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01.绿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Les derniers jours de Pekin

(2012-05-12 12:53:17)
标签:

皮埃尔·洛蒂

西文古籍

在北京最后日子

文化

分类: 1861-1911年西文古籍藏书

1901.绿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Les <wbr>derniers <wbr>jours <wbr>de <wbr>Pekin

1901.绿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Les <wbr>derniers <wbr>jours <wbr>de <wbr>Pekin

Author: Pierre Loti(1850-1923)

Title: Les derniers jours de Pékin

书名:《在北京最后的日子》 1901年

 

著者:

Pierre Loti(法)皮埃尔·洛蒂

出版商:

Paris : Calmann-Lévy, [1901]

丛书:

 

版本/文字:

法语。书内没注明年代,也有标为1900,1902出版。

描述:

2 p. l., iv, 464 p., 1 l. 19 cm.

 

Author's pseud., Pierre Loti, at head of title.
Letters written from Pekin during the period of foreign occupation which followed the siege of 1900.

 

OCLC记录藏5部

皮埃尔·洛蒂绿蒂(又译毕尔·罗逖)(Pierre Loti,1850-1923),本名朱利安·维奥(Julien Viaud),法国小说家,以写海外风情擅长,入选法兰西学院院土,享有世界声誉。著有《冰岛渔夫》、《拉曼邱的恋爱》、《菊夫人》等书。他曾在服役海军的时候,到过近东和远东,这些经验,为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八国联军1900年进占北京时,他作为海军上尉亦来北京,记述来京见闻,写成他的私人日记汇编而成的纪实性文学作品《在北京最后的日子》(Les derniers jours de Pékin)(又名:北京外记)。

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曾有一短篇〈舞会〉,描写皮埃尔·洛蒂到长崎时,和年轻貌美的日本少女明子在舞会中邂逅的故事,但年老后的明子仍不知,当年邀她跳舞的法国军官,正是皮埃尔·洛蒂。而《菊夫人》一书,是皮埃尔·洛蒂以长崎体验为背景所写成的。

著作:《冰岛渔夫》(Pêcheur d'Islande) 《拉曼邱的恋爱》 《菊夫人》(Madame Chrysanthème)

作为“文学领域的伟大画师之一”,皮埃尔·洛蒂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拥有自己的读者,受到各国读者广泛的喜爱。他最优秀的作品《冰岛渔夫》,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曾由我国老一辈翻译家黎烈文先生介绍到中国,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轶事:皮埃尔·洛蒂曾到访过伊斯坦布尔,并与当地的一位女孩相恋。相传他们曾在山上的露天咖啡馆一起品尝土耳其咖啡。然而这段恋情始终无法开花结果,后来皮埃尔·洛蒂回到法国,但始终无法忘记那位女孩。十年后,皮埃尔·洛蒂回到伊斯坦布尔,企图找回那位女孩。可惜,皮埃尔·洛蒂得悉那位女孩早已离开人世。现在,那间咖啡馆依然在营业,不仅成了旅游景点,更是当地情侣的谈心圣地。美丽景致加上动人故事,至今依然吸引不少旅客。

参见:蝴蝶夫人 (原作者曾表示参考了皮埃尔·洛蒂的《菊夫人》, 但始料未及的是,在这个并不动人的故事启发下,竟产生了普契尼的著名歌剧《蝴蝶夫人》)

西贡小姐 (改编自蝴蝶夫人)

348、绿蒂(Loti, Pierre 1850-1923,法国人):

《北京最后的日子》(Les derniers jours de Pekin. --1902)

中文译本:《在北京最后的日子》有2006年上海书店出版社马利红译本。2009年允若译名为《撕裂北京的那一年(一个法国特使1900年的北京目击)》九州出版社出版。

内容提要:1900年秋,绿蒂(朱利安·韦奥上校)奉命远征北京“闯入”中国时,义和团运动刚刚惨遭八国联军的镇压,义土们挥洒在中国大地上的热血还未干涸。绿蒂的“造访”,显然是代表“武装到牙齿”的欧洲,对“衰老而黑暗的中国”武装入侵的组成部分,在世纪之交东西文化大对抗中,他的角色既是侵略者,又是见证者。

作为远征中国的海军军官,他以冷然甚至轻蔑的情感,提供了一幅灰暗的大清帝国任西方列强宰割、屠戮的真实图画——这是一个临终的帝国形象:作为迷恋异国情调的西方作家,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展示了古老的东方文明走向衰亡的历史图景,呈现的是衰朽崩溃的帝国文化景观,他为中国逝去的文明唱了一曲凄婉而灰色的挽歌。

编辑推荐:本书是根据法国作家绿蒂的私人日记汇编而成的纪实性文学作品,是钱林森主编的“走近中国”文化译丛中的一种。全书共七章,如实记录了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北京周围的方方面面。作者如同扛着一台黑白摄像机,把他在中国一路行来,尤其是进入北京的所见所闻细致入微地尽收于镜头之中。全书色彩灰白暗淡,间或交叉回忆的生动色彩,呈现出中国之美的凋零和消亡,一点点地解构、重构了西方人眼里神秘魔幻的中国,令人震撼不已。书中虽然有美化法国侵略军的倾向,但也谴责了战争的非人性和毁灭性。

目录:原序。第一部分:抵达黄海。 第二部分:前往北京。第三部分:在皇城。第四部分:重返宁海。第五部分: 春天的北京。第六部分:在帝王陵。第七部分:在北京最后的日子。


1901.绿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Les <wbr>derniers <wbr>jours <wbr>de <wbr>Pekin

1901.绿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Les <wbr>derniers <wbr>jours <wbr>de <wbr>Pekin

1901.绿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Les <wbr>derniers <wbr>jours <wbr>de <wbr>Pekin

1901.绿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Les <wbr>derniers <wbr>jours <wbr>de <wbr>Peki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