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2014-05-09 16:05:33)

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组织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力图通过这次活动能为我校广大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平台。“同课异构”指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不同构想,不同上法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体现了“教无定法”的教学理念。

一年级年级语文老师原文秀和尼永丽老师执教了《乌鸦喝水》,二年级杜雪梅和张倩倩老师执教了《画风》,五年级宋建丽和赵卫霞老师执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真可谓是各具特色,各有风味。从课堂效果来看,都能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每节课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等环节的设计与组合都有了科学的把握,相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不同的学习指导方法,尽显教师的独特教学风格。

一、亮点:

1、积极参与、认真点评。或多或少探讨、分析上课的优点和不足。

2、激活了教师的潜能。

这次活动充分展现了教师们的成长和进步,评课的教师通过评课探讨、分析上课的优点和不足这本身就是进步。上课教师表现出有较强的教学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积极钻研,并根据新教材特点进行教学,教学中渗透课标要求和理念。

如杜雪梅教师的课过程细致入微、设计科学合理、风格独特见长、形成了自已的严谨治学的教学特色;尼永丽老师教学思想转变较快,课上能落实语文课程的要求,尽量面向大多数学生。宋建丽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组织、指导、合作的作用体现得较好。原文秀老师的识字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识字,使得识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体现了基础,又体现了创新。赵卫霞老师阅读教学注意了一定量地读的训练,比较注意朗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听话和说话训练,注意让学生掌握方法。

3、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得到转变。

通过这6节课,可看出教师的课堂角色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中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

4、努力体现“实”与“活”的结合

所谓“实”,表现在教师课堂上花架子少了,展示了各自朴实的教学风格,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教学目标明确,训练的意识加强。

5、合理、恰当地运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这次活动中,6位教师使用多媒体,并能在教学中合理、恰当地使用课件,让学生从直观上去学习、感受,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不足之处总结如下:

1、教师的角色还需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这样,上课时,老师们和学生的交流自然而然的就轻松愉快了很多,课堂气氛也就随之活跃了起来,学生也会思维活跃,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让学生更愉快地学,更主动地学。

2、对教材挖掘得不深不透,对学生情况没有进行客观、科学地分析,有些环节的设计不明确,设计没有清晰的认识,“为什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学生“为什么学”,“为什么这样学”心中没数。教学中有些问题的设计没有有针对性和深度。提问的目标指向不够明确,致使学生回答漫无边际。虽有小组活动但讨论也只是浅层次的。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问题,随机提问,不要刻板地按事先设计提问,更不要总是固定地提问几个学生。这需要在平时的业务学习中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学情的研究。

三、关注问题探讨反思。

本次活动,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是语文课堂的有效拓展。六位老师在这一方面都加强了训练点,但有的拓展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常对教材采取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拓展内容学生还来不及进行细细的咀嚼品味,就已经转瞬即逝了。

拓展延伸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为了拓展,将课上到野外去,新是新了,却没了原则和规矩;为了创新,囫囵吞枣学习课内知识,忙于拓展中的“表演”和“作秀”,新是新了,却多了几分浮艳。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同时,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对于课堂拓展,不能生搬硬套、生拉硬扯,课堂教学支离破碎、教师在课堂上要恰当地选择拓展的内容,适当地选择拓展的时间,要立足于课堂,再向课外拓展延伸。拓展一定要有目标,有实效,不要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只为赶潮流 ,走形式。拓展要真正能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拨动学生内心的感情之弦,充实学生饥渴的心田。

语文课堂中的拓展,是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延伸,是课堂中的点睛之笔,适度的拓展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反之,则会喧宾夺主,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

  在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不能脱离了语文性,要教材实际。不能牵强附会,不能偏离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拓展要灵活要考虑到学生和课堂实际,要考虑时间、场地、情景的限制。语文教学拓展延伸的方向、途径是无比广阔的,其高度、深度、广度的把握,也是值得教师仔细斟酌的。因此,我们应该在最值得拓展延伸的时机、地方去拓展延伸,并掌握合适的“度”,做到科学的拓展延伸,否则,就可能吃力不讨好,得不偿失,甚至干脆不能实现。
  

四、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多听课,多写课后反思

听课首先要抱有积极的、谦虚的态度,取人所长,有的课在教学设计上有特色,有的课导入很好,有的课问题的设计独具匠心,有的课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等。课后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师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关键,写“教学案例”、“教学后记”等就是反思教学的有效方法。

2、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大家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指导自己今后的教学,缩短公开课与平时教学的距离,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时不仅要分析和研究教材、教法,而且心里要始终装着学生,这样才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多学习、多交流

一是向同行学。把学习交流的重点放在新课改的研究、教学案例的交流、典型问题的研讨等方面。二是要向学生学。关心我们的教育对象,研究我们的教育对象。

这次活动已经告一段落,真诚地希望教师们能够以良好的进取心态,爱岗敬业,实践教育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勤奋工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快速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