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重庆江津·抗战时期的南京内学院旧址

(2016-10-16 21:49:33)
标签:

转载

分类: 藏书文章

重庆,江津。

南京内学院蜀院旧址系抗战年代由南京内迁而来的佛教学府,位于现江津区东门附近。

旧址保存的两侧西洋风格建筑大门依然完好,其内的中式建筑也保存不错。

内学院曾经的宗旨是“阐扬佛学,育材利世”,1952年解散停办。

目前,南京内学院旧址已是重庆市文保单位。

 

[转载]重庆江津·抗战时期的南京内学院旧址

[转载]重庆江津·抗战时期的南京内学院旧址

[转载]重庆江津·抗战时期的南京内学院旧址

[转载]重庆江津·抗战时期的南京内学院旧址

[转载]重庆江津·抗战时期的南京内学院旧址

[转载]重庆江津·抗战时期的南京内学院旧址

[转载]重庆江津·抗战时期的南京内学院旧址

[转载]重庆江津·抗战时期的南京内学院旧址

[转载]重庆江津·抗战时期的南京内学院旧址

[转载]重庆江津·抗战时期的南京内学院旧址

[转载]重庆江津·抗战时期的南京内学院旧址

[转载]重庆江津·抗战时期的南京内学院旧址

[转载]重庆江津·抗战时期的南京内学院旧址

[转载]重庆江津·抗战时期的南京内学院旧址

[转载]重庆江津·抗战时期的南京内学院旧址

[转载]重庆江津·抗战时期的南京内学院旧址

[转载]重庆江津·抗战时期的南京内学院旧址

[转载]重庆江津·抗战时期的南京内学院旧址

[转载]重庆江津·抗战时期的南京内学院旧址

 

【以下资料来自互动百科】

    我国近代研究唯识学的著名学府,中国佛教学院和研究机构。为宜黄大师欧阳渐所创立。欧阳大师于民国七年开始筹备,古代印度称中国为支那,佛教自称为内学,故有支那内学院名。其宗旨为“阐扬佛学,育材利世”。初设学、事两科,教学、研究、述译、考订等属学科;藏书、刻经、宣传等属事科。后又改设问学、研究两部和学务、事务、编校流通3处。

    到民国十年,得社会名流熊希龄、蔡元培、梁启超、叶恭绰,以及唐继尧、蒯若木等之资助,学院乃于民国十一年成立。学院由竟无自任院长,下设学务、事务、编校流通三处。首届学生十余人,其中有韩孟钓、刘定权、谢质城、蒙达尔、曹天任、黄金文、刘仲远、邱仲、李艺、黄通、陈经,及出家缁众释存厚、释蕙庭、释碧纯等。教授除竟无本人外,有吕秋逸(澄)、邱晞明、聂绢耕、王恩洋等。时汤用渱彤在东南大学任教,也到内学院授课。1922~1927年,着重办学和编刊唐代著述。招收学员,习法相、唯识要典。倡在家居士可住持佛法之义,以奠定居士道场之基。同时编刻唐代法相、唯识要典和章疏,出版年刊《内学》和《杂刊》。1928~1937年着重整理教典和组织道场。选择要典,校刊文字,编印“藏要”3辑,收佛典50余种,300余卷。民国十四年又增设法相大学特科,由王恩洋担任主任兼教授。民国十六年广州国民革命军北伐,北洋军守南京,内学院为北洋军占用,一度被迫停课。

    民国二十六年中日战争爆发,南京失陷,院舍及图书被毁。欧阳竟无率众携经版迁至四川江津,成立内学院蜀院,恢复“讲学以刻经”旧规。1939年重建学院,分毗昙、戒律、瑜伽、般若、涅槃5科。1940年发起编印《精刻大藏经》。民国三十二年欧阳竟无病逝,校董会决议由吕澄接任院长。抗战胜利后,曾谋求在南京复院,未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蜀院仍继续开展研究活动,至1952年秋停办。所刻经版及“藏要”纸型等移交金陵刻经处保管。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