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铜版画爱好者
铜版画爱好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815
  • 关注人气:7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19.铜版画 中华冬青 Chinese Holly《柯蒂斯植物》

(2014-05-14 13:29:32)
标签:

文化

分类: 中国题材铜版画、老照片

1819.铜版画 <wbr>中华冬青 <wbr>Chinese <wbr>Holly《柯蒂斯植物》

Original engraving from:

 

Curtis:

Botanical Magazine

 

 

 

Published: 1800 - 1810

Sheetsize: 23 x 14 c

 

    世界上发行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植物学巨著《Curtis’s Botanical》(《柯蒂斯植物》)画中植物为旋列花,英国著名画家Sydenham Edwards所绘,F.Sansom雕版,刻画细致,色彩动人,画风优雅,是近代西方铜版画艺术的经典代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柯蒂斯版画聘用高水准的画匠精心手工上色,着色具有唯一性,收藏意义不同于其它版画,每幅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艺术再创作。由于早期着色主要用矿物颜料,性质较为稳定,本幅画已经过200多年,色彩依然十分生动。

    《柯蒂斯植物》由英国植物学家柯蒂斯(William Curtis)于1787年创刊,植物版画由当时著名画家Sydenham Edwards、Sowerby、John Curtis等人绘画,名匠雕版并手工上色,自发行开始顺序编号刊发,同时文字页介绍植物的名称、分类、源产地、用途、分布等植物学知识。杂志通过植物画这一形式把科学和美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向民众普及了植物学知识。从历史的角度看,杂志反映了近代自然科学在西方的萌芽。在西方铜版画艺术的颠峰时期(18-19世纪),柯蒂斯植物是学术性和艺术性结合非常好的典范,以其高水准的手工上色植物版画经受住时间检验,版画广受欧美藏家的喜爱,常将其装框作为室内装饰小品,不过国内基本是只闻其名未见其物。

    Sydenham Edwards(1768–1819),出生于威尔士Usk,自幼富有绘画天赋,少年时模仿名家花卉作品出名,24岁时其作品即参展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画展。William Curtis朋友Denman伯乐识马,将其推荐给William Curtis,成为柯蒂斯植物的首席画家,并与William Curtis结下深厚友谊。1787-1815期间为柯蒂斯植物完成了1,700多幅水彩画,这些画由F. Sansom雕版,并由William Graves等人手工上色――这就是今天您所看到的铜版画!他的创作具有高度的科学严谨性,在尊重植物学特征的基础上融入艺术的视角,并尽可能地体现艺术的自由和美。他的大部分原作被机构收藏:包括The British Museum(大英博物馆)、South Kensington Museum、The Victoriaand Albert Museum、The Linnean Society, London、The Walter Rothschild Zoological Museum,少数流散于全球各地私人收藏,遗憾的是,目前他的家乡威尔士只有一幅原作。

1819.铜版画 <wbr>中华冬青 <wbr>Chinese <wbr>Holly《柯蒂斯植物》

1819.铜版画 <wbr>中华冬青 <wbr>Chinese <wbr>Holly《柯蒂斯植物》

 

中华冬青(学名:Ilex sinica)为冬青科冬青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西、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1700米的地区,多生于山地疏林以及密林中,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产地分布

产于广西(桂林)和云南南部(思茅、勐海、景洪)及东南部(西畴、砚山、蒙自)。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1000~1700米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

 

1819.铜版画 <wbr>中华冬青 <wbr>Chinese <wbr>Holly《柯蒂斯植物》

1819.铜版画 <wbr>中华冬青 <wbr>Chinese <wbr>Holly《柯蒂斯植物》

1819.铜版画 <wbr>中华冬青 <wbr>Chinese <wbr>Holly《柯蒂斯植物》

枸骨叶(功劳叶,苦丁茶,八角刺) (Chinese Holly Leaf)

功劳叶是指为冬青科植物枸骨的叶,原名"枸骨叶"。与十大功劳叶最大的区别于基部圆形。阔叶十大功劳叶的基部是:心形或近截形而倾斜,狭叶十大功劳叶的基部是:楔形。

【来源】: 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的叶。
【植物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约3m,树皮灰白色,平滑。叶互生,革质,近长方形,长4-10cm,宽1.5-4cm,先端有3枚刺齿,中央的刺齿反曲,基部两侧各有1—2刺齿,有的全缘,基部圆形,边缘硬骨质。花小,杂性;花萼4裂;花瓣4,黄绿色,基部愈合;雄蕊4;子房上位,4—6室。果实球形,红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生于山坡、谷地、溪边杂木林及灌丛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
【采制】: 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叶类长方形或椭圆状长方形,偶有卵圆形,边缘反卷,有硬尖刺5—11个、先端3刺常等大,边缘刺大小相间排列,卵圆形叶无刺。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有光泽,下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叶脉羽状,叶柄长约2cm。革质,厚而硬。味微苦。
【化学成分】: 含6,7-二甲氧基香豆素(6,7-dimethoxycoumarin)、三萜烯(triterpenes)、咖啡碱(caffeine)、皂甙、鞣质、苦味质。
【性味】: 性凉,味苦。
【功能主治】: 补肝肾,养气血,祛风湿。用于肺痨咳嗽、劳伤失血、腰膝痿弱、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用量9—15g。


英文名: Chinese Holly Leaf

学名: Folium Ilicis Cornuta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