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发表《西部商报》及其它

(2012-02-12 16:55:15)
标签:

韩寒

张佳羽

新亚中学

《青春》

西部商报

愚公

分类: 发表作品

   诗发表《西部商报》及其它

         http://www.xbsb.com.cn/site1/XBSB/page/1/2012-02-06/A01/40961328465980406.jpg         

        http://www.xbsb.com.cn/site1/XBSB/page/1/2012-02-06/A13/61021328462129937.jpg 

诗《立春这一天》发表于《西部商报》2月6日A13版

信息来源:《西部商报》

                     立春这一天

                兰州新亚中学高一年级三班  张佳羽

                     我站在窗子前

                     隔着贴春花的玻璃

                     看外面刮了一冬的风

                     吹着一地

                     依旧尘封的寒冷

  

                     阳光从墙头爬上来

                     烘着麻雀的翅膀

                     拉长的影子很变形

                     根本飞不出

                     一段舒展的身形

  

                     几只熟悉的猫

                     围着花园里的枯丛

                     卧成不规则的等待

                     耳朵机警地转动

                     捕捉不到春的脚步声  

  

                     随主人跑步的小狗

                     依然穿着过年的红

                     它找不着春的眉眼儿

                     居然朝一辆宝马

                     画几笔不屑的线条

  

                     手机响铃了

                     妈妈盯着我裹上鸭绒

                     照样以过冬的模式

                     告别温暖的屋子

                     与同学上街畅行

  

                     这一天

                     春天原计划开始了

                     固定的节气不允改动

                     其实与冬谈判交接

                     还有一段艰难的过程

 

信息来源:《中学时代》2012年第1期(摘自山东《中学时代》博客)

                                 青春啥样儿?

                                 ——读韩寒的《青春》

■甘肃兰州市新亚中学高一三班/张佳羽

    据悉,韩寒选择在2011年11月9日新书上市是有初衷的,因为119是火警电话,他要为这个日趋寒冷的社会拨打一次火警警报。

    我很想知道青春啥样儿,于是削尖脑袋挤进去,从《青春》里找青春的样子,但却找不到迷人处。我闭上眼睛,开始回忆,突然心里一动,提笔就把韩寒的《青春》改为《CTCC赛事指南和高速公路行车注意事项及其他拉杂的破事儿》。

    对此,我很有成就感,心里坦然了许多。

    不过,《青春》这部杂文集定位还是很准的。庞杂的说事儿,少了文学的美感,多了韩寒的个性;抛弃了章法,占有了理法;于恶虽不猛批,却还是教人十分向善。教导了穷人,教导了百度,教导了影视,教导了我。推理与计算,更是费了他好多时间,不过还真有用。(谁说韩寒数学学得差?你丫上大当了,他算得比猴都精,连政府在高速路上换标牌,2300万上海人都认为钱花得值,韩寒一算,问题出来了,这价我都愿意承包。)

    韩寒的确是韩寒——冷思维,冷言,冷理。

    富士康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跳楼?“机械的劳动,无望的未来,很低的薪水,但去了别的地方薪水更低。很高的物价,除了吃得饱和穿得暖以外,别的什么都做不了。”

    群体性事件是怎么回事?“这个社会上更多的其实是屁民们对掐。”(注:社会上的事我不知道,反正学校的群殴基本是这样的。)

    收取了排污费以后空气质量会好一点吗?“回答:空气质量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但是,你从各大报纸上看到的数据肯定显示空气质量较收排污费之前大为好转。”

    为什么超速发生的交通事故降不下来?“男孩,都喜欢速度。”“让壮年男子踏实开慢车是不可能的,要把他们引导向安全的地方发泄荷尔蒙,比如赛道。”“赛道上快是真的快,街上快是小儿科。”

    中国的影视人物不系安全带是抢剧情的快节奏吗?“国产电视剧我认为就算安全带解上四分钟,也不影响其固有节奏。”“影视人物上车就系安全带不光光是为了他们的安全,是要给电视机前的观众起到潜移默化的表率作用。”“我们看美剧,无论情节多么急迫,可能总统就要被杀,核弹就要爆炸,城市就要生化,敌人正在追杀,主演只要上阵,第一个动作一定是要把安全带拉下来。”

    世上最无奈最悲情的事是什么?“无情人终成眷属,有情人却成陌路。”

    为什么要和现在的诗人过不去?“我不认可现在的诗人是因为他们的水平太差,但每一个优秀的作词者其实就是一个诗人。”3个月后,“向现代诗歌以及现代诗人道歉,三年前我的观点是错的。”

    真本事有用吗?“没有一个车队会接纳只用嘴说自己很快的车手。”

    怎样对待吃亏和被骗?“要做一个好人,所有的吃亏和被骗只能激励你的斗志,而不是你的仇恨。”“先学会生存,再学会更好地生存,最后学会不违心地生存。”

