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泰兴之窗
泰兴之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274
  • 关注人气:2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融千年文明,展古韵新风——走进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

(2018-06-20 16:37:38)
分类: 话说泰兴

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由泰兴市博物馆、名人馆、规划馆组成,隶属于泰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坐落在府前街北首,占地面积1.8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351 平方米。这里地处古城延令的中心,自古绿畴如烟,恬波如黉。这里是自宋、明以来古县衙遗址,凝聚了千年历史文脉。

http://s7/mw690/001Sw4JQzy7lpqouSREe6&690

文博中心全貌 

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以展示泰兴的人、物、城为主线,将城市沿革、历史名人、文化遗存、馆藏文物、现代城市风貌、城市发展远景融为一体,使泰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辉煌的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

徜徉其间,古韵新风扑面而来。

http://s11/mw690/001Sw4JQzy7lqzdTsIGfa&690中心庭院(非遗雕塑展示)

新落成的文化博览中心建筑群重现了古县衙的形制。布局工整,层次分明,青砖黛瓦,回廊曲径,形态壮丽,气势恢宏。

http://s5/mw690/001Sw4JQzy7lpq2Bxo8d4&690

中山塔

四周绿水环绕,嘉木成荫,清波荡漾,鱼跃鸟鸣。深入其境,犹如穿越时空,来到了被明代名士张京元誉为“不啻武陵桃源之人间世也”的嘉园仙境。

http://s10/mw690/001Sw4JQzy7lpptYpXH69&690

文博中心外景夕照

从文化博览中心南首缓步前行,再循阶而上,一处处历史人文景观向您诉说着泰兴古城往日的故事。

http://s5/mw690/001Sw4JQzy7lplm5hju54&690

“至德遗封牌坊”

高大庄严的“延令古治”牌坊,镌刻了“至德遗封”四个大字,向世人昭示:至高无上的德行由我们的祖先封赐。1928年兴建的中山塔记载了孙中山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历史伟业。中山塔下是古县衙门前的三思桥,往昔提示官吏、讼民及各界人等三思而后行,现今供游客在桥边驻足小憩,观桥下流水潺潺、莲荷含苞、锦鲤嬉戏。文化博览中心东西两侧复建了两座牌坊,东曰“冢宰”,是西周官职中的六卿之首,明代为吏部尚书;西曰“司马”,古代官职系兵部尚书。分别为纪念明朝泰兴名士“百官之首”翟善和兵部侍郎张而立。由三思桥折而往东,环石径北行,便可感受到延令古城于沧桑巨变中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处自然景观——县家汪小南海的独特魅力。这里水天相连,波光粼粼,绿草依依,传说古时曾有仙鹤栖息,故湖岸边建有来鹤亭。亭旁的书带桥曲曲弯弯,横跨东西,通向泰兴明代学宫尊经阁遗址,一座现代化图书馆已在此落成。古老的银杏树旁,还建有遗带亭,亭内矗立着遗带亭记碑。这是一则感天动地的真实故事:明代县令舒曰敬清廉为官,去官后贫不能行,将腰带换作盘缠,百姓闻之,凑钱赎出,并建亭立碑,千古传颂。

http://s1/mw690/001Sw4JQzy7lpkS81HO00&690

来鹤亭

http://s6/mw690/001Sw4JQzy7lqBIOpcF05&690
遗带亭

http://s9/mw690/001Sw4JQzy7lpmQj2Ig68&690

冢宰坊

亭北尚有一尊戒石碑,是古县衙内历任县官为警戒自己的言行而立。再往北,便是后乐桥,过桥向北是后乐山遗址。寓意范仲淹“先忧后乐”名言。折回向南,沿河而筑有观德亭,其含义想来是让百姓监督和评价官员的德行。

http://s10/mw690/001Sw4JQzy7lpjz9y7n99&690

观德亭

从文化博览中心正门步入内院,将饱览所有展示内容,让您一站式感受泰兴,了解泰兴。

在中心庭院,放置了“趣打银杏”“黄桥烧饼”“泰兴木偶”和“泰兴花鼓”4 组雕塑小品,部分展示了泰兴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凸显淳朴的民风、民俗、民乐、民趣。辅以山石、花木、盆景点缀,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意蕴。

http://s8/mw690/001Sw4JQzy7lpuSiltd37&690

                    中心庭院全景

序厅中央,用仿红木画框镶边的汉白玉上镌刻有《泰兴赋》, 博通海纳,字字玑珠,力透石心,却是出自少女之手,情怀视角均令人慨叹;浑圆逼真的古瓜城,城如巨龟,河似灵蛇,因刘伯温增设城门,风水大兴而物阜人丰。走进博物馆,您将欣赏到物的神韵。

泰兴,历史悠久,文风炽盛。厚德载物、开放包容的文化血脉,让这片土地满刻着创造的痕迹,盛放着智慧的结晶。

http://s1/mw690/001Sw4JQzy7lpn4rvVub0&690                         博物馆瓷器厅

博物馆书画厅,历代大家的翰墨丹青,自成一家而极富盛名。张京元的画作,潇洒风神,赋山水以灵性;季应召的妙笔,情态如生,送万家以安康。杨体仁的对联、朱东润的横卷、汪麟祥的条屏、程璋的团扇,各挥千秋楷法,自抒万顷文澜。

