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诗词教学 德育案例
(2011-03-21 10:35:46)
标签:
杨慧英杂谈 |
分类: 研究随笔 |
积累古诗、淋浴孩子心灵
案例一
案例二《赋得古原草送离别》
在教学古诗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一堂课就是学习白居易的古诗《草》,我首先让同学们通过朗读来感悟诗意(自由朗读、小组朗读、小组赛读、教师范读)。然后又通过阅读来理解重点字、词、句。这一过程结束,我出示了野草焚烧和野草复生的画面,让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体会后,我说:“野火无情的燃烧着野草,但来年的春天小草仍然顽强的生长出来!小草何其顽强!这时你相对小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吧。”(绘画是生活图景与读者思想感情的有机融合)当他们完成这一任务后,我展示了部分同学的作品:小草你用自己星星点点的绿色,编织了一块块绿茵茵的地毯;小草你悄悄地绿了整个山野,给故乡编织着春天的衣裳;小草你在绚丽的鲜花面前显得很单调,在参天的大树脚下又显得很弱小,然而,飓风虽能把大树连根拔起,将鲜花刮得粉碎,却奈何不了扎根大地的你;秋天到了,一阵秋风吹来,把小草吹得枯萎了,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的诗句告诉我们小草虽已枯萎,但它的根还在吸取养分,在等待着下一个春天展现自己的青春。看完这些话语,我问了一句:我们身上也是否应该具有小草这样的精神呢?然后又说:“我和同学们在一起学习以将近一年,我看到我们班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都缺少了这种顽强的毅力,作业多了不愿做,题目难了不愿想,课文长了不愿读,写了计划书,可还是三分钟热度,每次坚持两天就全盘废弃;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的虎头蛇尾的现象,有的人写日记,刚开始每天都按时写,写着写着,不知从何时改为周记了,慢慢地改为月记了,后来干脆不写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一生能做好多少事,能成功多少事呢?我想请同学们就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想一想,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说要学会自我监督,对某件活动要持之以恒,要靠自己的自觉行为;有的同学要为自己画一张自我鉴定表格,对完成学习计划、良好行为习惯、某种活动目标等情况进行打分;有的同学认为要确定具体的、可行的目标,该做什么,怎样去做,目的、要求必须一清二楚------听了他们的发言,我觉得这堂课有很大的收获,我希望他们能从小草身上得到启示,为自己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铺垫,并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