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信:那些石门坎的志愿者们

2013年度的志愿者培训班
志愿者刘博宇
石门坎的志愿者们
作者
教室里没有灯光(因为安全的原因,没有安装电灯),早到学生三三两两,就坐在冰冷的黑乎乎的教室里的凳子上,静静地等着天亮。
……
有一天晚上,一辆车把两只小狗给压死了。有一只当场就死了,还有两只在动。有一只不吃不喝就饿死了。然后我和禄哲把它埋掉了。小狗死后的样子,像公园的石狮子。母狗把死了的小狗叼到我家门口的右边,小狗己经发出臭味,我们就把小狗埋了。
小狗真可怜,才活了一个月。如果一个人要是被车给撞死了,他就小狗一样。所以人不要酒后驾车或不要超速。
每天早上起来,他们就去干活了到了正午便回家吃饭。然后又去干活。他们每天都做一样的事情。他们要去赶街,必须要翻过高山,踏过草地,爬上高山己经筋疲力尽了,都还要走。回家时要走快一点,才能赶到家。不然只能走夜路了。
他们那里土不好,只适应种土豆,春天他们就种土豆,秋天就收土豆,他们个个笑逐颜开。
我想起了一个苗族作家沈从文,想起他的《边城》。他的文字就是这么写的!
《天净沙·夜盼》
2013.9.5 夜
石门的天,石门的雾,石门的山,石门的水,石门的路,石门的瓦,石门的人,石门的孩子。适才于石门一周,此处的种种都与去年短期4天的停留差之甚远,尤其是孩子的天真中带着一丝苗民族的自卑感,他们对于学习实在甚不重视,我们来做教育,到底是他们的出路吗?
故作此曲,以表心之迷茫,盼望在何方?
依雨青烟树下,
群山细水人家,
小道西风残瓦。
童声啷啷,
少年心之何往?
《伫立石门黄昏至夜》
2013.9.13 暮
周五放学,第一次感到如此安谧,伫立学校后山至夜,上弦月挂天空,日月可鉴己心没有丝毫的后悔。此地的人走遍了此处的山,可出路到底在何方?唯独月旁孤傲的天狼星犹在,却道是可以问谁呢?故作此诗。
日落西岭紫霞飞,
上弦清影照无悔。
踏遍群山何处去?
遥指孤星君问谁。
《漫行白刀岭》
2013.9.21 白刀岭
周六好天气,吾等四人向之进发。素问乌蒙气候异常,登上白刀岭方才见识昭通天晴乌蒙细雨,山顶两边的野花碧树催促着我们前行的脚步。翻过一座山岭,忽见一户村落宛如世外桃源。适逢赶集日,柴门里狗见外人来村叫个不停,却没有村中人回应它们。走到村尽头回望山的影子,映照这破旧的茅草屋正是以前心中所描绘的桃花源之景象。故作此诗。
东边日出西边雨,
芳草碧树忙催促。
柴门犬吠无人应,
回望山影旧识屋。
《新营夜归》
2013.9.27 夜
放学家访新营,归来独自走在青灰的石阶上,思想第一次走进苗族人家庭后的希望,自觉上帝给这个被人摧残已久的民族依然留有余数,恰巧看见底下寨子依稀两三灯火。转身抬头望见今日晚上的银河橑满了夜空,便思这些两三点灯火若能像我一样回转仰望,便定能变成这满天的繁星。读毕《士师记》,作此诗。
独步灰石阶,
灯火两三点。
回转抬头望,
银河撩满天。
《石门破晓·雨雾》
2013.10.2 晨
国庆假期,独自一人看守学校,清晨早早醒来,门外的世界笼罩在一片雾雨之中。只见平日看守学校的小黑狗仍然在窝里安睡,寨子里的公鸡早早地就相继报晓。天色渐渐变亮,只觉树上的绿色被迟到的秋风邀请地消失不见了,十里外的黄莺独自鸣啼,却无人问津……一个人坐在家门前,倏地飞来一只秋燕,顺着她的方向望去,雾蒙蒙之中忽然出现一点灯光——原来这才是石门的破晓。故作此诗。
朝露滴滴雾蒙蒙,晨雨淅淅水涔涔。
迅疾黑影仍安睡,自鸣红冠早发生。
晚来秋风邀绿杳,十里莺啼问谁闻?
