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报告
(2019-11-24 17:18:21)
标签:
学校调查报告 |
分类: 党务教务 |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报告
仙桃市张沟镇初级中学
根据市教育局党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关于开展调查研究的工作部署,借此契机,按照我校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的安排,我于10月14日-24日,以“教师职业倦怠诸多问题”为切口,对我校教师的从业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本次调研采取的方式灵活多样:有个别交谈、问卷、对话、分类座谈等。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目的
近年来我市乡镇教师的从业环境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工资待遇也明显在逐年增加,但绝大多数乡镇教师(特别是初中教师)他们对自身职业的幸福获得感并不满意。以我校教师为例,日常工作面貌衰颓者比比皆是;教师的从业精神状态着实令人担忧。乡镇初中教师队伍在整体上呈现的职业倦怠状态,无论从哪个角度思考分析,问题都尤为严峻。问题就犹如一项重大课题摆在面前,催促我深思考、细探究、早决策,而当前需要迫切处理的事就是对此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希望通过调研,全面真实地了解我校教师的从业状态、了解他们目前在自身职业发展上的基本需求、了解并帮助他们挖掘分析产生职业倦怠的深层原因等;在扎实调研,深刻分析的基础上,至少在两个层面寻求解决方案:在教师个人层面,为新老教师拓展新的职业发展方向,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帮助他们及早走出职业倦怠的精神困境;在学校层面,则进一步优化改善教师职业生活环境,关心教职工生活,着力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的获得感、满意度。
二、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研我将调查的对象(按照职业身份)具体划分为:普通教师、党员教师、领导班子成员(包括本人的自我检视)。开展调查的时间与地点安排,有随机的、有预定好的,一般在选择上倾向于满足对象的要求。至于调查问题,一般会问到:目前对职业的感受?究竟是什么促使你产生这些感受?这些感受对你的职业有哪些影响?你认为这些负面的感受能否解除?你希望学校或者上级部门为你提供哪些帮助?从问卷、对话和座谈交流反馈情况来看我校教师的从业现状不容乐观,所凸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倦怠。部分教师拖着病躯在上课,靠生存意志在坚持,他们在长期坚守中难免倦怠;另一部分教师,身体则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
2.精神倦怠。少数青年教师进取心不强,对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他们工作上理想不坚定、目标不明确;工作纪律时有松懈,工作效率在下降。
3.精力倦怠。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一心顾两头;他们的身心严重受到多重工作责任的压迫,个人精神时常濒临崩溃边缘。
4.履职倦怠。一些教师不能严格服从学校管理,渎职失责现象时有发生。大家为实际课堂教学忙碌,心甘情愿;对教学以外的杂务分派则抵触情绪颇大。一些教师不愿尽职促成学校干群关系紧张。
5.岗位倦怠。人在朝廷,心在汉。学校人心涣散不齐,一部分教师早有到小学去任教的心理倾向。学校师资面临流失的危机依然存在。
三、问题分析
1.农村初中教师的在校工作时间不断延长,使教师的工作量不断递增。大多数教师的身体不堪承受。受农村初中办学特点限制,初中作息时间朝7晚8,对比小学作息时间朝8晚5,初中教师已明显多4小时。况且乡镇初中优质生源流失严重,同时留下大量难以管理的学生。以我校为例,小升初优秀生源留下率30%左右,低分生和调皮生留下率90%左右。劣质生扎堆,附加在教师身上的管理难度显著加大,管理精神成本也在增加。此外,老年教师还有隔代教育的任务,部分二胎中青年教师要照看小孩,不仅身体进一步受拖累倦怠,工作纪律也随之松懈。
2.农村初中教师待遇低,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方式不公(不科学),教师的工作热情在普遍衰减。在农村初中,一批中老年教师付出太多,评先评优晋职,难有指望,心灰意冷;青年教师,揣着微薄的薪水,上有老,下有小,入不敷出,怎么也热不起来。他们哪有心思在农村待下去。况且,独生子女与就业难的现状,使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并不低于城区,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拔高。信息时代,农村孩子的成绩很容易被拿着与城区私立学校比对。这样,即使教师倾力付出,若戏唱的不好,难免受部分家长苛责。遭受多番失望打击,除了苦不堪言,剩下就是精神倦怠。
3.教师常常要分心干杂务,料理家务,不能一心抓教学。一方面教师要从事周而复始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常有不少与教学无关的事分摊给教师做。正是诸多杂务活与本职工作对教师的挟持,致使不少教师难以忍受,导致抵触情绪频繁爆发。家在城区的教师也是一心挂两头,照顾老人小孩是不得不忙的家务。一个人的精力本来有限,几经折腾抵触,仅有的敬业精神被消磨了,难免在履职上打折扣。
4.教师自身价值观念觉醒,使他们不再始终认同传统的职业观念。单方面强求教师牺牲自我实现职业价值,已不能唤醒对职业幸福感、尊严感的追求。他们不仅要精神上的慰藉,更希望收获经济上的对等补偿。
5.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是值得关注的特殊群体。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每一个都身兼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绝大多数处在重点学段重点班。他们肩负双重的责任,更要接受双重的挑战。此外,他们大都是家庭的顶梁柱。教学任务,需要不折不扣完成;负责的管理任务也要能安全验收过关;家庭的重负一刻也不能卸下。如果自身能力不全面,力量稍弱,失去平衡,难免跌跤;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6.当然,也有极少数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因自身素质原本不高,不能完全胜任本职工作积累而成。
四、对策与思考
(一)、对学校自身建设的思考
1、关心教师身体健康,每年例行体检一到两项。关注教师精神健康,学校多开展教师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劳逸结合,使教师长期紧张的心理得到及时疏解。
2、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培育教育情怀,增强荣誉意识。比如,在学校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树名师”评选活动;引导社会及家长参与到弘扬良好的师德师风活动中,让校园好教师的名声深入人心。
3、学校实施人性化管理,既要有制度的刚性,又不失管理的柔性。关心教职工学习,身体和生活,解决教师后顾之忧。特别是要考虑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要加强对他们的关注引导,为他们多推荐提供成长平台。比如经常组织外派他们学习,在学习锻炼中激发磨砺他们的进取心。
4、学校尽量压缩减少外务应酬,除必不可少不可推脱的政治任务;让教育回归本源,为教师营造一个宁静的从事教育教学的环境。这也有利于调和干群关系。
5、鼓励班子成员多一些良好合作,少一些单打独斗。精诚协作,有利于减压释压;单打独斗,只会人人精疲力竭。工作的合理分配,促成工作的高质高效,以利减少个人精力过度耗损。
(二)写给政府主管部门的若干建议
1、建议关注两地奔波的青年教师住宿问题,能否再进一步改善吃住条件。关注教师子女的读书问题,对两口子同在乡村任教,而小孩在读高中的,能否考虑借调进城工作三年。
2、建议在评职晋级政策上能否及早放宽放开,让大多数已符合条件的教师能顺利晋升,而不受指标所限。
3、建议贯彻实施农村教育均衡政策,缩小或纠正农村中小学政策差别,使晚托政策在农村中学也能同等实施。
如果学校的措施能执行到位,向上的建议能得到不同程度采纳回应,教师的普遍愿望获得满足,职业的获得感、幸福感提升了,职业倦怠感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