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句一典故的东坡诗

(2018-10-16 12:05:44)

一句一典故的东坡诗

 

 

http://s11/mw690/001Ssw9Azy7ormgMlho0a&690

 

按:微信朋友圈“雅韵”发来东坡诗《贺陈述古弟章生子》,以为用典过多,且多数不知出处。“我老人家”初读后也是满头雾水,然性喜搜古寻论,便于书架上、百度里一顿捣鼓,翻阅《诗经》《幼学琼林》《世说新语》《云溪友议》《诗林广记》等相关书籍,总算大致搞清楚了苏子瞻老先生写这首祝贺人家生小孩的七律诗的粗略门径。

“雅韵”女士如是说:今日,读到东坡诗《贺陈述古弟章生子》用典颇多,余愚钝,不知是何典故,且不知如何理解,望得高人指点,余胜感激!

原诗如下:

贺陈述古弟章生子(苏轼)

郁葱佳气夜充闾,

始见徐卿第二雏。

甚欲去为汤饼客,

惟愁错写弄麞书。

参军新妇贤相敌,

阿大中郎喜有余。

我亦从来识英物,

试教啼看定何如。

试解析如下:

(韵依《平水韵·六鱼》也有《词林正韵·第四部·平》)

贺陈述古弟章生子---祝贺陈襄(字述古)胞弟陈章喜得贵子。陈襄是宋代著名理学家,与苏轼曾同在杭州为官,陈襄任太守,苏轼任通判,二人常有酬唱往来。朋友胞弟陈章(或许也是苏轼的朋友)喜得贵子,自然该表示庆贺,故而就有了这首一句一用典的七律。

郁葱佳气夜充闾---夜间有郁郁葱葱的祥瑞之气充彻闾巷,原来是陈章家喜得贵子。典故晉朝贾充始生,其父贾逵曰“当有充闾之庆”, 充闾之庆即光耀门楣之意。故为子命名贾充字公闾。见《世说新语》。

  始见徐卿第二雏---正如杜甫称赞徐知道的二位公子一样,我(苏轼)也见到了陈章喜得二公子。典故杜甫有《徐卿二子歌》:

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

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

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

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

吾知徐公百不忧,积善衮衮生公侯。

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卑微休。

甚欲去为汤饼客---我苏轼很想去参加庆贺生子的宴席。典故古代风俗,生子三日或弥月,要招待贺客酒宴,名曰“湯饼会”。汤饼会并非现在的“喝汤吃饼子”,汤饼者即今日之“汤面”。饼者并也,以水和面谓之饼,索饼、汤饼即是面条。贺生子必吃面条,取其长命、长寿之寓意。

惟愁错写弄麞书---只是害怕如同唐朝奸相李林甫那样在贺词上写错别字而不敢前往(自我调侃)。典故《旧唐书》载,李林甫祝贺内弟姜度诞子,将“弄璋誌贺”写成了“弄麞誌贺”,堂堂宰輔,学识如此浅陋,留为千古笑柄。“弄璋誌贺”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璋者美玉也。生男孩就给他美玉玩儿,生女孩就给她瓦片玩儿。古人重男轻女,以至如斯。

参军新妇贤相敌---陈章的两个孩子如同晋朝王浑、钟琰夫妻谈论儿子和未来的侄儿子同样俊彦一样,陈家老大老二也一定是双双英俊。典故--《世说新语》载,王浑之弟王沦曾为参军之职。某日,王浑与妻子闲谈,适值儿子王济过庭,王赞其子英俊,妻钟琰说,如果给你做参军的弟弟娶个新媳妇,生下孩子也一定和你儿子王济一样英俊。(东晋时王、谢、钟家俱是名门望族)

阿大中郎喜有余---如同谢道韫称赞叔叔谢安和谢玄諸弟兄皆为一时之俊彦一样,陈章家的俩孩子也应该是不分仲昆,俱都前途无量。典故--《世说新语·賢媛》载,谢道韫嫁王凝之,回娘家后不高兴,叔叔谢安(曾任中郎将)安慰说,你夫婿王凝之是王羲之的儿子,名门望族,英俊潇洒,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谢道韫说,咱家父辈有阿叔这样的中郎将军,弟兄们有“封、胡、羯、末”(俱都是谢玄等人的小名)四大才子,他王凝之和你们相比,真有天壤之别!谢安自知理亏,也无话可说。原来谢道韫和王献之青梅竹马,结果嫁给了王凝之,情非所属,自然心生怨忿。其实王凝之、王献之俱都是王家宝树。

我亦从来识英物---我苏轼和东晋的太原温峤一样,会相面识英雄。温峤出身太原温氏,初授司隶都官从事,入刘琨幕府积功至司空左长史。西晋灭亡后作为刘琨的信使南下劝进,在东晋历任显职,与晋明帝结为布衣之交。他先后参与平定王敦、苏峻的叛乱,官至骠骑将军、江州刺史,封始安郡公。

试教啼看定何如---请让陈章的新生儿啼哭几声,我也能像温峤相桓温一样,认出新生儿是奇才英物。典故--《晋书》载,桓温刚生下没多久,太原温峤见了说: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听到小孩的啼哭声后说:真英物也!因为温峤赏识,桓温的老爸就给儿子起名叫温。桓温后来果真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

跋语:我只知道辛弃疾作诗填词喜欢用典,今日算是领教了苏子瞻老爷子用典的“三昧真火”,若非读过万卷书,急切间,何来如许多的典故任尓搬来迁去?苏东坡,千古奇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泰山北斗,景仰无限。也感谢“雅韵”女士,给了我如此好的学习机会!写出来与好古者分享,亦望斧正谬舛。

另:读微信朋友史壮举先生诗歌用典,得知“一屁过江东”之典也和苏东坡有关。处处留心,处处学问啊!

衡宇主人于尧都华门新天地

2018/10/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8年09月27日
后一篇:2018年11月17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