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雨声,《中国好声音》
标签:
娱乐中国好声音浙江卫视草根英雄节目 |
风声,雨声,《中国好声音》
你中了心理学效应的招
http://newspaper.jfdaily.com/sjfwdb/files/20120905/m_535836.jpg
今年夏天,新闻特别多,伦敦的奥运会、北京的暴雨、上海的台风、重庆的周克华、台湾的李宗瑞……还有,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选手故意隐瞒自己的专业经历也成为新话题。《中国好声音》一炮走红了,节目出道没几天,就唱响了半边天,收视率一路攀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引进《TheVoice》节目的版权?华少的快嘴绝活?
全错!很多观众朋友都和我一起中了心理学效应的招了。
◎文:崔璨
节目梗概
《中国好声音》(TheVoiceofChina)是中国国内首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致力于为中国音乐的发展正本清源,打造中国乐坛的未来之星。该节目首播于2012年7月13日正式在浙江卫视播出。《中国好声音》以“真声音、真音乐”为口号。作为风靡欧美的《TheVoice》系列节目在中国唯一正版版权的获得者,该节目最初始于荷兰,此后这场音乐飓风迅速风靡全球,势不可挡。
《中国好声音》如何俘虏了观众的心?
打假猎奇的心理
有些选手,明明是已经小有名气的歌手,还伪装成平凡岗位的劳苦大众,评委们还声声赞叹:真是喜欢音乐呀!假到骨头里了。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不安于平淡,喜欢猎奇,比如,八卦小报的明星隐私、打假,都是让人感到新鲜刺激。这种混杂着真实、虚假的故事,它的传播是一个有趣的社会心理现象。凡是造假的事物,总会有些无法全部能够澄清的角落,让人感觉神秘。公众有猎奇的心理,喜欢谈论奇特的、有趣的事物,而且谈论这些事物又能显示自己的能力卓越。因此,在每个节目造假的信息被传播、传开之后,许多人会从不同地方同时听到相同的故事,大家都在传,传多了就觉得有根据、有共鸣。最好,永远没有权威的、正确的说法,让大家充分满足探索中求得共鸣的心理。
看“表演”的心理
嘉宾评审表演卖力:中国人是个含蓄的民族,讲究深沉内敛,不张扬。在很多企业里,这一类性格的人,如果能力也强,往往受到重用。很多中国演员,一直深入民心,受到喜欢也是因为在大众面前体现出这样的品质,比如男演员濮存昕。《中国好声音》里的导师们——刘欢、那英、庾澄庆和杨坤,一反以往选秀节目评委或嘉宾的常态,在银幕上互相调侃,互相吹捧,以名人自居,大晒自己的成功,大大拉开了和民众的距离,这种刻意的表演,一反中国文化传统,反而成为观众的看点。
观众为何钟情音乐选秀节目?
音乐对心理有疏导作用
人们喜欢音乐,是因为音乐对我们的身心有很大帮助。
好的音乐可以纾解压力,避免因自律神经紧张失调而导致慢性疾病的产生。心理案例显示,下班后,如果还在为上班这点事烦恼、郁闷的时候,找个安静的场所,闭上眼睛,听段音乐,对于压力缓解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音乐还可以帮助入睡、提高免疫力、增加神经传导速率、增强记忆力与注意力,让人的身心都得到适度的发展、解放。
由于音乐能影响人的生理及心理活动,特别是情绪活动。因此,人们就能够用音乐来改善和调剂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进而达到治疗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很多心理师利用音乐为心理救助者提供治疗。比起其他的艺术治疗模式,音乐更是跨越了地域、文化,是容易被大众接纳的一种能瞬间改善自我情绪的艺术。因为,音乐会引起主管人类情绪和感觉的大脑的自主反应,而使得情绪发生改变。
音乐还可以刺激右脑,提升创造力,尤其是古典乐曲,对右脑的训练与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草根英雄有激励作用
在音乐选秀节目中,草根英雄不需要有亮眼的经济、文化背景,相对更容易成功。而在音乐选秀节目中,观众可以亲眼看到各路草根英雄活生生的成功经历,以此来勉励自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