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云南省红楼梦学会的
方 案
为了填补云南省文化空白,弘扬“红楼”文化,推动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云南创建文化大省的影响力,我们决定牵头成立“云南省红楼梦学会”,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相关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团结和组织全省《红楼梦》研究者、爱好者,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为推动我省《红楼梦》研究事业的发展,以及在主流红学界争取云南应有的话语权而努力。
二、目标任务
1、鼓励、组织会员积极从事《红楼梦》学术研究,努力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倡实事求是、科学严谨、谦虚谨慎的学风。
2、本会每年举行一次全省性的《红楼梦》学术研讨会。
3、创办云南省《红楼梦艺苑》(暂定名)学刊,加强同省内外红学同仁联谊,促进广泛的学术交流(目前世界上《红楼梦》的外译本有一百多种,全译本有二十多种,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韩国、东南亚及港、澳、台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红学”研究机构,一旦云南省有了自己的《红楼梦》学会,不仅可以和国内及港澳台的“红学”
研究机构对话,还可以和上述国家的“红学” 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这对扩大云南文化大省的知名度是非常有利的)。
4、把我省著名红学家段晴也先生及其夫人吴玲推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解《红楼梦真相还原》。
(《红楼梦真相还原》的作者段晴也先生是昆明人,《红楼梦真相还原》最显著的两大观点是:“一、《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红楼梦》通部书稿是完整的;二、《红楼梦》是由包括江苏常州女诗人王采薇、钱孟钿,昆明晋宁女诗人李含章在内的七位女性集体创作完成的,曹雪芹只是一个具有深刻含义的笔名。”
这两大观点受到主流红学界的充分肯定,江苏省红学会会长何永康对《红楼梦真相还原》作了高度评价,认为此书“有独立见解,是对红学的重要贡献!”江苏省红学会副会长朱永奎说:“《红楼梦真相还原》的研究成果是一个里程碑,必将改写红学史!”
由于《红楼梦真相还原》学术价值极高,云南省的所有媒体及全国的多家报刊、上千家网站都对此书作了详尽报道,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原制片人万卫一直关注着作者,希望作者把《红楼梦真相还原》改写成通俗易懂的电视讲稿上《百家讲坛》开讲。只要段晴也先生走上《百家讲坛》,对创建文化大省的云南将是很好的宣传)。
三、实施步骤
1、确定办公场所(申办程序规定学会必须有办公地址)。
2、确定办公资金。以一年计算,学会最低需要办公资金15万元。15万元资金用途:
(1)办公场所一年租金2.5万元;
(2)注册成立“云南省红楼梦学会”的各种费用5千元;
(3)购买办公用品3万元(2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两个文件柜、沙发、桌椅及其他办公用品);
(4)一年办公费用5千元;
(5)一年招待费用1.5万元;
(6)学会办公室配备2名办公人员。一年的员工工资6万元(按国家有关规定,学会人员工资须参照事业单位工资标准,在此,只计算基本工资,一名常务副会长每月3000元;办事人员每月2000元);
(7)其他费用1万元。
3、确定“云南省红楼梦学会”的挂靠单位。
4、确定“云南省红楼梦学会”的会员单位及会员人数,然后通过新闻媒体及网络公布我们成立“云南省红楼梦学会”的信息招集会员单位及会员。
5、办公人员整理完毕会员资料及“学会章程”等相关资料,然后向云南省文联及云南省民政厅申报。
6、成立“云南省红楼梦学会”的时间预计3—5个月完成。之后正式挂牌开展工作。
7、学会成立之后的第二年,争取把《红楼梦艺苑》的刊号批下来。
四、组织机构
终身名誉会长:1人
名誉会长:1人
会长:1人
常务副会长:1人
副会长:5—7人
秘书长:1人
副秘书长:2人
常务理事:3—5人
理事:9—11人
会员:若干人
五、保障措施
