www.xfwed.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