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清内务府制作的《圆明园西洋楼铜板画》(喜平瓷)

标签:
转载 |
分类: 中国题材铜版画、老照片 |
原文地址:清内务府制作的《圆明园西洋楼铜板画》(喜平瓷)作者:淡墨散人
在故宫珍宝馆有一本画册,是当年清内务府制作的《圆明园西洋楼铜板画》一套二十幅。
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day_120327/120327234125f8597683d50ffe.jpg
http://bbscache2.artron.net/forum/day_120327/1203272349d64d49a9f5cb6abc.jpg
2012-3-27 23:49 上传
下载附件
这楼是乾隆年间,由当时的宫廷御用,意大利籍画家郎世宁和法国人共同设计建造的。它的建筑融合了中西文化的色彩,主楼全部是汉白玉,大理石做原料,雄伟辉煌,端庄威严稳稳端坐中央,一排巨大的窗户横向一字展,很显大气,中间楼顶部分的法式造型十分雅致,与传统中式宫殿屋顶完美结合。
楼前正对的就是著名的十二生肖兽首大型喷泉。左右对称依次排开,每边各六个动物石像,中间对接处看着好像是石雕的浪花形状,翻卷着烘托出一个精美的大理石扇贝雕塑。
http://bbscache3.artron.net/forum/day_120327/120327235330e9756e174db890.jpg
(44.78
KB)
(58.85
KB)
看看这张铜板画,原来这十二个生肖是交叉排列的。
(66.5
KB)
马首正在喷水的水柱还能看清楚。
2012-3-27 23:53 上传
下载附件 这些生肖雕像,身体为石质,头为青铜,口中连接喷水管,据说每隔一个时辰,十二个生肖依次轮流喷出一道水柱,直射池中最前端的柱形雕像,每到正午时分,十二个生肖同时喷射水柱,可以想象那是多么美丽的奇观啊!
喷泉两侧的花瓣形边缘,左右对开的两条石阶缓缓沿坡而上,石阶两侧是对称的贝壳莲花状的雕刻一路向上在到达中部时改换成一截高出一截的石盆形状,并形成一条自然的水道,汇合在中部处两条大型吐水石鱼,分别向两边水道喷水,水流最后汇合在海宴堂前花瓣形的水池中。
2012-3-27 23:56 上传
下载附件 看看这张铜板画,原来这十二个生肖是交叉排列的。
2012-3-28 00:00 上传
下载附件 马首正在喷水的水柱还能看清楚。
------------------下面是我查到的资料:
关于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 清内府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刊刻完成的《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共有20幅,由如意馆满族画师伊兰泰起稿,造办处奉旨制作,每块铜版用红铜26公斤,画面描绘了长春园里西洋楼十景。当年该铜版画压印的40套纸图(又一说压印了200套纸图),即放置于圆明园各处。圆明园管理处副研究馆员宗天亮指出,目前这套铜版画在中国只存有两处,一处是沈阳故宫、一处是北京故宫。至于原始的铜版,在当时被藏入谐奇趣里,目前已佚失。
西洋楼铜版画原画面宽86.7厘米,高49.4厘米,它忠实纪录了西洋楼各个建筑原貌。
关于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 清内府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刊刻完成的《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共有20幅,由如意馆满族画师伊兰泰起稿,造办处奉旨制作,每块铜版用红铜26公斤,画面描绘了长春园里西洋楼十景。当年该铜版画压印的40套纸图(又一说压印了200套纸图),即放置于圆明园各处。圆明园管理处副研究馆员宗天亮指出,目前这套铜版画在中国只存有两处,一处是沈阳故宫、一处是北京故宫。至于原始的铜版,在当时被藏入谐奇趣里,目前已佚失。
西洋楼铜版画原画面宽86.7厘米,高49.4厘米,它忠实纪录了西洋楼各个建筑原貌。
之前贴的圆明园铜版画照片拍的不清楚,再贴几张清楚的。
http://bbscache3.artron.net/forum/day_120328/12032809044c307d39b355b6b6.jpg
http://bbscache3.artron.net/forum/day_120328/12032809044c307d39b355b6b6.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