1、落实“云南省红楼梦学会”首任会长(或终身名誉会长)人选。首任会长(或终身名誉会长)负责筹集(或捐赠)学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办公资金。
2、严格落实领导层的责任,用制度保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3、合理使用经费。学会成立之后,学会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会费,企业或个人捐赠,政府资助,以及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这些经费原则上用于会员集中开会的开销以及学会今后办公运作的费用。
4、为了体现 “云南省红楼梦学会”
的成立是云南文化界的一大盛事,学会成立的庆典上,将邀请省市领导及北京、江苏两地的著名红学家到场。包括本省的会员及新闻媒体人员,大概有100人左右。成立庆典大概需要8万元(其中场租费2千元,宣传品、横幅、矿泉水等物品1万元,10桌招待费2.5万元,新闻媒体人员3千元,省外6名红学家往返机票、住宿3万元,其他费用1万元),这笔费用在筹建学会的过程中,就在副会长、常务理事等人选中落实。
六、会长(或首任终身名誉会长)权益
1、作为“云南省红楼梦学会”首任会长(或首任终身名誉会长),其姓名将会录入《中国红学史》及《云南文化史》。
2、有权参与学会的一切学术活动及公务活动。
3、享有学会宣传会长(终身名誉会长)及其企业的权力。学会的活动开展,要有计划地组织宣传会长(终身名誉会长)及其企业。
4、拥有《百家讲坛》为段晴也、吴玲出版新书版税的30%(为主讲人出版新书,是《百家讲坛》固有的操作模式),如果《红楼梦真相还原》一书开印100万册,按版税每册2元计算,可获得版税200万元(阎崇年在《百家讲坛》开讲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一年之中再版15次;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开讲的《品三国》拍卖价为500万元,仅《上海文艺出版社》一年之内付给易中天一版再版的版税就达2000多万元;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的《<庄子>心得》起印数为100万册,还不算台湾版、外文版及再版版税)。
另外,本书一版再版,发行量可在200万册左右,按版税每册2元计算,版税有400万元左右。而台湾版、香港版及外文版发行版权税,保守估计也在400万元左右。
1000万元的版税,首任会长(或首任终身名誉会长)可以提300万元。
5、段晴也、吴玲上《百家讲坛》成为名家之后,要负责宣传会长(终身名誉会长)及其企业。
七、筹委会成员(暂定)
段晴也(红学家,著作有《红楼梦真相还原》)
吴玲(红学家,著作有《红楼梦真相还原》)
蔡毅(云南省著名文艺评论家、昆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作有《文艺沉思录》、《幻想的太阳》等)
李松波(国家一级作家,著名诗人,著作有《诗说红楼梦》)
段政廷(云南威鑫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唐玉青(昆明名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佘延林(云南著名企业管理专家)
附件一:《红楼梦》文化产业开发项目目录
一、 改写《红楼梦真相还原》上《百家讲坛》
二、 创作《七女合著红楼梦传奇》电视剧本
三、 开办“红楼食府”
四、 以“大观园”为蓝本,建造“云南红楼梦文化旅游大观园”
五、 开发李含章故居旅游景点
六、 创办“红楼普洱茶”品牌
七、 开发“红楼”民间工艺产品
八、 整合“红楼”药方与云南药材的对接
九、 重新校注《红楼梦》
十、 进军《红楼梦》影视行业
相关项目简介:
一、把《红楼梦真相还原》改写成通俗易懂的电视讲座稿,上《百家讲坛》或其他电视媒体开讲(《百家讲坛》原制片人万卫,一直关注着我们,只要我们的电视讲稿写好,讲课资料的影视资料录好,保证推荐我们上《百家讲坛》)。
二、创作《七女合著红楼梦传奇》的电视剧本,并以此招商引资拍摄电视剧,从而占领“红学”神圣殿堂的制高点。
三、开办“红楼食府”
以《红楼梦》饮食为范本食谱,开发“红楼食府”饮食文化产业(届时由江苏省红楼梦学会副会长、“扬州红楼宴”创始人丁章华派人来作全程技术指导)。
四、以“大观园”为蓝本,建造“云南红楼梦文化旅游大观园”
《红楼梦》“大观园”园林构造标新立异,设计精巧美仑美奂,有太虚幻境、怡红院、潇湘馆等十多个园林景点。可以《红楼梦》“大观园”园林布局为蓝本,建造居家兼具现代旅游功能的文化旅游商业群落。只要游客购票入园,既可领略人间美境,同时又可购买特准入园的“红楼牌”
普洱茶及相关药材,或其它“红楼牌”商品。
