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影康熙内府刊本《道德宝章》,连山绥瑶厅宜善司巡检调署黄鼎、司巡检施禹泉敬刊,广州将军奉恩镇国公奕湘刷印敬送,李鸿藻题签。
奕湘,字楚江,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清朝宗室。由贝子衔封镇国公,曾任礼部尚书,谥恪慎。工写生。《八旗画录》。
道光二十年(1840)由满洲副都统升荆州将军。后历任广州将军、盛京将军和杭州将军。咸丰元年(1851)奉召入京,授礼部左侍郎,迁都察院左都御史三年调任理潘院尚书。五年任乌里雅苏台将军。六年因病开缺。
李鸿藻(1820-1897)
清朝大臣。晚清直隶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人。字寄云,号兰孙。文宗咸丰间进士,授编修。1861年4月咸丰帝特诏为皇太子载淳师傅。1864年(穆宗同治三年)擢内阁学士,署户部左侍郎。次年为军机大臣。1871年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为工部尚书,上书反对修“圆明园”,认为“不应虚糜帑糈,为此不急之务”。始终执争,事竟得止。1876年(德宗光绪二年)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以清流议政,名重京师。1880年策动清流派大臣弹劾洋务派李鸿章,反对崇厚擅订中俄《里瓦几亚条约》。清廷最后议决治崇厚之罪,另派使改约。
1881年为兵部尚书。中法战争期间主张抗法,1884年3月因北宁、太原清军大败,首席军机大臣奕䜣等被弹劾退出军机处,他亦同时调出军机处和总理衙门。1887年为礼部尚书,不久命督办河工。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奉命商办军务,旋复为军机大臣。次年8月,为总理各国军务衙门大臣、礼部尚书。1896年为吏部尚书。光绪二十三年卒。谥文正。
@@@@@@@@@@@@@@@@@@@@@@@@@@@@@@@@@@@@
《叶德辉书话》: 道光戊戌 施禹泉 刊本摹仿亦精。
@@@@@@@@@@@@@@@@@@@@@@@@@@@@@@@@@@@@@@
关于《道德经》的注疏,历代不绝。白玉蟾对《道德经》的注释颇具特色。他的注本叫《道德宝章》,被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以楷体抄录,清时收入《四库全书》。
《道德宝章》的突出特点是以心性学说解释老子之道,反映了儒道佛三教合流的思想倾向.白玉蟾著道德宝章以内丹术解老子.这是用的是四库全书钦定本.
白玉蟾(1194~?)为南宋道士。本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又号海南翁、琼山道人、武夷散人、神霄散史。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少年即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幼举童子科,因“任侠杀人,亡命之武夷”。及长,游方外,师事陈楠,学内丹,并相从浪游各地。陈楠死后,又游历于罗浮、武夷、龙虎、天台诸山。时而蓬头赤足,时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镇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嘉定十年(1217),收彭耜与留元长为弟子。次年宁宗降御香,建醮于洪州玉隆宫,玉蟾“为国升座”,后又于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嘉定十五年四月,赴临安(今浙江杭州)伏阙上书,“沮不得达,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此后隐居著述。其著作甚多,生前有《玉隆集》
《上清集》 《武夷集》行世。后由彭耜纂辑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又有谢显道等编《海琼白真人语录》、彭耜编《海琼问道集》等。另据俞琰《席上腐谈》称,张紫阳《金丹四百字》、石泰《还源篇》、薛式《复命篇》、陈楠《翠虚篇》等,皆为白玉蟾托名之作。
