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中五大最具管理才能的女子

(2018-11-05 14:54:47)
标签:

红楼梦

林黛玉

薛宝钗

分类: 知识点
红楼梦中五大最具管理才能的女子

1.       探春
2.       凤丫头
3.       王夫人
4.       平儿
5.       宝钗
    为什么这样排列呢?听我一一点评。
探春:
    最有兴利除弊的意识,也是最关心贾家兴衰的女儿,这些从抄捡大观园时探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一番话中都可以看出来。可谓对家族兴旺是忧虑在心。而且颇具创新的才能,在管理大观园时,能够从现有的状况下,进行改革,这种意识在当时是极为先进的;尤其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处事律己甚严(例如让厨房炒枸杞叶子一事和处理娘舅丧费一事),先拿宝玉开刀(处理少爷们上学补贴一事等),手腕也够强硬。这些都足以证明,探春作为管理者来说,无疑是属于忠心耿耿、正直不阿、善于改革、勤于创新、治家严明、一心为公的类型。因此,我把她的实际管理才能排在了第一位。
    但因为当时环境的限制,贾府也是强弩之末,所以探春的振兴大计最后也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在那个年代,一个有男儿志气的富家千金,能够如此去做,是多么难得。
才能:
执行力:
威信:
口碑:
综合指数:






凤丫头:
    凤丫头是个聪明人,非常聪明,没有读过什么书,但能够将一个纷繁复杂的大家庭料理得头头是道,而且在长辈面前也是左右逢源。她的才能是颇得曹公称赞的,书中几度把她比为男儿,也是对她很高的称赞了。但这些渲染,反而也更加突出了凤丫头的聪明过头。
    换句话说,王熙凤的聪明,是在表面上,而书中许多更聪明的人,例如宝钗、探春、李纨之类的,是聪明在骨子里,没有她那么外露罢了。甚至也有很多人讲凤丫头只是王夫人的一个枪手而已,这种说法也未尝不可,但总的来说,在那个家庭的环境中,王熙凤其实活得也挺累的。从鸳鸯对她的评价当中也可以看出来。
    王熙凤的弱点在于过于自私、贪婪、心狠手辣、不留余地,从而也害苦了自己。得饶人处且饶人,在这点上,平儿要比凤丫头聪明许多。从管理方面来讲,这也是一大弱项,可谓是境界不够高;所以,就凭这点,探春已远远超过了她。
才能:
执行力:
威信:
口碑:
综合指数:




王夫人:
    王夫人是贾府中最不露锋芒,却又颇心狠手辣(个人所见)的一大人物。而且肚子也真争气,头胎就生了个儿子,从小就颇得上下人等喜欢,虽说早夭,但儿媳李纨也颇守妇道,成为贾府的活牌坊,安分守己,连这个婆婆也跟着有面子;二胎生了个女儿是贵妃,成为一家子的支柱;最后生个小儿子又恍若仙人,衔玉而诞,真真是好事都落在了她一人头上。作为二老爷的太太,却成了贾府实际的掌权人,她和邢夫人的地位和手段在书中简直是对比鲜明。所以,说她为大政客实不为过,其实她比凤丫头要阴沉得多,表面却是一个大善人。论心计她比凤丫头阴险(对待金钏、晴雯、袭人一事),但作为管理者来说,表面的大善人并不见得对团队有好处,反而会纵容一些恶果的发生,而且太过于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高高在上,这方面作为管理者来说,并不见得好。所以,虽然她颇有权术,却排在了凤丫头之后。
才能:
执行力:
威信:
口碑:
综合指数:

平儿:
    如果把王夫人比作太上皇,王熙凤比作弄权的大帅,那平儿就是王熙凤的左膀右臂和得力助手了。平儿聪明,平儿美丽,平儿心地善良,平儿知道进退,在那样的环境里,在贾琏和王熙凤两个霸王的夹攻之下,平儿竟能左右逢源,颇得双方认可,都将其视为心腹,且在下人中口碑也远远超过其主子,又颇得众主子的首肯,这些,何尝不是一个奇迹呢?同时也是平儿才能的展现。
    在处理府中事宜的时候,例如坠儿一事,平儿也是考虑周全,顾全大局,同时又使人心服口服。平儿的管理才华由此可见一斑。
    可怜平儿出身低微,假若她有命成为贾府的千金,未尝不是又一个颇得长辈欢心的宝贝,而且不见得次于探春。
才能:
执行力:
威信:
口碑:
综合指数:


宝钗:
    和凤丫头的聪明外露相比,宝钗可谓是大智若愚,而且因为其所受的教育和文化底蕴不同,宝钗的处事方法可谓自有一套。宝钗绝对是真正的聪明人,她识大体、稳重、大度、对人大方,贾府上上下下无不喜欢。在管理方面,其实她和探春志同道合,两人颇能配合,但她少了探春一心为公的忠心,同时也没有去刻意改革,所以,她只能说是探春的一个好参谋。作为管理者,她很有才华,但因为过于明哲保身,恪守妇道,所以,她的性格决定了她的命运,也决定了她作为管理者的可惜之处。
才能:
执行力:
威信:
口碑:
综合指数:
    以上仅为个人之见,其中确有许多个人喜好在内,欢迎大家闲来探讨。
    ——本文中的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