目前,国内首座依据《红楼梦》“大观园”描述意境而建造的仿古建筑群,是坐落于上海青浦淀山湖畔的“上海大观园”,此园已荣获国家建筑“鲁班奖”、“上海十大旅游特色园林”等称号;还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集体,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上海市五星级公园。而云南作为旅游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四季长绿的植被花草,更有利于展现“大观园”的美景。
五、开发李含章故居旅游景点。随着各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名人的“故里之争”多不胜数,因为每挖掘一个名人故里,就可以开发一个旅游景点。名人故里以及相关开发,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名人故里”是一个城市实现更持久发展的一股不竭动力。
而李含章的故里在云南晋宁,这是无人来争的一个品牌。李含章乾隆二十九年立于盘龙山玉皇阁内的匾额为其二十岁时所书,其书为欧体楷书,字大盈天、笔力遒劲,受到书法家的好评,可以把其开发成旅游产品。
《红楼梦》是很多文化人的一个情结,只要“《红楼梦》作者李含章故里”的品牌营销得当,来到云南的文化人谁不想看看《红楼梦》作者的亲笔楷书?清朝著名诗人、大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称赞李含章为“一代闺秀之冠”,评其诗见解高超,可与《诗经》三百篇相提并论。李含章作为历史文化名人,特别是《红楼梦》作者的身份大有文章可作。
待时机成熟,借李含章故居晋城大做文章,向省、市领导申请批地开发“红楼梦文化旅游大观园”。晋城距呈贡新区不足20公里,交通便捷,周围无大型化工污染企业。晋城镇作为省委、省政府“一湖四片”中南城建设的重要“战场”,将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旅游度假城,住在晋城将会是以后大多数人的首选。
六、创办红楼普洱茶品牌
普洱茶作为云南的一张名片,《红楼梦》原著中提到云南普洱茶,可以利用本书作者的影响力及云南人的身份名正言顺宣传普洱茶,可以收购一家普洱茶厂,打造“红楼梦普洱茶”的品牌,由此产生的商业价值不可估量。
七、开发红楼民间工艺产品
《红楼梦》读者群广泛,红楼民间工艺产品市场有着巨大潜力。
八、整合红楼药方与云南药材的对接
云南多山,全省土地面积三十九万多平方公里,山地占94%,盛产药材,被誉为“植物王国”,但除了一个“云南白药”,再没有一个可叫得响的药材品牌。《红楼梦》中贾母服用的“养荣丸”,薛宝钗服用的“冷香丸”等,在《红楼梦》中都有古药方可仿效借用。
九、重新校注《红楼梦》。现行最权威的《红楼梦》校注本是199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该校注本由国务院立项直接拨款,由中国最有名的几十位专家学者耗时十二年完成,但由于不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读不懂《红楼梦》隐藏的深意,该校注本有很多地方都标注“不懂此句话究竟指什么”,重新校注《红楼梦》已成必然。
十、进军《红楼梦》影视行业
在人类文学史上,西方有“莎学”,东方有“红学”,都称之为“显赫学问”,可是,到目前为止,西方以沙士比亚戏剧为基础拍摄的电影有三百五十多部,其中《哈姆雷特》就拍了七十五部,而我们东方的《红楼梦》仅有几部电影和两部电视剧。并且八七版本的电视剧《红楼梦》拍摄得非常不理想,有太多缺撼。至于新版《红楼梦》,由于不理解《红楼梦》的寓意,其人物造型脱离原著,圈内圈外一片叫骂声,缺撼仍然太多。
如要拍出一部成功的《红楼梦》,一是必须尊重原著,读懂弄清《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二是借用《红楼梦真相还原》的影响力及公信度。一旦条件成熟,时机来临,招商引资重新拍摄新版《红楼梦》,进军《红楼梦》影视行业。
上述相关项目的开发实施,可自行投资,也可招商引资;可单项进行,也可多项进行。
附件二:《七女合著红楼梦传奇》故事梗概
七女合著红楼梦传奇
( 三十集古装电视连续剧 )
影片简介
影片讲述了清朝乾隆时期,七位女性由于不满女人倍受男权社会挤压的社会地位,为了唤醒更多女性的思想觉悟,争取女性的自身权利,表达对婚姻不自主以及女人不能参与治理国家事务的愤慨,她们组成一个创作团队,以著书立说的方式来展示女人超凡的才华及卓越的治家治国策略,从而耗时十六年艰苦写作《红楼梦》的悲凉故事。
故事梗概
