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语文 学科课时整合教学设计
(2011-12-12 10:31:06)
标签:
杂谈 |
最后一轮讲课已落下帷幕,回想磨课我们这个团队共同走过的日子,一幕幕激烈研讨的情景历历在目。大到整体框架,小到一个用词遣句,我们都要用心琢磨,热烈讨论。我们曾为了课堂上的精彩生成而欢呼雀跃,也曾因为课堂上的受挫而苦恼不已。一次次的思考、尝试、反思、实践,一次次地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众人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它就在我们共同创造之处。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眼睛发亮,小嘴直张,精彩连连,我们真是由衷地高兴,这不正是磨课带给我们的幸福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了让我们的教学设计锦上添花,授课后,我们组的成员又各抒己见,将教学设计进一步完善,现将《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次修改呈现给大家。
小学 语文 学科课时整合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 |
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本第三册第八单元第二篇科学常识性精读课文《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
|
|
教前分析 |
教材研究 |
《我是什么》是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本第三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科学常识性精读课文。作者根据水的特点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介绍了水的三态变化。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全文共五段,可分为三个部分:水的变化;水的形态;水给人类带来的利弊。作者抓住“水会变”这一显著特点,围绕“变”字展开,用第一人称“我”对水的变化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其中运用了如“我在天空漂浮着,有时候穿白衣服,有时候穿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常常把红纱披在身上”以此来形容水变成云后的不同色彩。 |
|
学情分析 |
学生进入二年级后,在识字方面突破识记的难关,孩子们记字的速度加快,但由于识字量加大,同音字、形近字经常会混淆。孩子们主动识字的愿望比较强烈,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多种识字方法相结合帮助学生有效识字。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引 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朗读的基础上去体会感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积累习惯。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还应充分发挥书写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抽象思维未得到充分发展,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本课是一片拟人的科学短文,语言朴实生动,采取了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叙述,读来亲切自然。采取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会使语言文字更形象直观地展现,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由于二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学习方法的学习阶段,还不能自觉达到深入理解课文的境界。因此,教师的导学在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要适时而导,导之有效。 |
|
|
自我剖析 |
十四年来一直热衷于语文教学,多次的公开课执教使我具有较强的语文教育教学能力,能够深入研究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把新课程理念融入语文课堂上来。 |
|
|
教学目标 |
1、认识12个生字,会读“漂浮、暴躁、灌溉、机器、淹没、庄稼、冲毁、灾害”8个新词,能采取多种有效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新词。并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黑”一个生字。 |
|
|
要 点 剖 析 |
重点 |
(1)通过猜谜语、讲故事、换偏旁、讲故事等多种方法识字,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雨、雹子、雪是怎样落下来的句子。 (3)了解水的变化。 |
|
难点 |
(1)体会“落、打、飘”等用词的准确。 (2)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4)学生能运用语言,合理表达,进行说话练习。 |
|
|
教 学 准 备 |
常 规教学具 |
教师的单元备课笔记,学生的教科书、本子和笔 。 |
|
多媒体技术 |
多媒体课件。 |
|
|
信息资源 |
1、学生准备课前演说:猜猜他(她)谁。 2.安排学生课前预习,读通课文,自主认读生字。 3.设计用关键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的课堂练习题。 4、教师查找汉字演变资料。 |
|
|
过程规划 |
课前演说:猜猜他(她)是谁? 学生说班中学生长相或性格特点。学生猜名字。老师也来请大家猜一猜。(小石猴,人人夸,七十二变本领大,保护师傅去取经,路上妖魔个个怕。谜底:孙悟空) (设计意图:落实莱州阳光母语工程演说项目,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乐于表达的能力,为本课的导入做好悬念铺垫。)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请来一位和孙悟空一样会变的小魔术师。它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里,请大家伸出小手和我一起写课题:30、我是什么)。 你能读好课题吗?指生读,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检查预习,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读书情况。强调难读的生字、词语,注意难点的字音。如:“灌溉”“
淹没 ”“稼”是第四声,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等。 2、小朋友请你 3、我们把水娃娃请到我们的课堂上来吧!你们和水娃娃打声招呼吧!要热情一点哦! 2、检查读生字新词。
