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中的德育渗透
(2012-09-29 19:23:01)
标签:
丰满比喻句快乐的节日朗读生字教育 |
分类: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专栏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万宝小学校:张文文
【教学目标】
2、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享受快乐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设计思路】
我主要借助多媒体的形象魅力感染学生的情绪,并通过图片、动画的展示勾起学生对快乐生活的回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并结合上下文,引导学生在读读议议中理解诗歌中的字词句,体会文字所呈现的“乐”,在体验中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在诵读中表达自己的快乐,萌发实现理想的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歌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前几分钟播放儿童歌曲《快乐的节日》,渲染气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1、小朋友们,刚才的歌曲你们觉得耳熟吗?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呢?
2、歌曲中还唱到了这些词,你会读吗?课件出示词语:
鲜艳、祝贺、歌唱、希望、健康、丰满、理想、敬爱
3、这是一首动听的儿童歌曲,它的歌词就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儿童诗—快乐的节日(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课前播放儿童歌曲《快乐的节日》,意在渲染气氛,让优美的旋律将学生带进欢快的节日,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快乐的”三字用红色标记出来,奠定快乐的基调,让孩子们把握好这根“快乐”导线,更好地感悟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小朋友们,这首歌词写得可美了,你们愿意自己读读吗?老师请大家大声的借助拼音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再把生字词圈出来读给你的同桌听好吗?(生自由读文,认识生字)
2、鲜艳、美丽、小溪、流淌、祝贺、充满希望、感谢、培养、
幸福、成长、羽毛、丰满、勇敢、飞翔、理想、快乐时光。
检查认识生字情况。指名让愿意当小老师的同学带领大家认读自己喜欢的、读得准的词语。(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3、(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可以说说读音也可以说说偏旁、易错笔画等)
4、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按顺序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三、品读文字,感受快乐。
2、读后交流:课文的题目是“快乐的节日”,谁在过什么节日呢?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快乐呢?(随学生回答进行讲解课文)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强调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重视学生学习趣味的选择”。在提出阅读的中心问题后,我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阅读,尊重了学生的个人体验。)
3、根据学生的不同感受,精读每一段文字。
(1)、阅读美景,感受快乐。
A.课件出示第一段:“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着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朵朵花儿开放。”
B.指名读,说说这一段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C.理解比喻句 1“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朵朵花儿开放”。
通过课件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知道这里“鲜艳的红领巾”和“美丽的衣裳”指的就是我们少年儿童,这句比喻句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像花儿一样美丽鲜艳。并指导学生在理解后读出如花绽放的少年儿童形象。
D.理解比喻句2“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为什么说我们像春天?
在有了第一个比喻句的理解基础后,引导学生想象着因为我们像春天的花那样鲜艳美丽,因为我们像春天那样生机勃勃,所以说我们像春天。
E.比赛读出少年儿童的快乐与朝气蓬勃。
(设计意图:低年级孩子独立理解比喻句还有一定难度,因为第二个比喻句比较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两个比喻句的讲解顺序换了一下。并针对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感受,建起本体“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美丽的衣裳的我们”与喻体“花儿”之前的桥梁,理解这个比喻句。学生有了理解第二个比喻句的经验,以此作为台阶,理解第一个比喻句就不难了。比赛式地阅读则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而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朗读表现欲,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2)、聆听天籁,再享快乐。
A.过渡:孩子们在这美好的节日里,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美丽的衣服,打扮得这么漂亮,花儿、白杨树、小鸟都感受到了大家快乐的心情,向大家表示祝贺呢!
B.出示课文第二段:“花儿向我们点头,白杨树哗啦啦地响。它们同美丽的小鸟,向我们祝贺,向我们歌唱。它们都说有了我们,可爱的祖国就更有希望。”
C. 播放课件:微风吹来,花儿点头、白杨树摇摆、小鸟在空中飞翔的画面。请小朋友发挥想象,练习说话:花儿、白杨树、小鸟会对我们说些什么祝贺的话呢?除了这些,还有谁也会为我们祝贺呢?
D.这么多的朋友都来庆祝我们的节日,你们感觉怎么样?那就请你用朗读把这种快乐的心情表现出来。有感情朗读第二节第一第二句话。
E.他们都说:“有了我们,可爱的祖国就更有希望。”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指名学生各抒己见)
F.小结: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建设,有了我们,祖国就更有希望。以各种形式朗读课文第二段。(指导朗读:形式可分为指名读、挑战读、表演读等。)
(设计意图:语文课应尊重学生语言的实践性,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课件,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大自然”,接受万物的祝贺,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并以生动的生活经验自然地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读形式的多样化,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实现了主动学习,朗读才会更有感情,理解文本也会更透彻)
(3)、感谢祖国,畅谈理想。
A.过渡:今天,我们能够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快乐的节日,你最想感谢的是谁呢?为什么?指名发言。
B.课件出示:“感谢亲爱的祖国,让我们健康地成长。”祖国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哺育着我们幸福成长,没有祖国妈妈的培养、爱护,我们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用最真诚的感情谢谢祖国妈妈,有感情朗读第一句。
C.那我们又将用什么来报答祖国妈妈呢?指名说。
D.齐读“我们像小鸟一样,等身上的羽毛长丰满,就勇敢地向着高空飞翔,飞向我们的理想。”理解“羽毛长丰满”就是小鸟的羽毛长大,长全了,是飞翔的基本条件。而我们也只有学好知识,学好本领,才能像小鸟一样飞得高,飞得远。等你长大了,你想飞向哪儿呢?你的理想是什么呢?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什么样的本领?那你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E.我们要牢记祖国妈妈给予我们的恩情,从现在开始,认真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长大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带着感激和报答之情朗读课文第三段。
(4)、边唱边跳,共享欢乐。
(设计意图:多媒体课件的再次运用,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将学生的感情引到最高处,并自然地爆发欢乐,喊出欢乐。只有有了身临其境的心灵体验,学生才能真正将最后一段所描绘的欢乐场面通过语言再现出来。)
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设计意图:音乐有极强的感染力。在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时,我配上这首歌的音乐,把学生带进了过节的氛围中,再进行练读课文,学生朗读时快乐、自豪、喜悦的感情自然而生,对情感的体会也随即得到提升,对文章的内涵也理解更透了。)
四、识字写字,快乐书写。
1、出示生字“建”和“敬”,指名认读,口头组词。
4、自由描红、临写。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语文课,识字写字仍是重点。在教学生字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字形,主动识字,并始终牢记“提笔即练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