只身独坐门前燕,远方忽见一点灯。
附录:志愿者在石门坎的诗文
《望·生》
听说历年石门的腊月都是银装素裹,但是今年却是难得的暖冬。中午饭后儿童清朗的声音胜过此间一切的曼妙语嫣。放眼望去,即使秋天的橼叶已经断然落尽,冬天田野里依旧种瓜遍地。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故作此诗,盼望,重生。
素闻银装腊月天,
小儿清声赛语嫣。
深秋纵然橼落尽,
严冬依旧瓜满田。
2013.11.26 午
《乌蒙词·一眼瞬间》
夜,一天工作结束,回归安谧。如常,一间一间锁上教室的门,锁完最后一间五年级,转身突然看见远处彝良火树银花,映照着天上的繁星好不美丽。视线移向眼前,俯瞰石门中寨弱弱的暗光,在此刻却显得特别明亮。不知怎的,一股愁绪忽上心头,你要问是何愁萦绕占据了我的情愫?只怕是不及回答,眼泪早已湿满了衣襟……
一眼瞬间说不清道不尽,眼泪诠释了此刻的一切,故作此诗。
远眺彝良烟火星,
近俯石门暗灯明。
若问何愁绕情愫,
只是早已泪满襟。
2013.12.2 夜
《后山书·冬日午后》
难得,暖冬。清闲,无忧。周末的阳光分外灿烂,孩子们上午找我补完课,便和小鸡老师一起带着他们,一行八人在后山找了一块宝地,野炊烧烤。冬天的日头温暖了乌蒙群山,徐徐南风吹绿了林中松柏。孩子烧的柴火在我们身前熊熊燃烧,他们用这种传统方式烤他们主食——洋芋。小鸡老师拿来他的吉它为我们伴奏歌唱,悠扬琴声充满我们心里的每一处小角落。饭后孩子们愉快的你追我赶,天真烂漫、喜笑颜开;玩累了,安然躺卧在芳草地上、松柏林间,映衬天空白云朵朵,归回安谧、纯净。
尾声留白,可供读者诸君想象这幅清朗冬日午后的安详,故作此诗。
后山自立在,小儿相伴来。
冬日暖群青,南风绿松柏。
柴火身前旺,琴声内里满。
欢逐笑颜开,安卧映空白。
2013.12.7 午后
《乌蒙词·晨曦》
连绵阴雨半旬,周日清晨早起,竟有云海在山间躺卧,久不露脸的太阳害羞地躲在云层后面欲发光芒。晨风轻轻吹拂柳枝舞动,晨光隐逸照暖湿雾大地。难得享受如此良辰,情丝随着这美丽的被造物不知飘向何处,反衬肉体凡身独自立于石阶台前。此海此天交相辉映,深感自己完全融入了上帝这一切曼妙的创造,无有自己。
故作此诗,赞美大能奇妙的创造。
云海卧山间,冬日躲云翳。
轻风拂柳枝,晨光暖雾地。
情丝何处飘,台前兀自立。
海天交相映,神人共合一。
2013.12.8 晨
《乌蒙词·殇》
又是一个雾蒙蒙的下午,课后下班,当日做饭的我常有烟雾相伴近身,升腾眼前笼罩了寒冰枝条,放眼望去,这雾烟雾亦笼罩了寒霜。还看乌蒙群山被这白茫景致化上淡妆,若隐若现。离家四月有余,其中离人放学之后竟不知该去何处?只好在山家门前拿起吉它独自一人歌唱,这乐曲却似断肠之殇……
故作此诗,离殇。
烟笼寒枝雾笼霜,
还眼乌蒙淡梳妆。
离人散学不知处,
门前独唱曲断肠。
2013.12.9 夕
《乌蒙词·晨雾》
名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出自贾岛《寻隐者不遇》。
是日清晨,不才对此句又有重新的定义。清晨天还未亮,一打开门便见满天繁星照亮乌蒙大地。斗转星移,只一低头的功夫,浓浓大雾扑面而来,吾只能拨雾前行,什么都看不见了,孰与星宿。却道是又一个只在此乌蒙山中,只身云间根本不知其到底有多深,故你能看透造物主的全部吗?