    韩寒这些精辟的句子,大都躺在他修筑的不成景的茅草窝里。你不能因“山寨立法”“让中国变成世界上比较快的国家”等文字而蔑视一切,裹足不前,那样就什么都得不到了。韩寒注定不像个讨好文坛的作家,但绝对像个社会观察家和社会评论家。他最爱说赛车的事,一点也不精彩,但他信手拈来的社会认知,哪怕是门缝里看风景,也会思绪如井喷,让童话与现实那样深邃地交织在一起,并引来一片哇哇的叫好声。在“系统提醒你,以下内容包含不良信息”里,韩寒能把监督软件从第一代设想到第四代,最后……会怎么样呢?你自己看去吧。“倒钩案”里附的那段对白,契诃夫式的语言,让人心痛得捂肚子,又笑得掉眼泪。

    总之,我不喜欢韩寒书里的青春,但难以痛批韩寒在《青春》里的思维定势。我注定是我,而不是他……

      (责编  李圣红)

         (注:李编辑QQ通知,又从我博客里选去《我们总是一个团体》一文,真心地谢谢呢!)

 

信息来源:《中国中学生报·大视点》(摘自该报博客)

参考文之一

给愚公设计N种省力的方法

○甘肃省兰州市新亚中学高一三班 张佳羽

传说古代有个愚公,特别能吃苦。不但自己吃苦,还教育他的子子孙孙吃苦。吃苦干什么呀?就是把自家门前那两座大山挖走。挖山的理由很简单,这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去路。他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连他的小孙子都怀疑,两座大山大得海了去啦,就凭咱家这点人力,猴年马月能挖完啊?

  老愚公很固执,听不得不同意见,要求全家人只管挖,没有时间限制。一代人不行,二代人顶上;二代人不行,三代人顶上……一代一代顶下去,每天坚持挖,终有一天会挖完。

  按照老愚公的设想,挖完山是个宏观上的远景,也许是100年以后,也许是1000年以后,也许是地球再生的时候。反正没个准头,挖就是啦,只顾干活,不问结果。

  好就好在,老愚公感动了上帝,上帝替他把两座大山移走啦。我就想,如果上帝心太冷,不理会老愚公这茬儿,他得挖到什么时候呀?

  编这个故事的人,一面歌颂愚公移山的毅力,一面挖苦老愚公实在太愚。你想啊,鸡蛋碰石头,明知道一碰就破,还硬要碰,总是抱着总有一个鸡蛋会把石头碰破的想法。蚂蚁啃大树,明知道自己一口咬下去,就像给大树挠痒痒,还坚持啃,总希望有奇迹出现。是不是这个道理呀?

  有些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热情,忽视了客观存在的宠大和冷酷。怎么办呢?既不能给拥有这种热情的人浇冷水,也不能助长这种只讲蛮干、不讲科学的做法。

  我看呀,愚公大可不必如此折腾全家老小,有N种方法可以选择。

  第一种,你搬家啊!离开这两座大山,到另一处开阔的平地上去安家落户。搬家比挖山的费用小得多,折腾人一时,休闲人一生,见效贼快,何乐不为!

  第二种,革新交通工具啊!把全家动员起来,发明个直升机什么的,想出门,空中走呐,高山能奈你何?当然这需要高智商,就看愚公能不能培养出尖端人才。

  第三种,想挖山也可以,不要把整座山都挖了呀,可以给山体凿洞呀,把高速公路修到你想去的地方。这样,付出的无效劳动少,得到的整体见效快,不是挺好的!

  第四种,修空中索道啊!山再高,你坐着缆车上去下来,比神仙还舒服,既能观赏山中美景,又不耽误自己的行程,一举两得,全家还不乐翻天啦!

  第五种,你当名人啊!名气大得不得了,四面八方的人慕名而来,山高有啥烦恼,浑身上下都是宝。到时呀,你坐山吃山,福气大得冲天照,就会觉得高山是好东西,挖它干啥呀!

  第六种,学会发财之道。在家享受百日闲,出门在外无宁日。缺什么物件,招派送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都有棒棒军攀上爬下,你太行、王屋算什么呀,送货上门的人多了去啦!

  第七种,官至极品,有人为你操心便捷出行的问题,衣锦还乡的问题,车水马龙的问题。到那时,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只有您至尊,没有不通达。

第八种,还是愚不可化,想把两座山搬走,那就让全家人会技术,操作机械。这比抡镢头的力量大多啦,进度加快,快乐永在。

第九种,人身可以隔世,思想不能隔世,要学习世界领先科技,掌握定向爆破的前沿手段。这个方法好呀,既可以解你心头之恨,又不用你全家去挖,到时“轰隆”一声,搞定!

  第N种,我想不出来了,但高智商的人还可以继续接着想。

    愚公啊,你听明白了没有?                              

          (注:发表于2012年寒假合刊,下午编辑打电话要身份证号,要发稿费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