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间楼上倚婵娟,百间楼下水清涟
江南古镇南浔的百间楼因两岸傍河建楼百间,又架长板石桥连接两岸故称为"百间楼"。为明代万历中(1573-1620)礼部尚书,南浔人董份所建。傍河而筑的百间楼,有的充分利用空间筑骑楼;有的楼前连披檐,故街道行人方便,雨季可避雨,夏季可遮阳。百间楼的封火山墙,有三叠式马头墙;也有琵琶式山墙,高低错落,极富情趣。各楼之间又有券门相隔,把人们的视线引向纵深。沿河石砌护岸整齐,且有河埠,即方便百姓、船家、商人上岸、下船,搬运货物和出行,又便于百姓汲水和洗涤。百间楼的建筑即保持明代建筑风格,又具有清代建筑遗韵。是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味的民居楼群建筑。嘉庆年间张镇曾有赞美百间楼的诗句(张镇《浔溪渔唱》):"百间楼上倚婵娟,百间楼下水清涟;每到斜阳村色晚,板桥东泊卖花船。"描绘出一幅形象生动如诗如画的秀丽景色和水乡风光。这里没有西塘烟雨长廊的温柔浪漫和石皮小巷的曲径通幽,也不如乌镇小桥流水的精致秀气和诗情画意,有的是古运河宽阔的水道高拱的石桥,是百楼间高低错落绵延层叠的黛瓦檐廊,更是那一重重高耸入天的马头墙里藏着的跌宕起伏荣辱兴衰的传奇。漫步在其中,总能在砖瓦缝隙中寻觅到时光的痕迹,既保持了明代建筑风格,又具有清代建筑遗韵,没有小资咖啡馆,只有纯朴的人儿在河边散步聊天。百间楼游客较少,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沿着青石板古道,随意走走,没有过多的喧嚣,就这样静静地游荡在这惬意的时光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