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背影》教学设计/原创
(2024-02-24 19:51:34)
标签:
背影 |
分类: 原创教育理论 |
作者姓名:万鹏(特级教师)
单位:仙桃市张沟镇初级中学
一.我的设计理念:
学韩军老师,教“真语文”;学宁鸿彬老师,遵循自己的教学理念授课,追求高效课堂教学过程的实现。
二.教学理念
注重对学生预习的检查,夯实学前理解;让生命应生活融入课堂,文本解读求个性化;板块式教学,注重深挖文章主题;读写结合,实现课堂诗意化。
三.预设目标
1.检查学生预习字词的效果。
2.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及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
3.完成对文中三处“背影”细节描写的经典读解。
4.归纳课文主旨。
5.尝试授课以一首诗作结。
四.教学简介
环节一:常规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我先介绍课堂上的奖励规则。之后让学生出示预习本,我快速巡查一遍,给优秀者盖上奖励图章。然后指导学生浏览课文,检查学生对全文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回答课文写了几次背影,几次流泪。我再针对学生的表现,作及时简明的评价。
环节二:从课题切入,关联文本勾画“咀嚼”经典文字。
文中写了四处背影,其中与泪光密切关联的有三处,让学生在阅读中标出经典处。学生一般都能很快明确,但仍然需要老师引领学生体会“背影”与“流泪”的密切关系。
在这一环节,我的设计深受韩军老师授课实录启示:采用了拆字析字法,将“影”拆为“景”+“彡”两个部分。课堂上让学生仔细观察右边“彡”,并提示对应着文中三处使“我”流泪的背影场景;尝试引导学生体会出“彡”笔画形态给人以生命飘忽易逝之感。再结合左边的“景”字部分,相机切入情境教学进入文本比较适宜。
这个环节,我让学生逐一划下经典语句,让他们在读中一 一品悟:“我”是在怎样的情境下流泪的?通过“问-读-思-答”等互动环节,最终学生明白:1.父亲月台买橘,“我”看见背影流泪;2.在分别时,“我”从人群中找不到背影,流泪;3.文末读信,泪光中“我”又看见背影。
这一环节,对确定的重点语句读一读,是必须的。
环节三:经典解读三处“背影”,个性化诠释“生命密码”。
环节四:对主旨的归纳。
1.课堂即赋打油诗一首:
《父亲的背影》
相见时难别亦难,莹莹泪光湿青衫。
犹记月台父送子,大去不远报平安。
2.由我深情诵读文中经典语句。
环节六:课堂练笔。
设计题目:泪光中的___________;篇幅200字左右。
13.背影
2.找,又(念)实
3.浮现,泪光(愧)虚
↓
(泪光)
↓
父子隔膜消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