博物馆石刻厅,民间巧匠的毕生心力,沉雄端庄而大气磅礴。五体千字文名垂千载,堪称神州一绝;襟江书院记蜚声海外,实为楷书经典。七星古井,见证沧桑岁月;门当户对,祈佑家国太平。

在杂件厅,瓷瓶、瓷盘、瓷盖罐,冰纹细密,釉色晶莹,记述着精巧雅致的瓜城情韵;铜鼎、铜觚、铜钱币,铜绿沧桑,古色刚劲,传颂着厚朴方正的古治遗风。

麻将,是最具泰兴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深深烙印着深厚的中国文化。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于一体的麻将,内涵丰富、底蕴悠长,已经成为泰兴人茶余饭后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聪明的泰兴人民,将水浒、三国、红楼梦的人物雕刻在方寸之间,而名扬四海。

http://s16/mw690/001Sw4JQzy7lpm6dg872f&690

总序厅瓜城模型

来到名人馆,您可感受到人的传奇。

泰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厚重的文化沃土,至美的绿野秀水,积蕴了泰兴人民的高情远志,塑造了先贤俊杰的伟业丰功。

http://s10/mw690/001Sw4JQzy7lpogWgVH29&690

名人廊

这里政坛俊彦辈出。历数前朝,有十大贤令情系苍生、十大谏臣心念家国、十大廉吏正身守道,高山景行依旧后世典范。纵观今日,有女中豪杰深入敌后、外交大使雄辩八方、草鞋司令半生戎马,青史标功更超前辈先贤。

这里军旅星辰闪耀。南灞桥前,岳飞雄风得胜;澎湖岛上,朱一冯杀敌立功;台湾省内,徐左柱维护疆土;南京城下,朱履先号阅三军。他们,让泰兴自古铁躯凛凛、肝胆烈烈。

这里文化翘楚成林。孝子顾昕,五十载孝行感天动地;禅林大德,五百年善缘石骨金身。南宋四大家尤袤,标榜一朝文字;东方莫里哀丁西林,调侃半世虚华。这里科教精英出众。地质专家丁文江、严爽、张作人,毕历峥嵘,开辟学术新领域;宇航之勋叶培建、常进、张同星,意气风发,共创航天大未来。步入规划馆,您会惊叹城的华彩。泰兴,昂扬奋进,青春如歌。厚德开泰、奋发图兴的城市精神,让这座城市上演了凤凰涅槃的传奇故事,谱写着崛起腾飞的崭新篇章。

http://s12/mw690/001Sw4JQzy7lpnqrIYX1b&690

名人馆科教精英厅

从天地洪荒、到江水冲决,从金兵进犯、到延令筑城,泰兴,历经了济川、柴墟、延令的两毁两迁,却始终得千年灵秀、百里繁华。仙鹤湾翩翩画境,龙河湾水韵缤纷,妆点瓜城沃土,美景不败;宝塔湾袅袅心香,庆云寺悠悠钟鸣,祈佑泰兴福地,神韵长存。延续博物馆的风物质地,名人馆的文化精神,泰兴规划馆,向世人全面呈现了未来泰兴生态、人文、宜居、大气的崭新风貌。一体两翼,三城腾飞,四大园区联动发展;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民生工程盛誉飘香。328 平米的数字沙盘,以唯美创新的演绎,荡气回肠的旋律,让古今文明交相辉映跃然呈现。

http://s1/mw690/001Sw4JQzy7lpo7gOAg40&690

规划馆十二景

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自20129 月起常年免费对外开放。年接待观众50 余万人次,其中海外观众(华侨、外国友人)约20 批次1200 余人。

http://s7/mw690/001Sw4JQzy7lplPJj0236&690

               2016年10月27日,接待德国留学生

近年,市侨办多次组织海外侨胞、台湾同胞到文化博览中心参观,如来自世界各地的侨生回乡参访团、台湾中学生等。一位远嫁英国的泰兴姑娘,带着丈夫与公婆回娘家探亲,听说泰兴新建了一座文化博览中心,便抱着随意走走的想法来到馆内,他们在移步换景中,逐渐走进泰兴的历史文化,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临行前一连串“very good( 非常好),并表示再有机会来中国,还要参观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学习中国历史文化。2016 年来自德国一所高中的30 名师生,在泰兴中学老师的陪同下,饶有兴趣地参观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有的同学还认真做了笔记,他们对泰兴深厚的历史文化表示敬佩。20177 月,海外百名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在市文博中心开展。

  http://s13/mw690/001Sw4JQzy7lpp6JEVC2c&690

  http://s11/mw690/001Sw4JQzy7lpp7pWMGfa&690

  http://s4/mw690/001Sw4JQzy7lpp7YFCr23&690

 2017年7月22日,海外百名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    

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先后被授予江苏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江苏省“巾帼文明岗”、江苏省中华文化海外交流基地、江苏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泰州市文明单位等称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