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
一、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意义
1. 理解和掌握空间形式的最基础知识。包括点、直线和角的基础知识, 简单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性质, 周长、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图形的分类等。
2. 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 通过数形结合, 加深对数和数量关系的理解。
4. 发展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如从物体抽象出点、线、面、体的概念, 对无限的认识, 对图形进行分类, 对图形进行等积变换等。
5.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几何初步知识的性质和特点
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性质是直观几何, 即实验几何, 而不是论证几何, 这是由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因此小学几何初步知识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 以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为依托。
2. 以直觉观察和操作实验为依据。
3. 对一些图形性质和求积公式, 一般只作必要的说明, 而不进行严密的论证。
4. 对某些重要的几何知识只作渗透而不出结语。如对顶角相等、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等。
因此, 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 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图形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 即通过直观,获取和运用几何初步知识, 并在运用几何初步知识的过程中, 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时, 既要不失去科学性, 进行必要的科学概括, 又要直观生动, 易于为学生所接受;既要脚踏实地从学生实际出发, 又要高瞻远瞩, 为以后的学习创造条件。
三. 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基本要求
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主要包括空间观念、求积计算、操作技能和思想教育等几个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 长期以来, 我国小学的几何初步知识教学, 一直以求积为中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基础教育的发展, 以求积为中心的传统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转向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这是当前几何初步知识教学改革的主流。
1. 空间观念的教学要求
所谓空间观念是指物体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表象。它是学习、掌握和运用几何初步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往由于忽视空间观念的培养, 过分强调求积计算, 以至造成学生的空间观念淡漠。有时虽然完成了某些求积计算, 却不知计算的对象为何物;有时面对实际问题, 由于想象不出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 求积不知从何处算起。同时, 由于缺乏空间观念, 也给升入中学后, 进一步学习几何带来许多困难。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三点要求:
(1) 能在听到某一图形名称时, 在头脑中正确地再现它的形象。
(2) 能独立地看懂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 正确掌握它们的名称。
(3) 能在各种图形或模型中, 正确地辨认出要找的图形, 并能恰当地把图形分类。
要达到上述要求,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是由于小学生在形成空间观念时, 具有某些特点的缘故。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 儿童在三四岁时, 空间观念已开始萌发。学龄初期(七至十二岁)空间观念初步形成, 但在这一阶段, 由于经验的缺乏, 对某些图形往往说不清楚, 说不准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图形时, 容易被一些明显的非本质属性所迷惑, 而忽视图形的本质特征。如, 常常误认为角的边越长, 角越大;斜着画的直线不是直线;梯形的上底必须比下底短等。
(2) 判断图形时, 往往容易顾此失彼, 把握不住图形的各个要素。如, 识别正方形和长方形时, 往往只注意四边相等或对边相等, 而忽略四个角都是直角;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 往往只能说出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而想不到后一条直线也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3) 容易受日常用语的影响, 妨碍空间观念的形成。如, 对三角形的顶和底的认识, 往往拘泥于顶必须在上, 底必须在下。
(4) 三维空间观念的形成比较困难, 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过渡, 需要较长的时间。
针对学生在建立空间观念时所具有的上述特点, 对于几何初步知识, 教材作了一些适当的安排。因此, 在进行几何初步知识教学时, 既要把握住整体性要求, 又要把握住阶段性要求。
小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基本上都属于表象阶段, 因此,一般只描述其某些特征, 而不下定义。为了便于掌握教学要求, 通常把教学要求自低而高分为“直观认识”、“初步认识”、“认识”和“掌握特征”四个层次。
直观认识----看到有关图形、实物或模型, 能初步辨认其外形, 说出其名称。如, 一年级对三角形、圆等图形的认识。
初步认识----初步知道图形的一些简单性质。如, 二年级对角的认识。
认识----知道图形的一般特征。如, 四年级对射线的认识。
掌握特征----知道图形的某些本质特征, 并学会运用。如, 五年级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掌握。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 当某一几何初步知识按照不同层次在几册教材中出现时, 更要切实把握不同的教学要求。如, 角的认识, 二年级只要求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就可以了;四年级则要求知道角是怎样组成的,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并知道角的分类。再如正方形, 一年级只要求直观认识像这样的形状是正方形就可以了;三年级则要求认识正方形的特征;到了六年级要求进一步掌握正方形的特征, 知道正方形是长方形乃至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情况。
2. 求积教学的基本要求
求积教学是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求积教学不仅沟通了形与数的关系, 同时通过求积计算, 也深化了对图形性质的认识, 强化了空间观念。如, 对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面积的计算, 深化了对这三种图形的关系的认识;对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深化了对三角形的认识;对圆锥体积的计算, 深化了对圆柱和圆锥的关系的认识等。
求积教学要注意两个问题:
(1) 求积计算必须建立在相应的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要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求积计算的依据是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把形和数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 还要建立长度、面积、体积的概念和相应的常用单位的观念, 使求积计算有实实在在的感觉。
(2) 求积计算的教学要求, 有“会计算”和“掌握公式”两个层次。
会计算----没有直接的计算公式, 只是根据计算要求和图形特征进行计算。如, 求长方形、正方形、折线形的周长, 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求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这是一种较低层次的要求。
掌握公式----直接用求积公式进行计算。如,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的计算等。
求积计算的数据不应过繁, 组合图形一般限于两三个基本图形的组合。
3. 操作技能教学的基本要求
操作技能的培养是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不仅是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也是进一步学习中学几何的必要条件之一, 一定要给以足够的重视。
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操作技能教学, 要求学生能正确地使用直尺、三角板、圆规、量角器等常用工具, 进行测量和画图。包括量线段的长度、角的大小, 画线段、角、平行线、垂线、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简单几何图形, 并能进行简单的步测和目测。
4. 思想教育方面教学的基本要求
除了要结合教学内容, 阐明几何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断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 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和认真仔细、整洁书写的学习习惯以外, 还要运用某些数学史料, 如我国古代在圆周率计算方面的光辉成就,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树立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