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孩子,必须从赏识开始

(2011-05-09 09:45:25)
标签:

少儿

爱因斯坦

和静

家长会

赏识

教育

分类: 家庭教育

孩子的心灵是水库,家长的赏识是闸门

文/向日葵花絮 

   从我的经历我想告诉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教育好,在外惹是生非,别人指责你的孩子时就会说:“这个孩子家教不好!”他们不会说老师没教好,叔叔阿姨没教好,人家会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你的孩子没出息,问题一定出在家庭教育上。孩子长大后出问题,一定是父母种下的根源。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我们教孩子教的是人品和道德,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

   只要他是被尊重的人物,他的一辈子就会活得特别顺利。父母亲可以想一下,你们是想做一个倍受欢迎的人,还是一个处处被防范的人?好多家长无形中都在教孩子小家子气,教孩子占便宜,教孩子怎样想办法超过别人,把别人踩在脚下,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不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怎样生存。你给孩子什么东西,孩子未来就是什么样的人。

    爱孩子,教育孩子,必须从赏识开始。如果孩子心目中有一些困扰能向爱自己的人说出来,通常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对孩子来说,随时有人倾听自己、关注自己,赏识自己,认可自己这是一种最大心理上的支持;把自己心中的烦恼表达出来,并且确知不会得到嘲笑,这更是对问题的一种再认和静化。孩子心中的烦恼就象一场暴雨后的水库,父母的赏识就象是打开了一道闸门,让孩子心中的洪水缓缓流进父母那宽阔的胸膛。如果经常得不到发泄和疏通,孩子心灵,这个还不坚固的小水库有朝一日就要决堤。

    在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常常会提出一些怪问题。如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别人以为他是个傻孩子。有一次母亲带他到郊外去游玩,别的亲友家的孩子,有的爬山,有的游泳,惟独爱因斯坦一人默默地坐在河边,凝视着湖面。这时,亲友们悄悄地走到爱因斯坦母亲的身边,不安地问道:“您的孩子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对着湖面发呆?是不是神经有毛病啊?还不赶快带他去医院检查检查?”可是爱因斯坦的母亲却十分自信地对他们讲:“我的小爱因斯坦没有任何毛病,你们不了解,他不是发呆,而是在沉思。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科学家。”

    在这里是否发现了问题呢?当孩子听到别人的讽刺和嘲笑的时候,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呢?可是在这个时候他的母亲的最后一句话又是对他多么大的激励。所以,你是否发现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那就是家长对孩子热切的期望、赏识自己的孩子,将是孩子成功的重要保证。

还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座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的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走出教室,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从这以后,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家长会结束,都没听到他儿子的名字。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听了这话,她惊喜地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走在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相信他能考取重点大学。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就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尽管那是骗我的话.听了这话,妈妈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一个朋友,她的儿子成绩在中上游,孩子平时表现的还不错,在别的家长的眼里孩子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又懂事的孩子,可是我这个朋友一心想让孩子成绩拔尖,每次跟我谈话的时候都会说:“跟别的优等生比起来他还是差了一步。”不单单她的焦虑情绪影响了自己的心态,还把这种焦虑的信息传给了孩子。

   有一次,她跟我说:“跟孩子通了电话,孩子跟我说,我只在乎他的成绩,对成绩太过于看重了,一点都不在乎他学习的过程。”这样她很迷惑,朋友试图想在我这得到好的方法能不让孩子这么想,所以我让她不要每次孩子回家就急忙追问孩子的考试成绩,学习如何,不妨先关心一下孩子的状态怎么样,比方说最近有什么烦心事情吗?学习压力大不大等。用耐心和平和的语气跟孩子沟通,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孩子各方面表现的都良好,不要一味的跟别的孩子做比较,这只会增加自己内心的不平衡感,是于事无补的,倒不如赏识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信心。朋友按照我的方式做了,给我说效果真的和以前不一样,孩子不但接受了她的意见,还认真的把错误的试题整理到了错题本上。    

   一味地对孩子表示不满、求全责备,带给孩子的是负面信息,让孩子怯弱、抑郁,甚至产生厌世情绪。我小时候有两大爱好,一是画画,5岁时画了一只大公鸡,我母亲说:“太好了!我早就说过,你画的公鸡比我养的还漂亮!”于是,我更爱画了,黑板报从一年级画到高三,到农村插队给农民办报,;二是爱跳舞,五年级那年北京市舞蹈学校来招收小演员就有我一个。结果不幸的事发生了:当我穿着小裤衩、背心,手背后、脚站直后,有个老师从我身边走过,瞟了我一眼说“哼,腿都不直还跳舞呢!”从此之后,我一跳舞就想起那话,后来就不敢再跳了,再后来干脆不跳了。所以我对父母说,孩子从小生长在“你不行”的环境中,慢慢地会把“你不行”内化为“我不行”,他就真的不行了,其实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和自信。别瞧人家,大胆为孩子喝彩,相信你的孩子会创造奇迹!

   最后我想告诉家长朋友们,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财富、地位全部交给孩子,你的孩子终身都不一定会幸福。你只有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教会孩子学会追求自己的目标,学会享受达到目标以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你的孩子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亲爱的博友,您是小升初、初中、高中的家长吗?您在辅导孩子中有什么经验和困惑吗?经验愿与您分享;如果有困惑可给我留言,(QQ:1546454632)愿所有的学生都健康快乐的成长。也可以登录慧通学习网站,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欢迎各位家长加入2011年北京初中家长群:120441427   中学生好家长交流群:110858764  共同参与讨论孩子学习问题。

欢迎亲爱的博友关注我的微博http://t.sina.com.cn/1720561735/profil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