此乃真隐者是也,故作此诗。
开门见星宿,
拨雾咸无赌。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2013.12.10 晨
《后山书·水窖观午》
饭后第一次有如此雅兴,一人散步至后山水窖。自山上纵览新中的中午,阳光拨开云层吹散雾气,水窖涓涓流水伴奏声,学生嬉戏欢笑声,左右各自不同,却遥相呼应好似一曲交响乐。到点急促的铃声催促的还学童早早进教室午自习,顿时教室里传来啷啷读书声在后山环绕,除此之外,别无它音。故作此诗。
云开雾散水咙吟,
左右各自遥相应。
急铃忙催归室早,
啷啷环声空无音。
2013.12.12 午
《乌蒙词·白雪歌》
十年来最好的一个石门冬季,终于下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早晨北风呼啸梦还未清醒,迷迷糊糊走出房门便知道这冬月的飞雪给整个世界穿上了清洁素装。雪燕迎风邀寒柳跃动舞蹈,雾气朦胧移动银霜忽淡忽明。
一整日,都在石门中心校加班工作,竟全然顾不了自己女友的生日。夜里忙完回到学校,得知她也正在千里之外的家乡与家人庆祝寿辰,吾等离人也就只能安静地望着遥远的东方明珠,日以继夜孤独思念心上佳人,好在有兄弟围炉夜话,把酒畅饮,即使醉了,却始终清醒……
如此情真意切当存永久,只知道寒风中、暖炉旁的冰人思念无尽。作此诗,献给诞辰日远东的佳人。
北风呼啸回梦莹,冬月飞雪衣素清。
燕舞寒柳动如跃,雾笼银霜淡忽明。
遥望远东继思君,把酒围炉醉自醒。
情真意切当隽永,惟知冰人影无尽。
2013.12.14 整日
《真醉诗》
昨日佳偶诞辰日,夜中思之尤甚。莫名寂落,温酒过度,首次饮醉;醉至今日,独卧空房,难以叙愁……只听见远处依稀传来孩童玩雪的嬉戏声,放眼窗外,白雪皑皑,雪上看不见人行过后的脚印留下,甚也不见。
不知是雪大隐没了人印和路辙,还是自己真的醉了愁。故作此诗,名曰“真醉”。
昨夜温酒思佳偶,
醉卧空房难叙愁。
但闻窗外依稀声,
不见雪上人印留。
2013.12.15 午,醉
《乌蒙词·晨雪》
一夜风雪停,晴朗无际。早晨云遮挡久不露脸的太阳,穿过云层射出万丈光芒。大地银装素裹,雪树和银山好似敞开的锦衣,精致华美、清纯素洁。早早就有学生来到学校把炉子生起,袅袅炉烟催促着老师和学童按时进入每日晨读。向外望去,只见迟到的孩子快速奔跑,艳丽的服饰,遥相对映没课的老师零星安立在白雪的中央。故作此诗。
云遮日出万丈光,雪树银山锦衣敞。
炉烟生腾催人来,百花相对立中央。
2013.12.16 晨
《化雪思苗》
雪过天晴,烈日当头。山尖银装渐渐褪去,换上本色青衣。路中雪亦渐渐间隔化开,半阴半阳、半融半离。
此情此景,老师与学生共同嬉戏,却无法掩盖学生偷懒未做作业的事实,不禁慨叹:苗人学生的出路道是在何方?家长与孩子对教育的轻视,以及苗民族偷懒成性顽疾的反复,都不知吾等在此种苗何以才能桃李满园,盼望到底是多远?此时唯有树上冰霜顽固不愿掉落,檐上雪水却意欲迅疾滴下。故作此诗。
