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门上唱大戏·汾西蒲剧团演出《清官余达》

分类: 姥姥门上唱大戏 |
汾西蒲剧团演出《清官余达》
买戏票时粗略看了一眼露布,以为是演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徐天德的故事。徐达随朱元璋起义以来,灭陈友谅,剿张士诚,与常遇春挥师北伐,灭元鞑、建大明,官封右丞相、魏国公、中山王,孙辈徐延昭世袭定国公,京剧《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的铜锤花脸演得就是徐延昭,徐家一门忠良,国人妇孺皆知。《清官余达》却不是明初功臣徐达,我老眼昏花,错看露布,可发一笑。
既不是徐达,那么这个清官余达是于成龙么?非也,非也!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即今山西吕梁方山县人氏。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清康熙六年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冈知州,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康熙二十年入京觐见,后升任江南江西总督。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两地巡抚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今人吴子牛执导的古装电视连续剧《于成龙》即据史料演义,亦是家喻户晓。其讲述于成龙为民做主、为民请命、为民除害、为民造福一系列故事, 2017年1月3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首播。将余达和于成龙混淆,“我老人家”昏聩糊涂也就罢了,对不起仙逝已久之山西清官老乡于北溟老爷子,可谓“大不敬”焉!
然则《清官余达》究竟是何来历?待老朽慢慢道来。
此剧本名《金麒麟》,源自秦腔新编古装戏,蒲剧改编为《清官余达》,故事情节大同而小异,唯其事出何朝何代不可考究。窃以为,稗官野史、氍毹演义,似可不必一一较真,只看其惩恶扬善之教化功能便罢。
话说史上某朝某代,长安县人氏余达在京为官,妻刘氏治家无方,纵惯其子余安不务正业,整日价架鹰走狗、花街柳巷、欺男霸女。某一日余安与恶奴灞桥围猎归来,进得张喜、宋巧凤夫妻酒店吃酒,调戏酒家娘子不成,用家传宝刀“金麒麟”将店主张喜一刀毙命。张喜异姓弟崔大虎砍樵归来,将纨绔子弟余安及恶奴打散,与嫂嫂宋巧凤携带凶器“金麒麟”来至长安县正堂击鼓鸣冤。且说长安知县刘义乃清官余达之内弟,为官之道却也说得过去。唯三班衙役中有一姓鲍名文的恶徒,便是如同“没毛大虫牛二”般的泼皮无赖,当年因调戏宋巧凤不成,被崔大虎砍伤一腿,遂成跛脚,今见宋、崔击鼓鸣冤,便心生报复恶计。县令刘义升堂断案,勘验凶器,认得“金麒麟”宝刀,推测定然是外甥余安行凶杀人,急忙登门拜访家姐余夫人刘氏,探知果然是外甥调戏民女未遂杀人,在亲情与王法两难中,架不得胞姐与酷吏鲍文左逼右劝,遂将宋巧凤、崔大虎严刑拷打,问成叔嫂通奸谋杀亲夫死罪,收监待斩。
再说在京为官之余达,皇封八府巡按,持尚方宝剑替天子巡查地方治安,途径家乡长安县灞桥郊野,得见一老媪在亡子坟侧哀哀恸哭,痛不欲生,轿前问话,知有深仇大恨而状告无门,即刻打道长安城,勘察旧案,为民申冤。余达假扮客商探监,亲见宋巧凤、崔大虎诉说案情原委,方知行凶杀人者竟是亲子余安。归家推问案情,痛责妻、子及内弟刘义,举家跪地求情,企图赦免余安。于情于理,于家于国,余达心如刀绞。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法不容情,怎容苟且!最终,余达还是将劣子押赴法场,亲自监斩,为民除害。此即是余达不徇私情、执法如山一段公案。
汾西蒲剧团虽是山区小县剧团,却也将《清官余达》传奇演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尤其扮演余达的须生演员,其髯口功、帽翅功及真假声并用的唱功,都很有闫逢春闫派须生特色,其余扮演宋巧凤的青衣演员和扮演崔老夫人的老旦演员都功夫老辣,引得观众掌声不断,叫好连连。以下随场拍照,配以说明,也算戏迷“公干”一件。
2017年12月15日星期五编辑于衡宇南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