(2)去掉拼音读词。词语宝宝真淘气丢掉了拼音小帽子,你还会读吗?请同学来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词语。 3、 (1)老师把这些难读的词语宝宝藏到了课文的句子中,你们还能读好它们吗?(指生读句子) (课件出示1: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人们相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2)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生交流) (引导说出“温和”和“暴躁”是一对反义词,理解词义。 请你用温和的语气和老师打声招呼好吗?当你生气、着急、烦躁的时候你会怎样?你能用动作神态表现出你的暴躁吗?) (3)随文识字,识记“躁、灌、溉、器、淹、毁、灾、害”。 (4)配图识记难记词语。(教师相机出示图片配词:灌溉田地、冲毁房屋、淹没庄稼,指生读。引导学生读“灌溉、淹没”,有水才能灌溉田地,水太多就会淹没庄稼。) (4)指导朗读,当水娃娃温和时做好事时你喜欢吗?当水娃娃暴躁做坏事时你有什么感受?带着你的感受读读第四段。 (5)学生自读。 (6)师生合作朗读。(师引读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男生读暴躁的水娃娃,女生读温和的水娃娃。) (设计意图:教师的点拔、指导,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融入文本,由感而想,由悟而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7)对呀,水宝宝温和的时候特别可爱,会帮人们做好事呢!它做了哪些好事?你知道水宝宝还做了哪些好事?学生交流。是呀!生活当中处处离不开水呀! (设计意图:《课标》要求1~2年级学生识字总量在1800~2000字,这样大量的识字,如果不遵循一定的规律很难完成识记任务,本课大部分生字都藏在第四段中,而机械去读是无效的。将生字、词语送回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去进一步识记,因此随文识字是很好识记生字的方法。在读、感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比较法(换偏旁法)、猜谜法、讲故事、联想法,等多种发法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及表达能力,提高了识字效率。) 三、精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水娃娃会变成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认认真真读一二自然段,看看“我”变成了什么? 出示: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读句) 水会变成汽,靠了谁的帮助?(太阳。)太阳的功劳可真大啊!看它变成汽,多神气啊!一起读! (生齐读句子) 3、极小极小的点是多小啊!这些点我们眼睛是看不见的,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3、识记“飘浮”对比“漂浮”。 看,云高高地飘浮着,是谁帮助云飘浮起来了呢?(风) 有风飘浮,有水也能飘浮吗?课件出示:“飘浮”和“漂浮” 4、指生比较“飘浮”和“漂浮”异同。指生从“飘浮”和“漂浮”两词中选一个说一句话区分词意。 [设计意图: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词进行语文训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借机引导“飘”带风字旁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漂浮、飘浮”的区别很好地反映了汉字形声字的特点,借机进行造句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是啊,同学们看,水被太阳一晒,变成汽,升上天空,一个小水珠可不够,无数无数的小点儿连成一片,就成了云。 5、云给给自己准备了什么衣服呢? (白衣服,黑衣服,红衣服) 6、那它分别是什么时候穿这些衣服的呢?(师展示白云、乌云、红霞的照片。) 7、欣赏(蓝天白云、乌云密布、朝霞、晚霞美景),你想说什么? 请你把喜欢的感情送到句子里读读!(生自由练习) 8、背诵云娃娃的三种衣服。 教师引诵: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 ( 设计意图:创设多种形式的读书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如,在学习云的形态时,教师利用大屏幕出示云的三种变化形态,给学生直观的形象刺激,然后请学生读出喜爱的感情。)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 1、同学们看,水会变,变成汽,变成云,还会变什么呢? (会变成雨,雹子,雪) 2、你看,朋友读懂课文了,云遇到冷风会变成雨、雹子、雪。雨、雹子、雪分别是怎么回到大地上来的呢?看大屏幕,谁会填,先自己填填看: (出示:飘 落 打 我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___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___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___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 ) 3、那能不能给它们调换一下位置呢?为什么不能? 4、教师播放雨、雹子、雪落下来的动画演示。 师小结:我们平时说话和写话的时候要做到用词形象准确。小花朵最轻最柔是飘下来,小硬球最重最有力是打下来,小雨滴不轻不重刚刚好是落下来.(出示冰雹打在庄稼、水果上的图片,增强学生对冰雹有力打下来的认识。) 5、指导朗读。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出色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来感受它们下落时的轻重快慢呢?”同学们有信心读好这一段吗?自己练一练,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读。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将雨、雹子、雪下来播放出来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逼真,又活灵活现,学生看了课件如临其境,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为理解课文、朗读课文奠定了基础,更好地理解落、打、飘用词的准确。) 6、师生合作读第2段。老师读雨落下来的句子,男同学力量大,读雹子打下来的句子,女同学温柔可爱,读雪飘下来的句子。记住,加上动作更精彩!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创设的真实、生动、形象的情境,将雨、雹子、雪下来播放出来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逼真,又活灵活现,学生看了课件如临其境,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为理解课文、朗读课文奠定了基础,更好地理解落、打、飘用词的准确。) 7、这么生动形象的句子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学生自背。同位互背。全班展示背诵。 8、拓展延伸水的变化。 今天,我们见识了一位神奇多变的魔术师——水,其实它会变的远远不止这些,细心的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还会变什么?生发言(课件展示冰、霜、雾、露、彩虹的图片)。 9、我会说:仿写句子。请你根据“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管我叫雹子。”的样子,说说水的其它形态变化。 (设计意图: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点,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注重语言文字训练,丰富语言的积累。让学生仿写句子,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引导观察,书写“黑”字。 水真有趣,它真会变,我们的生字宝宝也会变。 (1) (设计意图:指出汉字独有的魅力,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进行语文的熏陶。) (2) (3)黑字的书写要领:四点排列要均匀,外面两点稍长,中间两点稍短,上下呈聚散状。从左到右依次为左点、竖点、竖点、右点呈聚散状排列。 2、教师示范书写,带领学生书空。 3、生写字。 4、展评。 五、填空整体回顾总结。 1、学生完整地读课文,再次感受水的神奇变化。 2、回顾整理总结。
我是( (设计意图: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检测。本题既是课文主要内容的巩固提升又是生字新词的再次识记。尽管检测的内容不能涵盖学生全部学习的收获,却能体现较强的质量意识,增强语文学习的实效性。) 六、布置拓展作业。 1. 收集有关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和带来灾害的资料。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