白玉蟾(1134~1221)为南宋道士。本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又号海南翁、琼山道人、武夷散人、神霄散史。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少年即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幼举童子科,因“任侠杀人,亡命之武夷”。及长,游方外,师事陈楠,学内丹,并相从浪游各地。陈楠死后,又游历于罗浮、武夷、龙虎、天台诸山。时而蓬头赤足,时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镇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嘉定十年(1217),收彭耜与留元长为弟子。次年宁宗降御香,建醮于洪州玉隆宫,玉蟾“为国升座”,后又于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嘉定十五年四月,赴临安(今浙江杭州)伏阙上书,“沮不得达,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此后隐居著述。其著作甚多,生前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行世。后由彭耜纂辑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又有谢显道等编《海琼白真人语录》、彭耜编《海琼问道集》等。另据俞琰《席上腐谈》称,张紫阳《金丹四百字》、石泰《还源篇》、薛式《复命篇》、陈楠《翠虚篇》等,皆为白玉蟾托名之作。
《道德宝章》一卷。金哀宗正大五年(1228年)平水中和轩王氏刻本。杨绍和《楹书隅 录》卷三:″金本德道宝章一卷,昔得诸京师书肆,书高二尺一寸有奇,字径一寸五、六
分,作欧虞体,古秀遒劲,镌刻极精。卷首尾有本记金大正戊子平水中和轩王宅重刊″,″此书古香馥郁可珍也,每叶六行,行十六字″。——金代的刻书事业
宋葛长庚撰。长庚字白叟,闽清人。为道士,居武夷山。旧本题紫清真人白玉蟾。白玉蟾其别号,紫清真人则嘉定间徵赴阙下所封也。其书随文标识,不训诂字句,亦不旁为推阐,所注乃少於本经,语意多近於禅偈,盖佛、老同源故也。此本为元赵孟頫手书,钩摹雕板,字画绝为精楷。明陈继儒亦尝刻之《汇秘笈》中,改题曰《蟾仙解老》,非其本目。又前有万历癸未适园居士跋二则,其前一则称董逌《藏书志》述张道相集古今注《老子》四十馀家,不载是编。案晁氏《读书志》,张道相乃唐天宝後人,安能以南宋宁宗时书著之於录?且道相所集凡二十九家,并其自注为三十家,亦无所谓四十馀家者。跋所云云,殆於道德涂说矣。长庚世传其神仙,而《刘克庄集》有王隐居《六学九书》序,称所见丹家四人,邹子益不登七十,曾景建、黄天谷仅六十,白玉蟾夭死。又陈振孙《书录解题·群仙珠玉集条》下云,白玉蟾葛其姓,福之闽清人,尝得罪亡命,盖奸妄流也。余宰南城,有寓公称其人云,近尝过此,曾相识否?余言此辈何可使及吾门云云。二人与长庚同时,其说当确,流俗所传,殆出附会。然道家自尊其教,往往如此。其书既颇有可取,则其人亦不足深诘矣。
编号: 13 |
拍品名称:道德宝章不分卷 |
参考价:---- |
起拍价:45000.00 |
成交价:132000.00 |
拍卖公司:北京德宝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德宝二00七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古籍文献专场 |
开拍时间:2007-05-14 |
详细描述:
作者:(宋)葛长庚撰
年代:清康熙间内府刻本
函册:一函一册
尺寸:36.4×22cm
《道德宝章》为葛长庚注释《道德经》之作。康熙间内府重刻时
,是以赵孟手抄本为底本上板刊刻的,末页有赵孟题名,并有“松雪斋”“赵氏书印”两方印章。拍品原函原套,刻工上佳,白棉纸印制,手感细腻,墨色浓郁,触手如新。卷首有乾隆皇帝之弟怡亲王弘晓“明善堂”收藏章,后又经晚清大学士,军机大臣张之洞递藏,拍品极富皇家富贵气象,当为藏家之珍品。 |
@@@@@@@@@@@@@@@@@@@@@@@@@@@@@@@@@@
编号: 304 |
拍品名称:道德宝章 不分卷 |
参考价:50000.00--60000.00 |
起拍价:-- |
成交价:287500.00 |
拍卖公司:中国书店海王村拍卖公司 |
拍卖会:中国书店2012年秋季书刊资料拍卖会 |
开拍时间:2012年11月17日(周六) 10:00始 |
详细描述:
作者:宋?葛长庚 注
年代:清康熙内府据赵孟頫写刻本 重刻
函册:1盒1函1册
纸张:白绵纸
装帧:线装
尺寸:半框:28.6×19.2
钤印:崇厚堂珍藏书画之章、莆阳高氏鉴赏、莆阳高世异印、尚同经眼、意在三代两汉六朝之间
可否出境:可以
是书系葛氏注老子道德经之作。所注皆以“道”为核心,间作佛、儒之言。此书底本为赵孟頫手书,模刻精妙,文字颇得赵书神髓,下真迹一等。版心不镌书名,在双鱼尾处仅刻叶数。卷末刊印“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及“松雪斋”、“赵氏书印”长方印各一。用纸上乘,墨色如新。内府原装原签,为清早期内府刻书精品。高世异旧藏。高世异,字尚同,号念陶。四川华阳县人。民国藏书家。其藏书多善本,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中录有高氏藏书四种。著录:《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第385页。《清代内府刻书图录》第42页。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