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之幸张佳羽

标签:
汪伦在唐朝作县令李白作诗仙告示满天下十里桃花张佳羽 |
分类: 散文 |
汪伦在唐朝作县令,李白作诗仙。
安徽泾县,是汪伦的从政地,盛产宣纸,文墨气息郁浓。汪伦作为一方诸侯,一心想着兴业昌县,青史留名。他亦文雅附体,读律赏诗,特推崇李白。
品有所思,心有所往,他忍不住给李白写信,极尽盛赞之词,多有深交之意。李白对此类信件不胜其烦,大都不置可否。但汪伦不一样,去信泥牛入海我还去,迷李佳诗金句我还迷。终于感动李白,回信致意。一来二去,虽未谋面,但建立起交情。
汪伦熟谙兴域谋强之要,创品牌,塑形象,抓旅游,振产业,竭力提升泾县知名度。他思想前瞻,善于捕捉时机,推动和操弄名人效应。
当得知李白游历山水,已到了安徽南陵,小住叔父李冰阳家里,他捋着胡须,敲着书案,喃喃自语:南陵泾县区区百里,近在咫尺;李大诗人任性癫狂,食宿亲戚家,多不自在。两相权宜,推断李白现在游玩不够放羁,难释诗人性情。汪伦立马提笔赋信,邀约李白到此一游。
笔墨着纸,他又慢了下来。李白何许人也?仰天大笑出门去,杨贵妃研墨,高力士脱靴,陪皇室踏青,风华助酒,方能诗兴大发。泾县没有绝佳地,岂能牵动仙家魂?他左思右想,反复斟酌,精制寥寥数语,运筹惜字如金,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差人策马送信,汪伦掩口大笑:“吾生最此虔诚,为招凤凰落梧桐,徒作虚假广告,万不为歹,只贪仙人屈驾!”
他言简韵浓,意思是,先生你是不是嗜好旅游啊?来我们这儿吧,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分外养眼;先生你是不是喜欢畅饮美酒啊?来我们这儿吧,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等你品酌。
李白展笺读之,心头一震:距南陵不远的泾县,有此等好景好酒加好友,我还迟疑什么!叔父百劝留不住,扬鞭策马奔烟途。
这边,汪伦做了精心准备,告示天下,嘉庆三日,盛情款待鼎鼎大名的李诗仙。
李白生性飘逸,一路心旌摇荡,入城人欢马叫,县太爷率民俗表演队城外迎候,唢呐叫,锣鼓鸣,彩带舞,鲜裙跳。县太爷更是一躬三揖,三步一请,好不礼重。对这般隆重热闹的场面,李白怎一个谢字了得!
汪伦使出百般手段,欲分化李白对信中宣示的掂念,沿街鞭炮齐鸣,万人欢呼;入厢李诗成联,百桌成宴;堂上宾朋满座,光彩照人。汪伦高唱举杯邀明月,展卷仙人千首诗抄。
人文盛情,堵住了李白的眼;把盏美酒,堵住了李白的嘴。兴之所至,醉之甚欢。暮醉桂花朝醉仙,只在梦里拂袖,罢了罢了,快快备好车马,带我去看“十里桃花”壮景、“万家酒店”盛况。
一连三日,李白在泾县醉里挑灯看花,不知明月几时归,朝晖何时红。浑浑噩噩中,仍不曾忘却汪伦信中所言。数箩筐醉话里,总能拣出一堆赏景观酒的催促。
汪伦见长此下去,雪总要消化,春风总要吹绿江南岸,相瞒终有露骨时,何必欺客到无涯!
这日,艳阳当空,百鸟争鸣,汪伦正冠提衣,一脸愧色,向醉卧床榻的李白深鞠一躬:“惭愧呀惭愧,本官治县无方,盛景羸弱,辜负了诗仙一片赤诚!”
李白激灵一下,忽地坐起,醉意全无,展信愤而宣之:“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白纸黑字,有殊乎?有诈乎?难道名实不符乎?”