乾隆年间,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女性文学群体。女性文学的兴盛,使男女平等的新思想在知识女性中诞生。
乾隆十四年,大文学家袁枚辞官在金陵小仓山随园开办学堂,广收女弟子。袁枚宣扬个性解放,倡导女子学习诗词,支持女弟子开展结社赋诗的社会活动,为女弟子编选诗集。袁枚尊重女性的叛逆行为遭到了官僚阶级的抨击和唾骂,而众多闺阁才女成为了袁枚的学生并为此感到自豪,对外宣称“我是随园女弟子!”随园成为江南闺阁才女向往的精神圣地。
与袁枚交往深厚的刑部尚书钱维城思想开明,钱维城的女儿浣青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才高而好学,尤爱读袁枚的诗。浣青长大后嫁巡道崔龙见为妻,主持家政事务,浣青高超的管理能力把一个大族之家治理得秩序井然。
有一年,盗匪蔓延,浣青的丈夫崔龙见率兵勇出城剿匪,此时城中兵丁虚少城防空虚,盗匪趁此机会从小路包抄入城,老百姓惊恐万分,有确切情报说从西路来。浣青马上派人把所有渡船全部开到东岸,盗匪赶到,四处找不到船只,只见河面辽阔,无法潜渡,只好放弃攻城,全城因之免遭了一次灾难。
还有一次,一伙盗匪来犯,浣青的丈夫正好不在城里,浣青自己被困在危城中,眼看盗匪将至,城中无将领,全城惊慌,可是浣青不动声色,派人侦察敌情,以丈夫的名义发布军令。浣青号召全体将士临危不惧,抵抗来犯之敌,在浣青的指挥下,将士们精神为之一振,直至把所有来犯盗匪消灭。
浣青的两次抗匪事迹一时传为佳话,女人也可以建功立业成为闺中的热门话题。
端庄美丽的大家闺秀薇玉博学多才,志存高远,其父王光燮时任知县,娶有一妻三妾,薇玉为侧室黄氏所生。薇玉亲眼目睹妾的悲惨遭遇,与志趣高雅的母亲共同体味妾的悲凉心境,薇玉心中总有一幅挥之不去的画面:女人与男人共同执笏参政朝廷,管理国家事务,修改法典,施行男女平等政策,废黜妻妾制度,实行婚姻自主。
薇玉与浣青是好朋友,时年十五岁的薇玉虽比浣青小十三岁,她们却时常在一起谈古论今。从女娲炼石补天、统一大业的秦始皇、文武兼备的曹操、代父从军的花木兰、治国有方的女皇武则天,到女人千百年来的辛酸史,无所不谈。
有一天,薇玉整理旧书,再次翻出南宋人袁采写的家训启蒙文集《世范》,再次看见“男女本应平等对待”的段落时,薇玉思绪万千,便前去找浣青。薇玉告诉浣青,想组成一个写作团队著书立说宣扬女人的政治主张。浣青激动不已,当即表示自己就算其中一员,并愿为此事张罗、推荐人才。由于此事非同小可,女人干政议政不仅要被杀头,还会株连九族,因此写作地点要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她们想到了袁枚的随园。浣青把这一想法传书至袁枚,袁枚竭力支持,并在随园的东北角修建了五间茅草屋,起名“红楼一角”。在浣青的组织招集之下,薇玉经过半年时间,与多名闺阁才女互换诗词交流思想,见面长谈,最终确定了七位写作人员。其中,兰贞、蠡秋、子蕙和薇玉为文字作者,浣青把关,为文章的最后修订者。梅溪为批注者,化名脂砚斋。燕文为章回结构图的设计者。
为了体现书中反对男权制度,要求男女平等的主题思想,她们把书名定为《石头记》(后改为《红楼梦》),作者起笔名为“曹雪芹”。
乾隆三十三年,薇玉、兰贞、蠡秋和子蕙满怀深情,在随园的日出日落中起早摸黑地构思写作。她们把写作当成生命一样,把全部的希望、一生的才情和满腔的悲愤都倾注在《红楼梦》一书中。经过五年多的辛苦,她们终于写出初稿,塑造出金陵十二钗及众多女性的动人形象,展现了女人治家的卓绝才华及超凡的治国策略。
薇玉由于在写作中用情太深,总为女人的凄惨命运流泪、哀伤,初稿完成,她已瘦得皮包骨头,观者视之无不辛酸动容。
她们把初稿配上脂砚斋批注,请袁枚和各自的丈夫拿出去给人读,结果反馈回来的信息令她们非常失望,因为大家都认为《红楼梦》讲述的只是风花雪月、声色情欲的故事,甚至认为《红楼梦》是一部淫书,这让她们悲痛欲绝。薇玉、兰贞、蠡秋、子蕙离开随园回到各自家中,对初稿进行增删修改,再把修改过的稿子悄悄流传到市面上,然后再收集读者的评论。但所有的评论还是认为《红楼梦》仅是一部谈情说爱的小说,没有人能读懂《红楼梦》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更不知道《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是反对男权制度,要求男女平等。初稿持续修改三年,如此的结果令薇玉伤心而亡。
薇玉死后,浣青、兰贞、蠡秋、子蕙又用了七年的时间增删初稿,并把初稿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乾隆四十九年,《红楼梦》终于正式问世流传。
联系人:段晴也
吴玲
手
机:15887136495
15887176490
地
址:昆明市安康路银鹏大楼B座16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