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秀民著《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

(2013-12-30 21:01:40)
标签: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

文化

分类: 藏书文章

张秀民著《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
    张秀民,我国著名的历史学者、目录学家、印刷史专家。张秀民先生193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国学系,同年进入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直到1971年,从事图书馆工作40年。曾任北平图书馆索引股股长,较早在该馆开展目录参考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图书馆参考研究组组长、副研究员。曾当选为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名誉理事。早年有感于中国印刷史研究由外国人代庖,深以为耻,立志写出中国印刷史著作。他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料,长期从事印刷史研究,著有《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1958)、《活字印刷史话》(1963)、《中国印刷史》(1989,获中国科技史荣誉奖、中国印刷技术协会首届毕奖),编有《(北京图书馆)馆藏中国医药书目》、《(北京图书馆)馆藏边疆书目》、《太平天国资料目录》(与人合编)等目录数十种。2006年12月24日,张秀民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是张秀民先生的成名作,1958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其后多次再版,发行逾2万册。1981年,完成《中国印刷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获得多项大奖。《中国印刷史》于2006年由浙江古籍出版社重版,获得浙江省出版政府奖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等殊荣。这些成绩,都是对张秀民先生所从事印刷史研究成果的肯定。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一书,于1958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曾被日本、前苏联、美国等多国刊物介绍,同行称之为“研究中国印刷术发明史的最权威的一部著作”。该书以其开创性的、卓著的学术成就,与美国汉学家卡特研究中国印刷史的专著《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并称为世界印刷史研究的“双子星座”。关于印刷术由谁发明、雕版印刷到底发明在什么年代等问题,学界历来争论不休。国内外不少学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看法,始终未有定论。《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一书概述了古今中外各家学说,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我国发明的印刷术,先后传入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琉球、菲律宾,西传至伊朗,并影响了非洲的埃及与欧洲。本书对中国印刷术的传播途径作了探讨。作者还根据《李朝实录》等资料,说明朝鲜铜、铅活字在世界印刷史上的地位,指出元末大批刻工在日本刻书对日印刷术事业的贡献,并介绍了越南、琉球的古代刻书情况,又论到中国天主教徒在菲律宾开创的印刷事业,这些都弥补了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一书的不足。
    此次重版,基本保持原著风貌,但根据张秀民先生自己的批校本改正了一些排印和年代错误,有少数地方略有增删,并作了修正,如法国学者Stanislas Julien汉名应为茹莲,而非儒莲,Abel Rémusat汉名应为阿伯尔,而非莱麦撒;关于蜡板印刷,原来只提到道光年间广东《辕门钞》,实际上康熙、雍正、乾隆年间都有使用。书中还删去了与印刷无关的图片,而新增补了一些图片。此外,书后附有“中国印刷术起源专题”,包括张秀民先生学士学位论文《宋活字版考》以及其他论述雕版印刷发明、吴越国的印刷等的文章,将有助于读者了解雕版印刷起源的争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