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基督教认为,人之所以得到救赎,纯粹是与人的灵魂有关。而与人的世俗地位和其它特征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仔细想想,佛教也有类似的观念。
一个圣灵的受洗,就成为上帝的选民,在精神价值上高于任何世俗中的王公贵族,他们脱离了旧的躯壳,成为一个“新人”。
这种信念,培育了基督徒的自信与自尊。每一个信徒都在与上帝的直接联系中找到了人生的支点,减弱了他们对世俗社会和组织的心理依赖。为什么基督教一开始是平民的宗教,这恐怕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且在这种心理结构下,人们不会对世俗的权力过于崇拜,不会有很强的奴性意识。
每一个基督徒都面对上帝,别人无法替代,同时,基督徒也无法推诿自己的责任,这样,有利于形成坚强的个性和独立性,而这些,正是西方近代个人主义的精神基础,也是西方人追求自由和人格独立的精神基础。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