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火烧云》教学设计

(2018-11-28 19:28:41)
《火烧云》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一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从语文课程角度出发,变“教课文”为“用课文教语文”。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
2.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
3.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4.培养学生善于摘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的良 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 
四、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多彩画面,感悟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 
 五、教学流程:
(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
师:师:同学们都看到过云,(板书:云),但你们看到过“火烧云”吗?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同学们摇头或哑然。)。其实,同学们是见过“火烧云”的,只是没注意而已,谁能根据字面的意思推测一下,什么是“火烧云”呢?
生:就是云彩被火烧着了。
师:说得真好!云彩在哪儿?
生:天空中。
师:天空中有火吗?
生:没有。
师:某些傍晚,部分阳光透过云层,射出彩色的光芒形成霞光,而没有穿透云层的阳光使得云层的颜色呈现不同的色彩,形成了火烧云。我们常常忽略了这美妙的自然景观,老师找了几幅火烧云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图片欣赏)
   师:图片是静止的,拍的时候只能截取到一个点,而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是动态的,要比这漂亮好多倍。(介绍萧红)快来读读这位才女的文章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师: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课文时,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
(出示:红彤彤、笑盈盈、金灿灿、一模一样、模糊)
    师:找同学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火烧云的?
     (生汇报,师板书:发生  发展变化  消失)
二、朗读课文,自学探究。
  师:同学们读课文真仔细。下面请大家再默读一遍课文。思考:文章中有一句写“火烧云”“烧”的特点的句子,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把这句话找出来。
  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出示句1: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和句2: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红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对比两个句子哪个好,为什么?
师:自己练练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火烧云极美,萧红在观察火烧云的时候,都看到了火烧云的什么呢?
  (三)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1.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师: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自己读三~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学生自由朗读)
  生:写了火烧云的颜色,还写了它的形状。(板书:颜色、形)
  师:我觉得“形状”这个词用在这里不恰当,换个什么词呢?
生:形态。因为火烧云是动的,变化的,不能叫“形状”。
师:你很会思考问题。(板书:态)
师: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看你读懂了什么,从哪读懂的?还有什么不懂的?
  生:我知道了火烧云颜色变化特别快。(板书:快)
  师: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我从“一会儿”这个词体会到的。 
   生:我从“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还有红通通、金灿灿、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词知道了火烧云颜色变化非常多。(板书:多)
   生:天空中不只这些颜色。我从“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句话知道的。
  师: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
  生:苹果绿。
  生:桃红。
  生:玫瑰红。
  生:杏黄。
  师: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
  生:五颜六色。
  师:概括得好!
  生:五彩缤纷。
  生:绚丽多彩。
  生:色彩斑斓。
  生:五光十色。
  师:真会用词。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师:(出示填空)自己试着背一背。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段落结构。)(学生自由背)
  师:谁愿意带着感情给大家背一背?(全班同学举手)既然这么多的同学都愿意背,那么我们一起背诵这一段话。(学生有感情地齐背第三自然段)
  2.学习“火烧云的形态变化”
  师:默读四~六自然段,看你能读懂什么?
  生:火烧云的形态变化很多。
生:形态变化除了多以外,还有快。
  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从“一会儿”、“忽然”体会到的。
  生:还有“过了两三秒钟”、“一转眼”、“接着”。
  师:当作者忽然看到天边出现一匹跪着的马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惊讶)可是还没看够,它就模糊了,找不到了,又会是什么心情?(惋惜)请你练习读四~六自然段,读出看见时的惊喜以及模糊时的惋惜。
(学生练读,指生读)
(四)体会写法,练习仿写
师:作者是怎样把火烧云写得如此各具形态、栩栩如生的呢?请小组同学交流,研究四~六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小组交流)
生:我觉得“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这是看到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背上,它才站起来似的”是想到的。
师:也就是说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把火烧云写得很美。(板书:看、想)
师:我们再细研究他的写法。“天空出现一匹马”是“出现”;“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背上,它才站起来似的”是“样子”;“ 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是变化;“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就变模糊了”是“消失”。
   师:(手指大屛)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火烧云形态变化的?
   生: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来写的。
   师:说的对。作者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叙述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烧云形态变化的特点。天空里还会有什么形态的云呢?只有动物吗?它出现时是什么样子呢?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大家想一想,想好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互相补充。
  (学生说想象的画面,指生说)
(五)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师:学完了这篇课文,能不能说一句赞美火烧云的话呢?
   生:火烧云真是太美丽啦!
   生:火烧云不但绚丽多彩,而且变幻莫测。
   生:火烧云是一位神奇的画师,他把天空打扮得五彩缤纷。
  (六)拓展阅读,丰富积累
   出示:  霞 
               唐 王周
  拂拂生残晖,
  层层如裂绯(fi) 。
          天风剪成片,
  疑作仙人衣。
   学生自由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一分钟时间看你能记住几句?
        学生背诵。
  (七)作业
    1.以“火烧云”或“礼花”为内容。想像它的形状,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写一段话。
2.学了这篇课文,你想给自己设计什么作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