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无宗教信仰的中国佬和打油诗》That heathen Chinee and other poems mostly humorous

标签:
无宗教信仰的中国佬和打油诗西文古籍文化 |
分类: 1861-1911年西文古籍藏书 |
Author: Bret Harte(1836-1902)
Title: That heathen Chinee and other poems mostly humorous
书名:《无宗教信仰的中国佬和打油诗》1871年
著者: |
Bret Harte(美)布雷特·哈特(布勒特·哈特) |
出版商: |
London, J.C. Hotten [1871?] |
版本/文字: |
英语 |
描述: |
140 p. 17 cm. |
布勒特·哈特(1836—1902),小说家,美国西部文学的代表作家。是美国历史上一位重要作家,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将地方色彩引入到了文学创作中来,成为了美国第一位有影响的地方作家和国际上第一位因描写美国西部风情而知名的小说家。主要作品包括《咆哮营的幸运儿》等诸多中短篇小说,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生于纽约州的奥尔伯尼。 起初,他的名字为弗朗西斯·布雷特·哈特(Francis Brett),源于名叫他弗朗西斯·布雷特曾祖父。之后,他的名字将家族姓氏由Hart 改为Harte。成名后,人人往往以中间那个名字称呼他。但他在拼写名字时只写一个“t”(Bret),于是这就是“布勒特·哈特”这个名字的由来。哈特幼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阅读却很广泛。1854年随家迁往西部,做过矿工。1860年定居旧金山,担任教员和编辑。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后,淘金者蜂拥而至。哈特用短篇小说的形式描写了这些淘金者的生活,写法颇具特色,被称为“西部幽默小说家”、“乡土文学作家”等。他的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咆哮营的幸运儿及其他短篇》(1870)。哈特成名后迁居东部,曾出任美国驻德国和英国的领事,并继续写作,但他后来的小说失去了早年的光采。1902年因喉癌病逝于英国。他的头像于1987年出现在美国邮票上,为“伟大的美国人”系列之一。
在《周游世界》中,安德鲁·卡内基称赞哈特为特立独行的美国人。 哈特逝世四年后,马克吐温在自己的自传中,认为哈特为人与其作品都是“不真诚的”。他指责哈特作品中矿工所讲方言只存在于他个人的想象中。马克吐温还批评哈特向朋友借钱不还,并且从经济上抛弃了自己的妻儿。
布勒特·哈特的华人叙事:布勒特•哈特的作品再现了十九世纪美国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使他成了"地方色彩"(Local Color)文学的代表人物.哈特的两篇作品<异教徒中国佬>和<异教徒李顽>都以中国移民为主人公,但在对待华人的态度上,哈特是自相矛盾的:他一方面谴责针对华人的暴行,同情华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另一方面,他所塑造的华人形象是歪曲、片面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反映了作者和美国大众的东方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