汪伦歉歉而道:“非也,述诈言重,此理解非彼理解矣。我们这里,确有名叫‘桃花’的桃花潭,素有‘千尺潭光九里烟,桃花如雨柳如绵’之美誉,故称‘十里桃花’;确有姓万的老板开的酒店,素有‘桃花潭饮万家酒,天涯客牵红酥手’之美誉,故名‘万家酒店’。”
李白听罢,手抖信落,犹如一把白刃芒刺,在握很受伤,摈弃亦受伤。
汪伦以为他要惊天震怒,咆哮万分,作出诚惶诚恐的样子,接受他戳天顿地的责罚。
不料,李白一拍汪伦肩头,脸色乍寒初晴,云开雾散,一轮红日腾腾而上,豪放地大笑,笑仰了自己,竟因收不住场,笑翻在床。
“你呀,你呀,哈哈哈哈,你呀,你呀!”李白说,“我以为泾县有十里桃花姹紫嫣红,好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意境;一街两行上万酒幡如泣如诉地摇,好有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美妙!哈哈,‘十里桃花’,竟然是水波不过九里的桃花潭;‘万家酒店’,竟然只是姓万的开的一家酒店!真可谓十里桃花不见红,墩墩实实一地名;万家酒店复万姓,仅此一家孤零零。妙,妙隐啊,我这一当上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白下床,整了整衣冠:“你好有造意呀,生生为我造了一望无际的桃林美景,一袭兴旺的酒弄气象!”他拨正了自己,一甩邋遢遁地,面罡气旺,向汪伦慢动作还上一礼。
汪伦以为扫了李白雅兴,李白借机嘲弄一番,要就此怒别。谁想,李白礼罢,感叹而曰:“非挚而动下策,非友而出此念,这一当非奸邪之当,情之迫,意之真,我上得值哟!我要与汝再畅饮几日,以解眷我柔怀,以还邀我盛情。”
汪伦近乎哽咽,喜出望外,接下来的招待更是别出心裁,花样翻新,所尽之心,简直无微不至;所倾之情,可谓撼山荡海。
他以县太爷的官势号令全县,发动志仁贤士,各人使出看家本领,好生陪辅李白。上下一举如意行,前后双拥吉瑞天。大家一起谈笑有鸿儒,交新朋,喝老酒,看风光,聊佳人,过着神仙般的快活日子。
李白见天满面晴空万里,觥斛交错神采飞扬,飘飘然,悠悠然,无忧无愁无烦恼,美酒佳肴穿肠过。他时不时透露心扉,在泾县游玩,是这次出行五地中,最自在、最畅快、最尽兴的一地。
泾县,给了李白无须掩饰的奔放,行事不拘朝廷礼,放言不看闲人色,喜怒不受恩仇辨,举杯不计落魄时,不似神仙,胜似神仙,欢兴有余,遗憾远去。
情到如诗处,诗为情而作。席间,李白踏屐舒袖,举杯起舞,其意阐释为:世无桃花心间有,酒缺万店杯中全。
欢聚终有离别时。不知不觉,已在泾县游访欢饮六日有余。汪伦主事泾县,还有许多“当官要为民作主”的事务要处理,不然,会被人呼之“不如回家卖红薯”。李白也看出来,汪伦再这样下去,会自顾不暇,就定下动身日程,择良辰告辞。
汪伦也不显虚挽留,选了良马八匹、官缎十捆、当地特产数箱,一一相赠李白,算是“骗”他来泾县的回报和酬劳。
揖别那天,汪伦率全县有头有面的人物相送,在桃花潭口岸,亲扶李白提袍登船。
汪伦还留有一手密而不宣,待李白转身还礼时,他精心安排的百名民间艺人,忽地从桃丛密林钻出,人人身披五彩衣,若凤若仙,沿岸踏歌欢送。其阵势之大,场面之热烈,歌意之缠绵,惊得鸟儿扑翅忙,讶得玉兔举蹄望,令李白无不动容。
多日来的关怀备至,一幕幕浮现眼前。汪伦,这个初次谋面的友人,胜过众多时常照面的故知。为了一县之兴旺,为了个人心中的久仰,他策动了一场特殊的邀约!
没有这场邀约,就没有李白的泾县之行。李白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感情,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饱蘸浓墨,铺泾县自造宣纸一挥而就: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从此,一首送别佳篇诞生!人们可以不知安徽泾县在何方,却妇孺皆知桃花潭;可以不知泾县曾有多少县令,却家喻户晓有汪伦;可以不知李白一生写下多少佳篇,却代代相传《赠汪伦》。
泾县有汪伦,是泾县之幸;汪伦邀李白,是桃花潭之幸啊!
前一篇:存钱(尕小说)张佳羽
后一篇:夏桃冬卖(小说)张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