银装褪去换青衣,烈日照雪间化离。
此处种苗何以壮?树霜顽落檐欲滴。
2013.12.16 午后
《冬月十四石门观夕》
望月十四圆,寒霜和人暖。今日第三首诗,偶立校侧,忆《伫立石门黄昏至夜》,见东方月圆于电日之暮分外明亮,映照环山彩霞。寒霜想要离开柳条却仍旧不舍依恋枝桠。人声犬吠交错相应,赏月之人与顾傲之犬各自迎风站立,赏毕,转身要归家,向来的情丝忽上心头——好一阵思家情。故作此诗。
月满山头映彩霞,寒霜若离恋枝桠。
人犬相闻迎风立,回身夙萦归思家。
2013.12.16 暮
《石门·冬雪》
小桂
此诗为小桂老师与鄙人共同观赏当夜晚霞后而作,收录于不才的诗集。
山头明月寒,冬雪松林染。
柳尖银装裹,晚霞欲还羞。
2013.12.16 暮
《石门破晓·晴雪》
同样的破晓,这是石门真正的破晓。东方朦胧彩虹的朝霞,环绕整个乌蒙山岗,西方星月还没落山,映照冰雪依恋寒山,诉说着冬季的冷暖。旭日渐渐东升晕红了白霜,早出的车灯忽隐忽现,走着山路、拐着急弯。太阳露出全脸,温暖晨光照耀学校,融化的冰水从屋檐掉落,好似一幅莫大的珠帘,遮挡着陈年已久的青石砖。穿过珠帘还看这帘中的世界,早早来校的学童与这幅石门破晓的盛景,叫早起的人们不知疲倦,看到希望和生机。不过想到乌蒙的雾和孩子的迷茫,正如这帘中的世界一般扑朔迷离,怎一个望眼欲穿了得!故作此诗。
弥霞七彩披星月,伴雪依山话冷暖。
渐升旭日晕霜红,隐没玉点路急弯。
晨光照耀冰水落,顺入珠帘青石砖。
此中望影不知倦,却是叫人眼欲穿。
2013.12.17 晨
《既望复观》
冬月既望日,路过前日赏月之处,再次驻足,复观此景,别样风情。雪已化了一半,白色的世界也已慢慢变回青色的众山岩。天色渐暗,常言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既望明月悬空照耀大地进入不眠之夜;繁星似灯点亮夜路却刚刚好困乏了欲寐双眼。雪女羞涩遮盖只剩半件的素衣,这乌蒙——已经不像天山之峻,还似青岩之险。
美之静夜,故作此诗。
明月悬空照无眠,
繁星点灯适乏眼。
雪女羞遮半身衣,
不若天山似青岩。
2013.12.18 暮至夜
《后山书·小儿戏雪》
葭月十九,石门飘雪,松青似梨花,给群山穿上清洁的衣服。吾等五人,如草原村,原意为扑朔而去,却徒劳而归,学生与吾等同行返校,之后山戏雪,竟带着一口旧锅作为滑雪器具,来来去去,滑过的痕迹交错乱印。视之,全世界寒光素映冰晶,花、砖之类红晕,泛起我心涤荡。
此情此景,故作此诗。
弥天雪飘零,梨花衣山清。
欲为寻扑朔,穿林随意行。
坐滑一口锅,过痕交错印。
寒光素冰晶,红晕泛我心。
2013.12.21 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