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36年(1947)《佳人奇遇》梁启超

标签:
中文古籍佳人奇遇饮冰室专集 |
分类: 中文古籍 |
书名:民国36年(1947)《佳人奇遇》16回/1册全
著者: |
新会梁启超任公著, 柴四郎原著 |
题名与责任: |
佳人奇遇 饮冰室专集 |
版本项: |
铅印本。初译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 |
出版项: |
上海:中华书局,民国25年3月发行,民国36年3版。 |
载体形态项: |
1册 |
语言: |
chi |
注: |
220页,18.5cm |
主题: |
小说评论 -- 日本 -- 明治时代 |
注: |
国图未见著录; |
注: |
铃印:“吉林艺专图书馆藏书”印, |
《佳人奇遇》是柴四郎著8编16回的“政治幻想”长篇小说,于1885年10月至1897年10月陆续出版。小说问世一百余年来,引发日本本国、欧美各国以及中国学者的不少研究。东海散士作为藩士后代,经历了亡国之恨的悲痛;他两次长时间游历国外,视野开阔。他的政治思想具有国粹主义色彩,主张国权胜于民权。《佳人奇遇》充分体现了他的政治理想和对社会、人生的体验,在东、西方世界冲突,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和政治改革的阔大背景中,以“救亡”的眼光看待日本的出路,审视日本现实。在艺术表现上,《佳人奇遇》最突出的特点是华丽高雅的汉文体和诗化倾向。
书中虚构了留学美国的日本青年东海散士邂逅流亡异国的西班牙将军的女儿幽兰、投身于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女志士红莲和助其从事复国活动的明末遗臣鼎泰琏的故事。小说把这几个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流亡志士会聚在一起,将从北美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直至朝鲜东学党起义以及中日战争这百余年的历史事件穿成一线,各国独立运动的名人也相继登场。书中有男情女爱,更充满了故国沦亡之悲、志士兴国之壮、改革与革命的波澜壮阔和腥风血雨。如此内容,无疑使刚刚经历改革、失败、流血、流亡的梁启超感同身受。所以到日本不久,他便将其译为中文,并从他创办的刊物《清议报》第一册就开始连载,反映出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日本知识分子经历的心路历程。
《饮冰室合集》,1936年版,分《饮冰室文集》16册(45卷)和《饮冰室专集》24册(104卷)。中华书局1989年版是1936年版的影印版本,但装订成12册,共11094页。 1-5册是《饮冰室·文集》, 6-12册是《饮冰室·专集》。《饮冰室合集》是目前比较详备的梁启超著作集,也是研究近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重要材料。
补充:《饮冰室合集》是梁启超的一部著作集。梁启超逝世后,友人林志钧根据梁启超自选的《饮冰室文集》和遗稿为基础,搜集梁启超在各报章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经过将多年的努力,在1932年编成《饮冰室合集》40册149卷约1400万字,193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1941年重印。
1989年中华书局出版新版《饮冰室合集》12册,后重印多次(最近一次是2003年)。《饮冰室合集》是目前最完整的梁启超著作集。此集缺点是,没有统一的页码,没有注解、索引。
近年学者们发现还有大量梁启超著作,未收入《饮冰室合集》中。最近出版的《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就是一部未收入《饮冰室合集》中的梁启超文集,包括约450篇文章,19篇专著,约450篇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